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阿希什说的,苏尔电视机的上市必将造成一场大地震。
只短短几天时间,“人人都买得起”的广告词就传遍大街小巷。
报纸、杂志、电视台都在讨论这件事,各路社评员都在猜测苏尔电视机的最终定价。
大家翘首以盼,就仿佛在等待某个宝莱坞女星揭开神秘的面纱。
就连马邦部长纳瓦尔都按耐不住好奇,打电话问罗恩,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苏尔电视机项目是他在媒体面前亲自背过书的,如果玩砸了,他也会受影响。
罗恩笑着告诉他,等睡一觉之后,答案自会揭晓。
没错,事情来得就是这么突然。
孟买的人们早上起床发现,整座城市又换了新装。
“3999卢比,苏尔电视抱回家!”
打开窗户迎接新鲜空气的家庭主妇们,忘了回厨房热牛奶。
站在阳台上抽烟的男人们,被烟屁股烫到手指也不自觉。
唯有去门缝处拿报纸的孩子们大呼小叫,报纸上同样揭晓了苏尔电视机的价格。
哗,人们开始骚动。他们先是不可置信,接着又情不自禁的和邻居展开激烈的讨论。
那劲头十足的模样,就像听闻了这座城市最隐秘、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八卦。
不到四千卢比,这怎么可能呢?六千他们都觉得是奢望。
但外面的海报,家里的报纸,无不在告诉他们这是事实。
并且苏尔电视机今天就开卖,孟买各大商场都有售。
很多人第一时间拿起电话,拨打商场的订购热线,结果被告知货已经被订完。
他们又马不停蹄的换第二家、第三家,或者干脆出门,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最近的商场。
疯了,这个价格直接抹杀了人们的理智。
太便宜了,本来没有购买电视机计划的人,也加入了抢购大军。
3999卢比,还要啥自行车?就是炸了,大家也要夸它炸的响。
事实是海报上的高档质感,几乎杜绝了这种可能。
班德拉的商业中心,尔科商场门前,大清早就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
人们兴高采烈的交头接耳,手里攥着大把钞票。他们时不时的看向队伍最前面,眼里有期盼、也有焦急。
“整个孟买都在讨论你的电视机。”玛丽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牛奶。
“这是福音,不是吗?”罗恩从阳台上收回目光。
玛丽她们的公寓就在尔科商场附近,这是班德拉最繁华的街道。
“你又成功了。”玛丽叹气。
“别担心,亲爱的,这次我们已经赚了。”罗恩安慰她。
太阳娱乐投资的第一部电影,《爱在烽火云起时》票房扑街了。
电影在七月份上映,首周票房才一千多万卢比。
熟悉宝莱坞规则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电影在票房上几乎不可能赚钱。
果然,两个月下来,到了九月中旬,总票房也才四千万。
妥妥的扑街,想要盈利,票房至少要超过1.5亿卢比才有可能。
因为院线要分走一部分,各邦的娱乐税也是笔大抽成。
好在电影的音乐版权卖的不错,3亿卢比,太阳娱乐分了五千万。
乔普拉还还准备让这部电影出海,说不定还能赚点美刀。
搞不好太阳娱乐最后能从这部电影身上,赚到六千万卢比。
非常不错,至少罗恩很满意。
玛丽只是可惜,她曾很看好这部爱情电影。
惨淡的票房,让她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光来。
“我猜你接下来,又有的忙?”
“外面你也看到了,我得回苏尔电器坐镇。”
“这次的广告非常成功,就连宝莱坞都在讨论你的营销手段。”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罗恩神秘一笑。
“什么意思?”
“你看看外面。”罗恩指了指窗外。
玛丽转头,孟买晴朗的天空下,一只巨大而又色彩斑斓的热气球,极为引人注目。
同样吸人眼球的,还有它下方挂着的超大型红色条幅。
“3999卢比,苏尔电视机措手可得!”
上百米长的广告条幅,挂在热气球下,低空飞过城市的上方。
街道上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和欢呼,很多小孩在下方追着热气球跑。
这太新奇了,在印度还从没有过这种天空广告。
“为了这场营销狂欢,你到底花了多少钱?”玛丽忍不住问。
“三千多万卢比。”罗恩很印度的晃了晃脑袋。
“哇,大手笔。”
上百万美元的广告,还是在印度,绝对是天价。
“一切都是值得的。”罗恩看向窗外。
已经有人从尔科商场出来,他们抱着崭新的电视机包装盒,神情兴奋。
硕大的“sur”logo,明晃晃的印在正面,所有人都能看得到。
罗恩草草吃完早餐,接着马不停蹄的下楼,阿尼尔正等在那儿。
顺带一说,他之前订购的奔驰s600已经到货。
黑色的车身看起来极为大气,三角标还是立起来的,有面儿!
阿尼尔替罗恩打开车门,因为防弹的缘故,车门十分笨重,这是一件力气活。
柔软的真皮座椅,让罗恩舒服的差点发出呻吟,空调的凉风也早已习习吹来。
“去园区。”他满足的叹了口气。
“是,老板。”司机启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