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5章(1 / 2)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先生请入座。”

黄宗羲在进来之前可是看到外面防守严密, 但是真进来,又有些意外,竟然只有两人。

一位是女子, 一位是孩童。

众人入座,围着不算太大的树根茶几坐下。

青珞沏茶后,走到宝音身后立着。

“老先生说的有教无类倒也不算, 我这里主要崇尚的是全民教育,不说人人科举,最起码上过蒙学识些字出门在外不会上当受骗。”

宝音笑眯眯问, “我跟老先生不同, 听说老先生在家乡也多有开设学院收弟子,可有收蒙学的学生?”

“到老先生面前的怕是无一不是久经考验。”

“才不是!”万斯选开口打断, “我兄弟等人就是年幼时追随老师!”

宝音瞥了他一眼, “我知道你父为万泰, 甬上支派的创始人, 家学渊源在, 在地上刨土求生的农户子弟能比得上吗?”

黄宗羲冲着弟子训斥一声,“公择, 莫要插话!”

“这次来京, 听闻京城变化甚多, 朝廷取才方向要有更改, 是以过来领略一番。”

宝音伸出手, 请他们喝茶。

“这事应该跟你们学派关系不大,你们又不是一心奔着科举而去。”

清高得很呢。

作为满人身份肯定不欣赏这种行为,作为汉人身份,又觉得很有节气。

“万物变化,没有什么不受其影响。”

“老先生倒是看得开, 那为何老先生及弟子不为朝廷效力?”

“老夫已年迈不适合再入京,至于弟子,老夫也不能以师徒身份强求。”

宝音挑眉,“我又没说服老先生进京,我的意思是老先生这样的大才,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号召力鼓励地方建设蒙学,开明智不就是为国效劳吗?”

“还是说老先生也愿意自己家乡的浙动父老一年如一日像牛马一样在田间操劳,想要改变命运,连个方向都没有?”

“胡说,我老师曾经建议将山庙佛寺都改为蒙学!”

宝音被这句话给逗笑了。

“这话说得,不觉得有矛盾吗?百姓正因为无知才寄托神佛,不先开明智,授之以渔,反而取缔庙宇,拿走他们的信仰吗?”

“那为何不鼓励士绅将多余的房屋捐赠出来作为蒙学呢?是知道棍子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吗?”

“老先生既然有想要建蒙学的心,这样我就以老先生名义在浙动捐赠五十所蒙学如何?”

“不过有个条件需要学习我指定的书籍,老先生愿意为家乡父老接下这份馈赠吗?”

黄宗羲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这女子好生厉害,他接受,势必会被人认为他与鞑子同流合污,不接受等于满嘴高义,置家乡父老于不顾。

“何必需你捐赠,区区几个蒙学,怎么自建得起!”万斯选出口断然拒绝。

敢给老师下套,也得看他允不允许!

“每所蒙学都可以容纳上千名学生。”

“没必要!”

“每日管一顿饭,由我补贴。”

等等,他且算算,一个学校是一千,五十个就有五万,五万学童改变命运……

“若是再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可以将学校增加到一百所。”

“什么条件?”万斯选刚说完就后悔了,这不是打自己嘴吗?

宝音笑笑,“男女同收,女子占比不能少于男学生一半。”

一个学校,她要三分之一女生名额过分吗?

黄宗羲的名头在江南可是非常好用。

黄宗羲沉吟片刻后,“我需要看看教学书籍。”

宝音笑笑,“老先生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她指着脚下,“这个学院更初级的知识,老先生应该不陌生才对。”

黄宗羲眼神出现了变化,他以为她想要做的是改变江南人的思想,不仇视朝廷。

“对了,思想方面我还是很认同老先生,不如老先生再帮忙编写一本简单的启蒙书籍,不用字字押韵,最好是历史小故事,教导孩子向善。”

“您这样的大教育家可是教出了许多人才,我也希望这些未来的学生能有几分老先生一样的傲骨。”

***

回程的路上,宝音见四阿哥在愣神。

瞥了他一眼后,宝音吩咐马车,“不急着回宫,先去农学院。”

农学院不在这一块,在昌平的黄庄。

马车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这还是修了水泥路的速度,主要时间都耽误在城里了,进城后马车要减速。

宝音看了看外面糟糕的路况,虽然是宽敞的水泥大道,行人却一点纪律都没有,往来行车被堵住也是常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