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主快步走了, 十三公主气得一甩十一公主的手:“她想干什么?咱们是不小心搅黄了她的婚事,可她也搅黄了我们的事啊。”
十一公主翻了个白眼,掏出帕子擦了擦两人刚刚紧紧握在一起的手, 转身就走:“谁知道那死丫头要干什么,要骂, 那就骂,要打, 那就打,如今这个时候,谁还怕她不成。”
十三公主一想乐了, 抬脚追上去:“就是说呢, 以前咱们不敢惹她,可如今搞不好她二哥就是大孝子呢,没听那个阿桶说,老二也围了城嘛。”
十一公主:“先别说那些,先回去收拾东西, 待会儿到了小佛堂再说。记得带些话本子什么的,好打发时间,不然干跪上两个月, 人都要憋死。”
十三公主点头:“行,那我多带几本。”
说完垂头丧气:“哎,就是这两个月不知道要错过多少事, 早知道咱俩就不打了。你掐得我胳膊现在还疼呢, 肯定紫了。”
十一公主斜眼看她:“现在放这样的马后炮有什么用, 刚才要不是你先动手,我能打你?你下手也不轻,我头皮现在还麻着呢。”
想到先前自己手里的几根头发, 十三公主神色讪讪:“十一姐,到小佛堂咱们好好的,别打了吧,那个死十二一来,肯定要找咱俩麻烦……”
两个人说着话走远了。
太子和承武帝往凤仪宫走,走出一段距离,太子低声提醒道:“父皇,方才阿桶说老二也围了京城。”
承武帝捋了捋胡须,冷哼一声:“朕听到了,也早料到了。”
“这个老二带兵打仗是把好手,可也最有野心,即便别人不反,他也定然是要反的。”
太子点头,提起先前在尚书房说了一半的话题来接着说:“父皇,那这次让所有藩王一同回京,边关那如何安排?是提了副将上来暂时顶一阵子,还是派人过去?”
承武帝:“朕正想和你商量这个事,老二那里,把狄燧调过去。”
太子:“狄将军倒是个合适人选。”
承武帝:“不过不能让他全家过去,让他送个儿子入宫来。”
太子有一丝迟疑:“父皇,这样会不会伤了狄将军的心?”
承武帝摆了摆手:“太子,身为君王,切忌心慈手软,咱得吸取经验教训,往后这种封疆大吏,必须留家眷在京。”
太子:“儿臣受教,那儿子回头草拟一道圣旨,请父皇过目。”
承武帝看着前面不远处的凤仪宫,伸手拍拍太子的肩膀:“走,先去用膳,这些事回头再说。”
太子应是,跟着承武帝一起走进凤仪宫,刚进殿门,承武帝就笑着说:“皇后,今儿晌午吃什么?”
皇后听到声音看过来,一眼瞧见承武帝头上戴着的那朵玫红色的大牡丹花,当即笑出来:“陛下今儿怎么也学起我们诺儿来了?”
承武帝伸手一摸头上的花,“呦,忘了。”
说罢,瞪了一眼太子,低声抱怨:“你也不提醒一下朕,就让朕戴着这花招摇过市,走了这么一路。”
太子忍笑拱手:“儿臣知错。”
沈知诺正在桌前摆弄她的那些花,听到皇后说话,也跟着看过去,仰起小脑袋打量了老皇帝两眼,笑得眉眼弯弯,小奶音满是俏皮:“皇祖母,那是诺儿给皇祖父戴的花花,好看吧。”
皇后伸手把小团子抱进怀里,亲了又亲:“我的乖乖可真能干。”
沈知诺嘿嘿笑,伸手在桌上拿了一朵正红色的牡丹,踮起脚尖戴着皇后头上:“皇祖母也有花花。”
皇后笑着扶住头上的花:“慧儿,快,把镜子拿来,让皇祖母瞧瞧。”
文安郡主应声,笑着跑去梳妆台那,把桌上那面小的铜镜搬过来,送到皇后面前。
皇后左右照了照,笑得合不拢嘴:“嗯,好看。”
沈知诺见皇后是真开心,也跟着嘿嘿笑。
十一皇子得到信也过来蹭饭,一进门,沈为清就扑上去抱住十一皇子胳膊:“十一皇叔。”
十一皇子三两下把黏人的侄子从胳膊上扒拉下去,给承武帝,皇后和太子请安,孩子们也给十一皇子请安。
随后,沈为清蹲在小姑娘身旁,小声怂恿:“诺儿,你去给十一皇叔也戴一朵。”
十一皇子耳聪目明,听到之后,看了过来。
沈知诺看了一眼从头到脚都冷冰冰的十一皇叔,摇了摇头,踢了二哥一脚,小奶音轻轻的:“叔叔会生气,要戴你去戴,诺儿不去。”
十一皇子看了一眼小胖姑娘头上的大粉花,又看了一眼文安郡主头上的黄色牡丹,随后又看了看皇帝和皇后头上的花,视线最后落在了花瓶里插着的花上,看了好几眼,这才把视线移开。
沈为清眼睛尖,把十一皇子的视线轨迹看了个遍,最后十分确定他十一皇叔想戴花。
于是又凑到小妹妹身边去,“诺儿,你信二哥的,你去给十一皇叔戴,他不会生气的,二哥保证,不然的话,回头你打二哥,怎么打都行。”
他可太想看看棺材脸的皇叔戴上花是什么样了。
沈知诺歪着小脑袋偷偷打量了一下十一皇子,犹豫了一瞬,拿了一朵蓝色的牡丹慢慢走过去,小圆手举起:“十一皇叔,送你花花。”
十一皇子嘴角微微扬起,伸手接过,随后摸了摸小姑娘后脑勺:“多谢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