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他们的消息曝光那都是去年了,这么一整年这边家里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毕竟这边报纸都提了这件事了……
筠姐三个哥哥,一个弟弟,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母健在……态度还算是亲切。
虽然三位大舅哥看自己眼神稍微有些怪,但夏天把头一低只是一味憨笑,就当不知道。
想必大条哥很能打的消息也从香江传过来了,几位舅哥都比较冷静。
而小舅子还挺亲近的,多少有点偶像光环在身的感觉。
夏天提前从筠姐这里了解家人的爱好性格什么的,礼物也都是挑的最喜欢的。
总之还是不错的,毕竟夏天的“超凡魅力”摆在这呢。
经历了最开始的短暂尴尬期之后,气氛就好起来了。
等到吃饭的时候,那就更了不得了。
夏天火力全开,已经把自己的三寸之舌甩到冒烟,堪称摇唇鼓舌,把诸位家人“忽悠”的面色红润、心跳加速、好感大涨!
家人们买它买它买它!
夏天:一顿酒的功夫我全摆平
虽然酒量不行,但是夏天会祝酒敬酒啊,又是说又是唱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老丈人河北人,丈母娘山东人,那就唱家乡小调!
等聊起家乡事,把老丈人都喝哭了。
然后几个哥哥也都很顺利的摆平。
最后的弟弟直接服了:“姐夫姐夫,你不用对付我了,我服了。祝你和姐姐百年好合!”他比夏天还大几岁呢!
他现在是真害怕呀——之前没来的时候,家里人的态度是什么样的?自己知道的太清楚了!
但是这一顿饭的功夫就变了?!
这简直比洗脑还厉害呀!
他真担心自己和夏天说几句话就不是自己了。
让夏天意外的是,他还被人引荐,见了一位公子,大队长的孙子之一。
说是很喜欢夏天的小说和歌……
意外啊!
……
之后夏天还抽了个空,在筠姐和王霏的陪同下,去了这边的故宫。
没错,这边还有个故宫,当初好东西可是没少转移过来。
机会难得,看看真品。
比如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安史之乱的时候,颜真卿的堂哥颜杲卿在常山城陷后被俘。
安禄山见到他之后,指责他忘恩负义,说自己从来没有亏待过他,况且从前他还是自己的下属,是自己把他提拔到这个位置上的,质问他为什么要背叛自己。
颜杲卿闻言怒斥安禄山:“你不也是天子的大臣吗?皇帝有哪里亏待过你吗?我家世受大唐厚恩,我当官当的也是大唐的官,跟你有什么关系!我恨不能为国杀你,今日只求一死,何必多言!”
安禄山恼羞成怒,命人将颜杲卿凌迟处死。
颜杲卿至死,犹然痛骂安禄山不绝,甚至被割了舌头,也不曾住口。
文天祥《正气歌中有“为颜常山舌”一语,指的便是颜杲卿骂安禄山的事。
随后,颜杲卿的家人,也尽皆遇害。
后来,颜真卿四处寻找颜杲卿及其家人的尸骨,可是找了半天,也只找到颜杲卿之子颜季明的一块头盖骨。
悲痛欲绝之下,写下了这《祭侄文稿!
这上面涂涂抹抹错字连连,却都是满腔悲愤和哀泣!
北宋米芾就对这篇书帖的评价说: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者也。
这《祭侄文稿竟然留在了这里……实在明珠暗投,黑色幽默了。
夏天也实在没什么能说的,毕竟自己来是来“友好”的,是担负责任来民间交流的。
在取得同意后,他拍了很多照片回来。
……这地方,以后恐怕都来不了了。
蜜月期是会结束的……
看到《祭侄文稿的时候,夏天想起了那个经典问题:
t北故宫博物院着火了,你救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真迹,还是救一只猫?
答案是:燧人氏辛辛苦苦把火带给了我们,我们才有了文明,难道这么珍贵的火,就没人选救火吗?!
你把猫换成蛇,换成蟑螂,换成屎壳郎臭大姐,你还救吗?别拿尊重生命当借口。
单纯喜欢猫,跟尊重生命没关系。喜欢猫的救猫,喜欢字的救字,各取所需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