返回第57章 区区县尉?谁稀罕,沈家要转向了!(求双倍月票)(1 / 2)加兰202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家真是……气数不绝啊。”

沈家少主墨绖而出,率族人家丁斩杀海盗,夺回人丁与船货。这个事件,在平民百姓,或者县令听来,只是“哦”了一下,赞叹沈乐个人的强悍;

但是,对于有家族传承,特别是有比较长时间家族传承的郡中世家来说,他们赞叹的,就是沈家本身。

这个家族,原先默默无闻,甚至只是从北方迁来的一家农户,然而,在家族遇到危机的时候,总是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甚至带着家族上一层楼:

这是每一个世家,都梦寐以求的气运!在家主倒下之后,在人才看似要断档之后,能有人及时站出来,及时扛起家族的大旗!

而且,还是用如此暴力的方法破局——在家族核心武力被干掉一批以后,拉扯着新兵,残兵,老的小的,堂堂正正,拔剑而起!

这种法子是最让人头疼的……你敢动手对付他们,他们真打啊!

“幸好那个小儿还要守孝三年……”

吴兴周氏的家主,手里捻着一张字迹黯淡的薄纸,啧啧叹息。守孝三年,意味着三年不能出来做官,不能参与中正官的品评,甚至,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

带兵出去打这一仗倒也罢了,墨绖从戎,以报父仇,到哪里都是值得上史书、值得旌表的孝行。

但是,官场上面,一步慢,步步慢,等那个少年守完了孝,可以谋求官位的时候,郡县当中,该占的位置,差不多已经占住了……

“派人活动活动,把那个县尉的空缺快点填上。”他端起那碗加了米浆、紫苏、姜、桂皮、橘皮、枣肉的浓茶,小心啜了一口,把茶碗放到桌上:

“能拖一拖,就拖一拖。这等人家,要让他们起了势,嘿!”

上一次,一个寂寂无名的人家,一跃成了县级的豪门;这次不按着点儿,天晓得什么时候,沈家的官就做到了郡里,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好在县尉是要郡守才能任命的……三年守孝,再等中正官过来,再求官,再一步一步往上爬,怎样也要耽搁五六年的。

五六年时间,足够郡里大族从容布局,密密织牢一张罗网了!

他们的行动,很快影响到了沈家。三艘货船返回沈家,安抚水手、救治伤患、向县内表功、大办丧事,一个月之后,沈乐就得到了最新的消息:

“三郎,我族的官职,恐怕补不上了。”

“哦?怎么?”

沈乐放下手里的清茶,搓搓手,搓开手掌上被烫红的那一片。凯旋之后,虽然他年少、辈分低、还在守孝,却已经是实质意义上的家主:

家中事务,无分大小,悉决于他。包括这个身体的父亲死后,赶紧再推出一个人,去补上县尉的位置,这个人选到底是谁,也需要他点了头才作数。

“我们回来以后,把抓来的海盗,人头,以及表功的文书一起送到县里,求让阿昭补县尉之职。县令本来答应得好好的,也愿意为我们说话……”

沈乐全神贯注地听着。国朝发令,县令,县尉这几个职务,例由郡守任命,而不是让县里自行拍板,以便形成中枢对地方的控制。

但是实际上,县里的大户,基本已经默契地瓜分了县令以下的官职,或者说,这些官职不经县里大户认可,根本没法干活。

沈家损失了一个县尉,按理说,只要他家能证明家族的武力还在,再推一个人来补上官职,应该不难……

“但是,郡守这里,迟迟不下来。我们托人打听了几家,听说,是郡里有世家插手,想要这个官职……”

向他汇报的族老有点忐忑地觑看他脸色。钱,沈乐批了,资源,沈乐也批了,军功,全都集中在可能性最高的那一位身上。

人再推不上去,到时候,结果是他们办事不力?

“没事。”沈乐微微一笑。他起身转了两圈,手按桌面,看向北方:

“补不上就补不上吧。世道要乱了,接下来,不是一个县尉,一个县令,或者一个郡司马什么的,就能困住我们的时候了!”

“这……”

族老的脸“刷”地白了。世道要乱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句话……

世道乱起来,黄巾起事,诸侯争雄,打得人头滚滚,千里无人。沈家也就是先祖有未卜先知之能,带着全家搬到东钱湖畔,才保住家族;

甚至都不用大乱,一次征讨山越,征兵,征粮,就能压得家族感觉遭到灭顶之灾;

一次远征夷州,从家里征走的船只和水手,让家族足足花了十年,才勉强缓过气来……

“三、三郎,你说的是……”

“不可说、不可说。”沈乐笑眯眯地摇动手指。家族如果在中原,在洛阳那边,这会儿当然打包逃跑都来不及,再不跑,就要大难临头了;

可是,现在大家在江南,甚至不在建邺这种地方,而是在偏僻的鄮县。怕啥?

乱兵打不过来!

抓住这一波机会,家里,正好实现跨越式发展!

“再去和县令谈一谈,官位不能给,至少给点儿别的。”他敲敲桌案,扯了张纸过来,族老忙不迭地过来帮他磨墨:

“杀了这么多海盗,不能白杀吧?赏赐要有,抚恤要有吧?给田,给粮,给钱帛,县尉没有,给点别的职官!

先父带出去的那些子弟,为国捐躯,力战而亡的,让他们家里的人补上职位!”

“这些都好说……”族老连连点头。县里的兵丁,衙役,吏员,这些都好补,县令大笔一挥的事儿:

“县老爷办不下来县尉的事儿,本来就有些抱歉,他许诺了不少……”

“还有,家族这几年,行事要变一变。”沈乐继续勾画未来的发展:

原先打算以县尉这个官职作为依托,很多事情,都方便开展。现在官职丢了,有些做法,就要多少调整一下了:

“首先,优抚子弟,厚结佃户。这次大难,沈家得他们大力相助,这是家族的根本,一定要培植好了!

从今天起,家族开讲堂,六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男丁,都要来习字、学书、学武!佃户免半成租金,抽丁跟着学武,凡抽一丁,免一亩租税!”

“啊这,这要好多钱啊……”

族老心疼的胡子乱抖。沈乐毫不犹豫,继续说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