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鲁接任的这个副都护,负责的是文职体系,来的多是文官。
他们本以为贺鲁只是挂个职,胡人嘛,哪里懂得大唐官场中的道道,让他管他也管不过来呀。
谁曾想,贺鲁竟会突然邀请他们过来。
众文官一起朝着贺鲁见礼,礼毕后,都打量着贺鲁表情,想知道他找大家过来做什么。
贺鲁微微一笑,拱手道:“鄙人年迈,幸得陛下信任,添掌安西副都护,以后还请诸位同僚关照了。”
众官员见他竟文绉绉的学着唐人说话,心中又是诧异,又是好笑。
一名户曹参军事拱手道:“贺副都护过谦了,我等以后定会全力辅佐您,完成都护府的职事。”
贺鲁道:“那就多谢了,陛下命我掌管弩失毕五部,一来我与他们许久未见,二来我已年迈,担心镇不住他们,还请诸位同僚陪我一起去迎接他们,也算帮我助助势!”
众官员听后,相互用眼神交流着。
其实他们工作繁忙,并不太愿意帮贺鲁撑门面。
可贺鲁话说的坦白,并未藏着掖着,让他们并不反感,再者,贺鲁刚才搬出圣人,掌控弩失毕五部是奉圣命,他们理应配合。
众官达成一致后,长史苏海政说道:“既然副都护有命,下官等不敢不从。”
于是乎,贺鲁来到西门城墙之时,身后跟了一大帮大唐官员,显得极为气派。
等候的过程中,贺鲁还不忘向苏海政询问弩失毕五部首领的情况。
这五部首领他都认识,有三个都是他的旧部,另外两个是他原来旧部的亲族手下。
这其中最令他警惕的人,自然是李遮匐。
此子之父原是东突厥人,王族后裔,率众归附西突厥,并入阿悉结阙部,被乙毗射匮可汗任命为屯长。
贺鲁担任可汗时,有人诬告他要降唐,被贺鲁杀死。
后诬告之事被人挑出来了,贺鲁为了服众,只能让李遮匐继承父亲屯长的官职,暗中却命人打压他,不准他晋升。
谁曾想十年不见,这小子凭着阿史那氏的王族身份,竟当阿悉结阙部的酋长了。
苏海政还告诉他,因为裴都护很看重李遮匐,李遮匐如今在突厥内部声望极高,隐有五部魁首的声势。
贺鲁心知此人是自己接管突厥最大的阻碍,况且两人有杀父之仇,必须找机会除掉,才能以此立威,重掌各部。
日头越来越高,地平线出现一支数十人的骑兵队。
贺鲁眯着眼细看,很快认出那些人的服装,正是弩失毕五部的人。
他命一名大唐官员下去,代表自己迎接五部酋长。
那大唐官员领了命,来到城门口,负手而立。
突厥五部酋长在都护府并不挂职,瞧见大唐官员后,皆是一惊,以李遮匐为首的五人纷纷下马,前朝那人见礼。
“见过马录事。”
马录事淡淡道:“贺副都护正在城墙等候诸位,请随我去吧。”
李遮匐闻言一惊:“您说的贺副都护是?”
马录事道:“正是诸位的昔日可汗,贺鲁,如今他已是安西都护副都护,随我来吧。”言罢,转身带路。
五人跟着他了城墙,瞧见被大唐官员簇拥的贺鲁,顿时大受震撼。
十年不见,他们对贺鲁早已没什么忠心了。
来之前,李遮匐还特意召集众人,询问各人对于贺鲁的态度,隐有让他们站队的意思。
其他四人自然都表示支持李遮匐,这让他很满意。
然而如今瞧见贺鲁威势,众人再次回想起贺鲁当可汗时的威严,那三名旧部的心思,悄然产生变化。
贺鲁面带微笑的朝几人打招呼,先和三名旧部叙旧,又问起李遮匐两人情况,言辞中自信满满,完全掌控了谈话主导权。
李遮匐见此,也收起了对贺鲁的轻视,微笑着与他虚与蛇尾。
贺鲁当即带着五人前往都护府赴宴。
裴行俭见五人到来,开宴招待,不仅崔知辩作陪,苏海政等大唐官员,也都参宴。
宴席之,李遮匐一颗心不断下沉,他发现裴行俭虽对他依然礼遇,但对贺鲁却更加热情。
贺鲁不断与三名旧部推杯把盏,畅谈旧事,好不欢快!
虽说一场酒宴未必就能改变三人态度,但长期以往,贺鲁必然重新控制突厥五部。
李遮匐原本还不想立刻对贺鲁动手,想着先架空他,等叛唐之时,再杀他立威。
如今却不得不改变主意,若是不杀他,用不了多久,这老狐狸就能反客为主,到时死的就是他了。
宴席最后,裴行俭的一番话,也坚定了他的想法。
“诸位,圣人让贺鲁副都护来安西,就是怕你们过的不好,又难以报让圣人知道。如今有了贺副都护,以后由他管理你们突厥五部,你们有什么要求不满,都可以通过他,传达给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