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弟子见得魏钟现身,顿时笑道:
“这位师弟初得妙法,还得赶紧返回洞府消化吸收才是。”
魏钟抬头,向着对方拱拱手,就此飞遁离开。
不等返回洞府,魏钟心神便是沉入识海,看得那雷龙松了一口气:
“简直骇死小龙我也!”
一向以老龙自称的雷龙,竟然此刻以“小”自居。
魏钟好奇心骤起:
“怎得,那莫非是你真灵一族的前辈不成?”
雷龙点头:
“确是前辈无疑,不过这位前辈太过古怪,小的可不敢站出来相认。”
雷龙皱着眉头,宛若苦思之像。
魏钟可不在乎那真灵古怪与否,而是指向了识海上空漂浮的代表“太乙玄雷法”的符文:
“方才我问你之事,你可有听见?”
雷龙这才点头:
“自是听得,据主人所言,这雷池铸道术与我等真灵铸造雷池之法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说不定就是改良自我等真灵。
“吾真灵雷池,乃是集齐雷系秘宝与自身雷霆法则而成。主人欲参此道,或许可以以真灵雷池为蓝本。
“不过这雷池何处寻可是个麻烦……”
雷龙本身的真灵雷池早就流落在灵界中不见踪影,想去找回可是一个大麻烦。
魏钟无奈,只能想着助之再铸雷池一座。
意识正要退出识海,没由来的一问:
“你等真灵可有名字?”
雷龙眼中神光闪烁:
“或有或没有,吾真灵皆是依靠他人赐名而来。小的居于灵界千万年,没有名字,仅有时间仙宫给予的代号而已。”
“竟然如此,那就……”
听得魏钟几声,雷龙立即打断:
“主人还是谨慎些,吾等真灵之名可不简单。主人莫要因此伤了道行。”
魏钟话音一顿,冥冥压抑感凭空生出,笼罩自己肉身以及神魂。
果断住嘴,又将目光汇聚往了识海之中翻滚的大金。
‘为真灵取名将会生异,为何当初取名大金没有这等异象?’
魏钟百思不得其解,一路遁回洞府,依旧茫然摇头。
“罢也!”
念罢,魏钟开始参谋刚刚得到的两道至高法门。
两道法门不像凡间修行之法,有明显的层次划分。
而是法则修炼以及利用之术,严格来说适应于所有层次的仙人。
无论是低阶的散仙真仙,还是高贵的太乙大罗。
“《无上雷道是为无数雷法前辈总结而成的人仙之术。
“人仙也,集仙道伟力于己身,隔绝于仙道天地之外,是为与天仙截然相反之术……
“内有‘雷帝印’与‘万劫雷瞳’二法。
“‘雷帝印’是为凝毕生雷道修为为印,乃是仙道修士全身力量之汇聚。一印盖下,万雷臣服,法门至高深之时,甚至有凝滞时空之效。堪称威能无穷。
“‘万劫雷瞳’更是涉及雷劫之法,双目一眼主生一眼主灭。
“法门激活之时,将有雷劫虚影臣服,对视者如面天劫之力。”
“都是极其高深的法门,可惜此间威能与修士本身实力息息相关,无法假借外物以增幅威能。难怪这《无上雷道没有多少人愿意修行。”
魏钟早在择取法门之前,便是多方面打听这四道法门的消息。
四法之中,以第一道的《天罡正雷法最受弟子欢迎,其次便是《混沌秘雷法,最差的才是《太乙玄雷法以及《无上雷道。
《太乙玄雷法好歹有部分出身不俗的仙二代会修行,但是这最后的《无上雷道可是真正遭受了冷落。
“此界人仙之术本就不是主流,一应修行皆靠己身,难怪少有人问津。”
他人不愿修行,魏钟不一样。
魏钟精修法则众多,且不少都是自身利用术法汇总感悟而来。
其法则既烙印于时光宝录之中,也化作道种落入魏钟识海。
可以说现在的魏钟,已经有了部分踏入人仙之路的样子。
只等积蓄足够,便是一步跃出,直达太乙之境。
“太乙玄雷法不急,雷部仙箓与虚空雷池,我皆没有。现今还得以这《无上雷道入手,尝试修炼‘雷帝印’与‘万劫雷瞳’两术。或许能从中得到不少收获,以应对来日衍道大会。”
念及于此,魏钟立即开启了法门修行。
千年时间,雷帝印雏形汇与魏钟掌心。
其初步成型,已蕴多重雷威。
涵盖了魏钟所炼的虚空雷种破天神雷,辟邪神雷以及紫霄神雷。
随着魏钟修行此术的时日渐长,魏钟开始尝试将自身所修行的多种法则之力,都融入这道雷帝印之中。
火行与阳之法则融入其中,形成赤阳神雷。
神雷之中蕴含至阳之火,可焚烧邪祟、净化阴魂。
此雷骤生,魏钟又是自主融合自身所修阳系以及火系术法,形成全新的术法。
凡阶的阳炎雷箭,灵阶的焚邪雷域,仙阶的九阳天殛。
不仅如此,还有融合水行与阴之法则的玄冥阴雷,金行与杀伐法则的庚金诛魔雷……
乙木长生雷
黄泉秽土雷
两仪混沌雷
血煞孽雷
虚空裂界雷
……
神雷无数,充斥于雷帝印之中。
本来不过是三道雷霆之力构建的基础雷印,在魏钟厚积薄发的领悟之下得到飞速增强。
其涵盖诸天多法,乃是魏钟本身修行的完美诠释。
魏钟抬掌,掌心雷光万丈,多色雷霆于其中交融盘踞,共同构成了一枚雷帝仙印。
感受仙印威能以及周边环境之后的沉闷压力,魏钟不禁神色动容。
‘如此雷印之力,似乎比自身全力驱动红缨仙枪这件圣物还要来的强势。’
“此法,与我之相性竟然如此之高!”
魏钟神色惊喜,缓缓收回雷印威能,那股沉闷压力同步褪去。
收功回法,魏钟又是开始修炼万劫雷瞳。
其本身劫之道种在身,又有生灭两道法则之力。
修行此术更是顺畅,不过千年时间,万劫雷瞳便是大成。
左眼主生,右眼主灭,瞳孔之内犹如雷劫盘踞,定格万物生死。
“有二法在身,衍道大会无虑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