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包拔管子的(1 / 2)一颗茶花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包拔管子的

“诶,栗子姐,你看过《天道吗?”

“好好开车,别跟我聊有的没的了。”

“咱们已经进城了,比乡道好很多了。”

“县城里面乱开车的更多,你还得注意那些三轮和电动车。”

“知道知道。”苏澄顿了顿,“所以栗子姐你看过《天道吗?”

“看过啊,是不是就王志文演的那个,主角叫丁什么的?”

“对对对,丁元英。”

“看过一点,怎么了?”

苏澄是因为聊到郑嘉伟,所以才想到了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苏澄小时候没看过,是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看的。

苏澄去补看这部05年的电视剧主要是因为某段时间短视频的切片特别多,评论区也有很多鼓吹的,好像一部特别特别火的电视剧,所以苏澄才去看的。

但看了十集苏澄就看不下去了。

他唯一的感受是:???就这?

主角叫丁元英,全程都是他的装逼操作,什么四十万印象,女主一看,哇他住着出租屋,穿着破烂背心,破音响竟然四十万!

类似的剧情还有很多,什么鸿门宴写诗,预测股票涨幅。

原著小说苏澄没看过,但光看电视剧,这不就是一部装逼打脸的爽文电视剧。

套路一般是网文里面的扮猪吃老虎,然后人前显圣。

谁能想到,这部沉寂了很久并没有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电视剧,在十几年后竟然被短视频平台包装成了男人圣经。

苏澄甚至觉得还不如老东西写的《狼性有干货。

只是王志文演的太好了,让很多观众感觉真像那么回事儿似的。

这种人物完全不接地气,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丁元英这样的人,丁元英只能活在纸面上。

不过有一段剧情苏澄还是认同的。

那就是父亲病重回老家的那一段。

父亲病危,有可能成为植物人,丁元英作为家里的小兄弟,还说出了那句太子“我怎么才能让我父亲死”,然后回到家提议确定老爹是植物人以后就停止缴费。

编剧是想用这种道德上的抉择,来凸显丁元英的性格和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并且还理性的跟家里的兄弟姐妹以‘孝顺’为主题进行了一波辩论。

丁元英的立场是:养儿如果只为了防老,那就不要提父亲有多么伟大。

面对家里的重病号:孩子给父母拿不出钱也不是他们不孝顺,尽心尽力才是标准。

假设只看这几集,水平还是有的。

但后面就基本上是故弄玄虚了,碰到个事儿就让丁元英用他‘自成一派’的逻辑在镜头面前长篇大论有模有样的狠狠装一波逼。

“我想问一下,栗子姐,假设你是丁元英,你会拔管子吗?”

叶黎:???

这什么史诗级难题?

如果不考虑道德绑架的话,她肯定是会拔的。

叶黎拔管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她可以脱离原生家庭的折磨。

第二,植物人就算治好了后半生也是在病床上度过,纯粹给家里增添一个负担。

就算植物人本人,有可能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还不如死了算了。

“反正我到时候肯定嘱咐我的子女,万一我要是不幸成了植物人直接给我拔管子就行。”

“栗子姐,你不会成为植物人的,你快呸呸呸。”

“你呢,你会不会拔管子?”

苏澄嘻嘻一笑:“包拔的。”

“理由呢?”叶黎追问。

他想了想,决定还是撒个小谎:“理由啊……和你一样。”

苏澄肯定包拔的啊。

他也是为了脱离原生家庭的折磨。

准确点应该说是脱离生物爹的折磨,打碎那些怼在他脸上拍的镜头。

不过。

前世苏澄压根没机会拔。

老东西在弥留之际,脑子都已经糊涂了。

演了那么多年的愚昧老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死之前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都没到苏澄选择拔不拔管子的地步自己就噶了。

叶黎会拔管子。

苏澄也会拔管子。

但叶黎觉得,苏澄的这个发小肯定不会拔。

“那确实,他要是拔了现在家里的经济情况应该好得多。”

苏澄不是很想用‘愚孝’来评价郑嘉伟。

但是吧……大胖是真的愚孝啊。

苏澄曾经不知道在哪看到过一个理论,出处他给忘了,但那句话苏澄记得很清楚: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一定的阶段,就会对父母产生深深的愧疚感,觉得父母把自己养大真不容易,自己活了这么久没让父母享过福,然后竭尽所能的用余生去弥补。

可是。

这类人小时候基本上都是在打压式教育和道德绑架成长起来的。

那些痛苦的记忆他们选择主动遗忘,脑子里留下的记忆都是父母对自己如何如何好。

这是人的大脑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不遗忘没办法啊!

实在太痛苦了。

苏澄后来思考了一下。

他觉得这就是愚孝这种感觉的主要来源之一。

打压式教育和道德绑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怕小时候对孩子再不好,长大了再怎么吸血,孩子依旧孝顺。

孩子余生都要生活在愧疚感当中。

小时候愧疚,青年时期愧疚,成年以后直到埋进土里还是愧疚。

这种作用的唯一好处就是:真的能够养儿防老!

唯一的受益人是他们。

苏澄觉得这可能并不是这些父母主观上故意这么操作的。

以他们的认知水平,肯定是参悟不到这一点的,也不可能领悟到自己受益的这个结局。

单纯就是人很坏,心很脏,只是变老了而已。

在这种愧疚循环之下,只有少数人能逃离出去。

有的逃了,但没有完全逃,只是对老人态度不好,但还是给一口饭吃,但是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不孝顺,然后被外人狠狠抨击。

有的人则是直接失踪,例如某亚历山大的博士。

苏澄之前看到这类新闻的时候,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儿女。

但是现在,苏澄会第一时间认为,这老头老太太小时候一定对这个儿子或者女儿不好到了极点,竟然让孩子记了一辈子。

“栗子姐,待会见到我那个发小以后,你可别提这个事儿啊。”

“知道,我又不傻。”

很快。

苏澄到约定好的铜像下跟郑嘉伟碰面。

“诶!澄哥!我在这儿!”

郑嘉伟站在一辆白色宝骏730旁边,挥着手跟苏澄打招呼。

“嘉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叶黎……”

郑嘉伟很有情商地喊了一句:“黎姐。”

这里不是京州职场,老家这些朋友之间的见面不讲究握手之类的,郑嘉伟热情很有情商的喊了一声:“黎姐。”

叶黎也很热情:“苏澄跟我提过你,嘉伟是吧?”

“对对对,是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