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五章 舰队回来了(过渡剧情)(1 / 2)坚韧如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姆杜尔,这座现在是巴格尼亚王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军民两用,除了海洋物流和贸易之外,还有三座大型造船厂分布在这里。

可以说,奥姆杜尔是巴格尼亚王国军事和经济上的顶梁柱,所以,克里斯在视察完塔维茨基后,第二个目的地就是这里了。

克里斯花了十天的时间对这座城市进行视察,他来过本地的军营,不管是防卫军,还是海军的军营都去走过,与士兵和军官都握手言谈,进行慰问。

然后是造船厂……嗯,这个地方,克里斯没有细看,只是匆匆忙忙走了一圈后,和船厂工人代表握手聊天了一会后,就离开了。

原因无他,造船厂的工作环境实在是有点危险。

而克里斯作为巴格尼亚王国的一国之主,并且还是没有后代的第一代开国君王,他实在是不太适合在造船厂内瞎转悠。

即便克里斯不在乎,他麾下的人也不敢让国王冒险。

所以,造船厂的视察就变成了走马观花。

然后,还有其他……总之,克里斯对奥姆杜尔的巡查,整体上是象征性的,具体的调查,还得是他下属的人亲自进行。

因此,克里斯简单的看一看,到现场装模作样的走一走,并不会影响审查的结果。

在结束对海狮皇家造船厂那象征性的巡视,并与几位被推选出来的工人代表进行过简短而亲切的交谈后,克里斯在船厂总监及一众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相对安静,粉尘较少的行政办公区的一间会议室稍作休息。

侍从奉上茶水后,克里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看似随意地向陪同在侧的海狮造船厂总监,一位名叫法比安,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工程师问道。

“法比安总监,我对造船是外行,但也知道木材是战舰的筋骨。

以我们目前的进度,像海狮号这样的战列舰,后续的建造,木材供应能跟上吗?”

法比安总监闻言,脸上恭敬的表情下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微微欠身,措辞谨慎地回答道。

“回禀陛下,承蒙陛下关怀,木材供应,目前确实是我最为关注的事项之一。”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既不能推诿责任,又必须让国王了解实情。

“陛下,建造如海狮号这般等级的巨舰,对木材的要求极为苛刻,龙骨需用百年以上的坚韧橡木,不仅要巨大笔直,更需纹理细密,能承受巨舰重量和海浪冲击。

船肋和船壳板则需要特定树种,如经过充分干燥的榆木或特定的松木,杉木,它们必须具有优异的抗弯曲,耐腐蚀和一定的韧性。”

他一边说,一边用双手比划着,试图让这位非专业的君主理解其中的关键。

“此前,为了尽快建成第一舰队,我们几乎调集了王国境内,以及从原米尼西亚各地所能找到的所有符合标准的储备木料,尤其是那些经过数年乃至十数年自然干燥的陈材。

您知道的,新砍伐的木材含有大量水分,若不经过漫长的自然风干过程,直接用于造船,日后极易变形,开裂,严重影响战舰的寿命和结构强度。”

法比安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

“可以说,为了第一舰队的如期下水,我们已经消耗了王国积攒多年的优质家底。

如今,新的木材虽然已经从各处的林场,尤其是新纳入版图的米尼西亚山区开始砍伐和运输,但……”

他抬起眼,坦诚地看向克里斯。

“陛下,优质的巨木难得,运输艰难,而最关键的自然干燥过程,却无法以人力强行缩短。

我们目前面临的,正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仓库里仍有木材,但适合用作龙骨和关键结构的上等陈材,确实已所剩无几。

后续战舰的建造进度,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新材干燥的进度,以及我们能否持续稳定地获得新的优质木材来源。”

这番话委婉却清晰地指出了王国海军扩张背后隐藏的资源瓶颈。

造船并非一蹴而就,它不仅需要工匠的技艺,更需要大自然的时间馈赠。

克里斯静静地听着,听完之后,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使用新鲜的木材制造船只,会有什么后果?”

克里斯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直接切中了造船业最核心的痛点之一。

法比安总监的神色立刻变得极为严肃,他甚至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仿佛在陈述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声音低沉而郑重,带着资深工匠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

“新鲜的木材,内部饱含树液和水分,其性质极不稳定,若强行用以建造战舰,尤其是如海狮号这般需远涉重洋,承受风浪与炮火考验的巨舰,无异于埋下无数致命的隐患……”

他伸出手指,一条条列举,足足说了半个小时,希望以此来打消克里斯国王的想法。

克里斯很是耐心的听完法比安的话,然后对此进行总结……用没有陈化处理的木材制造战舰,后者的使用寿命极有可能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就会因为木材的变形而无法继续航海。

听起来问题很严重。

“使用加工干燥后的木材呢?”

克里斯这个问题让法比安总监愣了一下,随即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仿佛国王问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陛下,您说的加工干燥,指的是人工烘干吧?这种方法我们并非没有尝试过。”

法比安的语气带着谨慎的探讨意味。

“在工坊里,我们用砖石砌筑烘房,底下生火,通过热量和一定的通风来驱赶木材中的水分,这种方法确实能大大缩短木材的干燥时间,从数年缩短到数月甚至数周。”

他话锋一转,指出了关键问题。

“但是,陛下,人工烘干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

首先,火力难以做到绝对均匀,木材外部可能已经干透甚至焦脆,内部却可能仍有湿气,导致内外收缩不均,极易开裂,内部结构也会受损,强度大打折扣。”

他拿起桌上的一支笔比划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自然风干的过程,不仅仅是水分的蒸发,更是木材内部树脂,树胶等成分缓慢固化,稳定其物理性质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养材。

急火猛攻式的烘干,会破坏这个过程,使得木材虽然干了,却失了韧性,用这样的木材造出的船,看似坚固,但在大洋的风浪颠簸和敌方炮火的震动下,其结构脆弱的隐患就会暴露无遗,寿命甚至可能比使用湿材更短,而且更加危险。”

法比安总结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