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三件大案,梅花泣血(1 / 2)千语千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捷报传至长安,李灵桓与萧慕宸所率领的将士们自河西走廊而出,经金城,进入关中平原、过秦州,渐渐奔向了长安。

此大败吐蕃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沿途城镇及整个大周。尤其是在收到吐蕃赞普遣人送来的投降书后,李显也甚为大喜,正琢磨要给李灵桓与萧慕宸什么样的嘉奖,这时,便有信使传来了一则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

“陛下,大事不好了,听说咱们大唐的军队自安西归来的途中,不幸遇到了大风雪,有许多将士都不幸冻死在了途中……”

“什么?”

李显惊骇得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又跌坐了回去,好半晌都回不过神,而立于朝堂之上的崔湜禁不住唇角溢出一抹笑。

这时,信使又将话锋一转,续道,“不过,安西节度使慕容桓还是率领少数生还的将士们回来了!”

李显顿时又从失魂落魄中回过神来,不禁喜道:“快,准备凯旋仪式,朕要亲自迎他们回城!”

……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也传至了正在归途中的李灵桓与萧慕宸等人的耳中,令得卢十一郎等一众人都十分吃惊。

“现在长安城中已发生了三件大案,第一,便是附马都尉王同皎谋反案!”

“王同皎不就是在政变之时,将当时的太子李显抱上马,与李多祚一起,带兵进入玄武门的功臣吗?”卢十一郎惊讶道。

李义续道:“确实是,但因梁王掌权,且肆意陷害功臣,王同皎又得知了梁王与韦后的私情,便想要暗杀武三思,但不幸的是,被一个人小人出卖了,所以他的暗杀计划还未实行,但被这个小人告密,反诬他谋反,听说圣人未作调查,便已将王同皎斩首,并大肆逮捕了许多同党。”

“这个小人,又是谁?”

李义将目光转向了萧慕宸,萧慕宸便答道:“宋之问!”

“他呀!”卢十一郎不屑道,“那不就是一个挤破了脑袋都挤不进女帝之男宠中的酸腐文人吗?不过,不是听说宋之问与王同皎是同窗好友吗?”

“不错,这王同皎吃亏就吃亏在,太过轻信了这位同窗好友,原本宋之问因谄侍于二张兄弟,已被当今的圣人流放岭南蛮荒之地,但这个懦弱的文人吃不了这流放之苦,便偷偷的跑了回来,就藏于王同皎的家中,他急于立功摆脱这种被流放的困境,不惜将自己的好友及恩人出卖,如今王同皎一家被抄斩,这个宋之问非但没有因为私自逃回而追究其罪,反而因告密有功而被提拔为了考功员外郎!

而且这个人现在正被武三思所用!”

“真是一个卖友求荣的小人!”卢十一郎义愤填鹰,狠狠的将拳头击在了案几上。

“那第二件大事呢?”

“是天津桥匿名信案!”萧慕宸接道。

“这又是什么奇案?”谢紫峨疑惑道,“光从字面上听,好像不太理解。”

“是这么回事!”李义又续道,“梁王与韦后的奸情现在不是已经成了为朝野上下以及长安城中公开的秘密了吗?但是这还不够……”

“不够,是什么意思?”

李义有些尴尬道:“因为有人写了一种告示,贴满了整个天津桥,这告示的内容大概便是公开揭露梁王与韦后种种不堪入目的秽乱行为,而且细致入微,描写生动绘色,应该可以称之为一个带有颜色的小话本了!”

说着,他看了一眼正在侧耳倾听不发一言的李灵桓,又红着脸续道,“而且话本的结尾处,直指韦后淫乱无耻,不堪为一朝之帝后,当废之。”

“然后呢?”阿姝好奇的问,“引发什么大案了?”

“这件事情所造成的后果便是,圣人派人命人追查此事时,便追查到了一些功臣的头上,导致上一次宫延政变后的所有功臣都被流放、甚至抄家灭族。”

“啊?怎么就与那些功臣有关了?”阿姝有些不能理解。

“因为圣人有理由相信,是这些功臣想要通过韦后这件事情来控制他,所以宁可相信武三思所言,也不会相信这些功臣,说白了,也不过是敲山震虎,清除异己的一种手段罢了!”萧慕宸接道,说完,眼神中更加担忧起来。

“原来是这样啊,那庐陵王……不,现在的圣人竟然还有这般心思。”

“是,所以,这也是他不处置韦后与武三思的原因,对他来说,最忌惮的还是扶持他上位的功臣,包括他的弟弟相王以及妹妹太平公主。”

“那做他的功臣,也实在太可怜了。”阿姝不禁叹道,“那传出这件事情,在天津桥上贴满告示的人到底是谁呢?”

“我猜,这个人应该就是武三思!”萧慕宸接道,“这应该就是他自己布局的一出戏罢了!”

李灵桓也站起身来,接道:“不用猜,就是他干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