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三章 命途多舛(1 / 2)一行白鹭上青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

李默终于从这名张姓的中年女修口中,得知了数日前城外厮杀的真相。

乾国、鲁国双方,如今已经休战了十四个年头。

然而这十四年来,双方的争斗却从未真正地停息过,只不过是从明里的大军战阵厮杀,转为了暗中争斗。

韩国灵草门的主修功法,以能够快速培育各种灵植而闻名。

因此这个国家本身的实力虽然不值一提,但却成为了两国的重要竞争目标之一,对于两国而言,只要霸占韩国,霸占了灵草门,霸占了沛湖,便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灵药资源。

因此在休战期间,两国不仅在暗中渗透扶植己方势力,还会派遣大量使者,维护本国的利益。

半个月前。

大乾招抚司照例,派出使者来到韩国,在维护大乾国在韩国的诸多利益同时,收取今年的贡品。

然而这次他们却未能如期收到灵草门的贡品。

在灵草门修士的推三阻四下,使团隐隐察觉到异样。

通过暗中调查,得知鲁国自然门的一位真传弟子,不日即将抵达兰城,与兰城封家洽谈联姻事宜,这让招抚司顿时怒不可遏,决定先下手为强,将鲁国驻扎在韩国联络处的几名筑基修士击杀,予以威慑。

至于这般做法是否道德,合乎法理,韩国的感受如何,根本不是招抚司该考虑的事情,大国之间的争斗远比许多人想象中残酷百倍。

然而他们的刺杀计划虽然成功了,却低估了韩国内部政局的复杂性。

不同于大乾国的朝廷当权,世俗为政。

也不同于鲁国仙山圣地为尊。

韩国常年在两大国夹缝中生存,进而导致自身也变成了四不像,各个派系矛盾重重。

韩国既有灵草门内部的保守派、激进派冲突,又有各城世家之间的冲突,还有隐秘组织的作乱,以及各国驻扎人员。

相较之下。

灵目门世家弟子与散人弟子的矛盾,几乎是不值一提。

兰城的城主,为封姓世家。

韩国新都之所以迁徙至兰城,除了有旧都在战火中被毁的原因外,还有便是封家诞生出了第二位金丹修士,名为封阳星,现在灵草门担任要职,封家也因此在韩国一时间风头无两。

自然门真传弟子的联姻对象,正是这位封阳星。

此事一旦成功,虽说还不能彻底改变韩国的归属走向,却将极大降低乾国的势力影响。

“自然门愿意用一位真传弟子,与韩国区区金丹修士联姻?”

李默有些难以置信,逻辑上有些说不通。

如今他也是一位真传弟子,深知对于一个宗门而言,真传弟子所代表的乃是持续百年以上的长期投资。

每个真传弟子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晋升元婴期。

凡是没能晋升的真传弟子,对于一个宗门而言,都算是失败的投资。

因此站在李默的角度来看,用一位真传弟子,去拉拢一个小国的区区金丹修士,怎么看都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更何况这个金丹修士,在韩国的背景也谈不上主导全局。

“这……情报上的确如此。”

“既然如此,那你们为何只是被关押在这里,甚至都没有被关进牢房?”

李默的话,让三人对视了一眼。

留着白色胡须的男修闻言后,流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他捋了捋胡须,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封家对于鲁国的拉拢,似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据我所知,封阳星乃是在参加了鲁国夺天派的长生悟道大会后,才有所机缘晋升的金丹期,所以对于鲁国保持亲密态度,前些时日我们没能按时收到贡品,多半便是这位封阳星在灵草门作祟,然而兰城的城主封夏,多半是依旧坚持中立态度,不愿轻易打破两国之间的平衡。”

长生悟道大会?

李默隐隐感觉有些熟悉,随即他突然想了起来。

当初他还是进修堂弟子时期,在参加公道会举办的小型交易会时,曾听周正讲过此事。

夺天派有一块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小秘境碎片,内有乾坤,可助悟道。

夺天派的长生悟道大会,每年一次小办,邀请其他宗门以及周边小国的练气弟子参加,每十年则一次大办,邀请其他宗门以及周边小国的筑基修士参加。

当初他还曾怀疑飘渺梦境与此有所关联。

但后来他从九狐族得知,飘渺盒乃是上古飘渺九尾狐的宝物,在上古之战后丢失,不知所踪。

至于两者之间有没有某些更深层的关系,李默就不得而知了。

“刺杀了这个联姻的自然门真传弟子,便可使两国反目?”

以李默的天命司巡查使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这些招抚司的做事风格。

张姓女修冷冷一笑。

“这毕竟是一位真传弟子,若是刺杀成功,鲁国自然门必会勃然大怒,对韩国施加压力,到时候就看他们怎么选择了,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要看实力说话!”

李默总觉得这件事有点儿蹊跷。

不论怎么说,用一名真传弟子拉拢区区两个金丹修士,实在是不值得。

他沉思后问道:“既然是联姻,不论怎么说,也不会只来一名真传弟子,你们该不会是准备让我一个人去刺杀吧?”

“当然不是!”

张姓女修见李默竟然愿意出手,顿时大喜过望。

“这些年来,我们也同样培养了不少势力,只是这些人终究只是爪牙而已,难当重用,真正办事的还是我们自己人。”

整个韩国境内,明面上也有二十几名金丹修士。

其中一半的人,常年在灵草门中。

经过这些年来的扶植,已经有数位金丹修士,接受了大乾国招抚司的拉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