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修炼,也是修养精神。
如此,一直等到天光大亮,这才睁开眼睛。
站起来伸个懒腰,精神饱满。收拾东西,径直向任家镇走去。
“换上吧。”
上午九点多,到了镇子边上。
李昆山打开包袱,换上黄色道袍。
九叔发信号召集同门,他响应召集而来,自然要以茅山弟子的身份。
简单点说,公差嘛,当然要穿工作服。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李昆山也想显摆显摆。
他是从任家镇出去的,之前还是个小道童,现在已经是授箓道长,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还是老样子。”
走在任家镇的街道上,两旁建筑事物和之前并无什么分别。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李昆山不禁笑笑,也是,他离开也不过一年而已,能有什么变化。
“阿隆叔,上午好啊。”
“道长上午好。”
路边下棋的阿隆叔随口回一句,接着一怔,这个道长怎么知道他的名字?
“张伯,今天的鱼不错。”
“是啊道长,今天的鱼最肥……咦?你是昆山!”
鱼摊上,张伯抬起头认出李昆山,不禁满脸惊喜。
再看李昆山这一身行动,又是连连咂舌。
“真精神,跟你师父穿的一样,昆山出息了!”
“呵呵,是啊,我去年出师了,现在也是茅山授箓道士了。”
“厉害厉害。”
张伯竖起大拇指,接着问一句。
“回来看你师父吗。”
“对,师父召我回来。”
“从昨天开始,陆陆续续有好多道长到咱们镇上。”
张伯忽然面露疑虑,小声问道。
“昆山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聚会而已,不用担心。”
李昆山笑笑,转身离开。
“聚会?”
张伯皱皱眉,道士也搞聚会?
或者是任老爷说的那个什么趴体?不禁摇摇头,搞不懂。
李昆山一边走,一边熟络的和路上居民打招呼。
片刻之后,到达镇子另一边的义庄。
只见大门口挂着灯笼,路两旁打着神幡,正是迎接同道的意思。
李昆山整理道袍,当即走过去。
“来者何人!”
刚到门口,却被一名穿着道袍的中年男子拦住,上下打量李昆山一眼,轻蔑的冷哼一声。
“茅山正宗集会,可不是江湖骗子可以掺和的,识相的赶紧自行离开。”
“茅山集会?”
李昆山不禁笑笑,看着对方。
“你不认识我?”
“我为什么要认识你。”
“也对,那敢问,你是什么人。”
“我啊。”
男子一脸得意,郑重说道。
“听好了,我乃茅山第三十五代弟子,茅山明是也!”
“茅山明?”
李昆山微微一怔,不禁重新审视面前这人。
或者说,这个骗子。
“怎么样,听说过我的大名吧。”
还以为被自己镇住,茅山明一脸得意。
李昆山撇撇嘴,直接问一句。
“你说你是茅山三十五代弟子,那你的师父是谁。”
“我师父……”
茅山明瞬间语塞,摆着不耐烦的摆手驱赶。
“茅山的事情,也是你这种江湖骗子打听的,赶紧离开,否则茅山法术伺候!”
“就你?嘁!”
李昆山一脸不屑,虽然不知道茅山明为什么在这,但看样子是负责迎客。
也不和他啰嗦,直接掏出箓牒递过去。
“这是什么?”
茅山明接过翻了翻,学着李昆山的样子撇嘴。
“随便一个小本本就想混进去,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
“你不认识?”
李昆山一脸无语,茅山明虽然是江湖骗子,但也有点道法才对,竟然连箓牒都不认识。
“算了。”
一把夺回箓牒,迈步就往里走。
“唉!不能进,不是跟你……”
“昆山!”
正在这时,随着一声惊呼,秋生、文才从里面出来。
看到李昆山,都是满脸高兴。
三两步跑到跟前,距离还有一米忽然站住,恭敬行礼。
“见过李道长。”
“李道长……”
茅山明一怔,眨眨眼睛看着李昆山,不是骗子吗。
“见过师兄。”
李昆山同样向两人还礼,接着笑笑。
“师兄?”
茅山明又是愣住,秋生、文才是九叔的弟子,骗子怎么叫他们师兄。
“还在门口站着干什么,快进去吧!”
“对啊,知道你快到了,师父昨天就等着你呢。”
秋生、文才拦住李昆山肩膀,直接把他拉进大门。
李昆山也是满脸高兴,再次进入义庄,看着熟悉的一切……
“我去,你们什么时候重新装修了。”
“随便搞搞,新年新气象,师父都升官了,当然要不一样了。”
说着话,三人径直进入中堂。
看着李昆山的背影,茅山明彻底傻眼,难道这个是真的。
这么年轻的道长?
进了屋里,只见九叔同样一身黄色道袍,端坐上面。
“卧靠,连房间都重新装过了。”
李昆山打量一番,接着快步走到九叔跟前,恭敬行礼。
“弟子拜见师父!”
“快免礼!”
九叔在屋里就听到动静,特地坐在这等着李昆山进来。
但此时李昆山对他行礼,又是一阵激动,连忙把他拉住。
“你现在也是授箓道长了,不必行这么大礼。”
“不论怎样,我也是师父您的徒弟。”
“嗯,好孩子!”
九叔拍拍李昆山肩膀,满脸欣慰。
余光瞥到旁边插兜抠鼻孔的秋生、文才,不禁又叹口气。
不去管他们,接着对李昆山说道。
“既然回来了,今天就住在义庄吧。”
“好。”
李昆山笑着点点头,感觉好久没和师父师兄一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