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7章 你当官后,我们还要遵纪守法?那他(2 / 2)一觉睡到下午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若以兵道论之,若臣是前线兵卒,得知敌军兵甲竟由后方大族资助,必是义愤填膺!若以彼辈首级传示军中,定然士气大振,士卒皆感念天子圣明,愈奋力向前。”

他话语微顿,悄悄抬眼窥了一下天子的面色,才继续道:“纵然有一二奸贼于后方作乱,亦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足一哂。”

刘辩微微颔首,朱儁比过往从心了许多,所言虽是有理,但更多还是揣摩他的上意后发言,故而看向荀攸,道:“公达呢?”

荀攸生性恬淡,寡言少语,心思却极是敏锐。

他虽不知天子具体所想,却明白圣意更偏向宣璠。

只是他素不喜争斗,与审配又同阁为臣,终归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阁臣,实不愿卷入此事。

但如今天子垂询,荀攸略作迟疑,还是谨慎开口道:“臣以为,夷三族未免过苛。世家大族姻亲牵连,未必家家皆有反心,圣天子治下亦不会有如此多的叛贼,譬如元瑜阮瑀和文蔚路粹身后的陈留阮氏与陈留路氏,二族皆以清流著称,在陈留郡多有仁德之名,深得百姓爱戴,难免遭受无端牵连。”

“然若此等资敌重罪,若是小惩大诫,亦难彰显天威,更不足以服膺众心,故臣以为,族诛可也。”

荀攸未如朱儁明确站队,反倒另辟一径,这倒是出乎刘辩的意料。

“元瑜和文蔚,朕就不问了,知你二人为难。”

“谢国家体谅。”

刘辩看着有些紧张和纠结的阮瑀和路粹松了口气,倒也是能理解。

刘辩看向面露紧张与纠结的阮瑀和路粹,语气缓和,给出了理解的态度。

作为陈留郡士族出身的二人,此番随行便是因为他们熟稔陈留郡本地的情势。

世家豪门之间的关系网错综复杂,尤其是同处一郡的世家豪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姻亲关系,哪怕是结了仇的几家也是有着断不开的亲缘关系,故而他们的处境颇为尴尬。

但路粹没有什么心理包袱,该检举哪一家就检举,就连自家宗族许多违法乱纪之徒也都被他一一检举。

早在汉兴元年天子登基前,他便严诫族人日后要守法,勿要再违法乱纪。

而后路粹带头将自家过往未曾缴纳的赋税全部补缴,未曾上报的土地也都在郡府登记入册,所有隐户也全部入了佃户的户籍,承担佃户的免征钱。

然而众多族人并不能理解,他们认为路粹此举无非是希望能在仕途上更加顺坦,却并没有在为宗族考虑。

你当了官,担任了治书常侍有了平尚书事之权,难道不该好好回馈宗族吗?

你当官前,我们要遵纪守法!

你当官后,我们还要遵纪守法!

那他妈这官不是白当了?

路粹对此也不屑于辩解,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他为陈留路氏嫡支,旁系族人当仰仗嫡支的鼻息存活。

宗族本倚仗嫡脉兴盛,换言之,他即陈留路氏,是他们嫡支支撑着宗族的发展,哪怕没有这些旁系,他也依旧能得到如今所得到的一切,不欠所谓的宗族分毫。

既然旁支族人不识时务,那就休怪他将这些人当作晋身之资,博一个“大义灭亲”的名声,再讨得天子的欢心了!

但阮瑀却没有路粹这般铁石心肠,自从回到陈留郡后,不光是族中长辈、子弟,就连诸多与陈留阮氏结亲的世家豪门也都纷纷递上请帖或拜帖,希望能从阮瑀处打探到一二消息,以至于阮瑀都不敢再离开天子行在外出了。

尽管阮瑀难下狠心,但他依旧和路粹一般,在涉及陈留郡世家豪门的事务上,除了检举以外,尽量不再参与评议以求避嫌。

“正南。”刘辩再度开口,目光落回审配身上,嘴角噙着一丝温和笑意,语气平和,道,“为人臣者,蒙受君恩,当为君分忧。朕不反对人臣谋私利,然不可违背法度纲纪,更不该与行悖逆之事。故而,此等蒙受君恩却不思回报之徒,朕以为当族诛之以警天下,你以为呢?”

尽管天子的话语听不出半分斥责,但审配却是身躯猛地一颤,背后瞬间沁出冷汗。

他听出了天子这是对他不满了,这哪里是在说那些世家豪门,分明是在敲打他。

若不想成为被族诛之人,他自然要体察圣意,绝不能与天子心意相悖。

审配不蠢,觉察到天子的不满后,自然要设法找补,当即深深俯首,道:“臣愚钝,未能体察圣心,请为国家监斩此辈!”

刘辩微微颔首,嘴角笑容加深了几分,伸手虚扶了一把,道:“善。”

3278字

——

注1:《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王脩传: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引《魏书·曹操令: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