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4章(1 / 2)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爱新觉罗胤禔的一天是从兴高采烈出门算起。

“地在哪里?领着我去看看。”

在看到地之前, 胤禔以为走马观花跑个半日怎么也都看完了,等出去后才知道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到底有多少地他也没个数,只知道有很多, 带路的人也说不清,就指着路边的地说这个是,这个也是, 一大片都是……

好家伙,这些可都是良田,宸贵妃从哪里弄到手的?

他在京城想弄几块地都没那么容易, 更不要说江南了, 置产得往广东去,一想到这么多良田还是江南的良田落入了宸贵妃手里, 他就嫉妒到不行。

本来出门心情还很好, 结果遇见了不开眼的, 带着人拦着他不让他走, 这地是他家的。

他可是亲眼看过地契的, 什么鬼,当着他的面就敢颠倒黑白, 怕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

宝音听完小太监的讲述, “阿哥可是吃亏了?”

“那倒是没有, 随身侍卫都带了火器, 放了几下将人给吓跑了。”

宝音点头, 行吧,她大概是知道怎么回事了。

应该是土地被拍后不甘心,看到大阿哥一行人过去,就误以为地是他拍下的。

这事搁在后世都屡见不鲜,那些被法院收走的法拍房有哪些心甘情愿房子被收走。

闹一闹说不定能吓跑拍房的人, 给房主一个喘息时间,说不定债务还上,房子能够保住。

她拿到地契后并未立刻去收地,土地的原来主人还若无其事继续当自己的地在种,有些佃户更加不知晓地已经换了主人,还将租子按时上交,竟然也有人厚着脸皮收下了。

也正是因为收到的地太多,分散不好管理,她才想着组成农社或者农庄,就地招收农户进去工作。

不然只将地佃出去,怕是会遭遇到土地原主的阻拦,只有集结群体的力量才能压下去那地方的宗族势力。

大阿哥这次吃的亏宝音本来就有所预料,不然也不会安排人带着火器。

到了傍晚皇帝回来了,和大阿哥一样,他也出去看耕种情况。

只是略有些不同,他看的是大片正在开花的油菜,无边无际的油菜田还能看见蜜蜂采蜜,光是站在田埂上就让人想赋诗一首。

这次出去主要是视察早熟稻种的育苗情况,一般农家会选择一块地育苗,等其他地里农作物成熟收割,才会耕地施肥,等到温度适宜再放水将长高的秧苗移植到地中插秧。

目前就是紧要的育苗情况,曹玺来苏州后没急着忙活织造局的事,而是先挑选了一大块合适的土地用来做试验田,先将早熟的水稻种出来,再在江南推广。

只能说不愧是皇帝的心腹,知道什么是关键,这样贴心的人,就算是宝音也很喜欢。

什么弄丢了点银子根本不算一回事。

至于曹家为何会衰落,只能说站错了队。

既然站错队,这江南关键位置当然得让出来给新帝的心腹。

皇帝走进来,鞋子上还带着泥土,神情却很愉悦。

“听说老大今日出去跟人起冲突了?”

[你是不是在我们身边都放了人,不然怎么那么清楚?]

都出来了身边有个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

皇帝换了鞋子走进来,“瞎说什么?”

他伸手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让宝音有点意外,他最近小动作有点多。

“就是一些不死心的人,地契都没了,还当地是自己的,大概是以为将人驱赶走,这地还是他们的吧。”

皇帝是知道这地是她使了手段强抢过来的,今日出门还有人话里话外告状。

这些他都可以当没听过,他只能做裁判,不可能下场偏旁一方人,更何况说到底这地放在她手里和放在他手里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左手右手的事。

随口提了一句,皇帝又说道:“听说你今日出门了?”

一回来就有人打小报告,都不用他立理会,就有人将人处置了。

他倒是没想到出了宫不开眼的人多了起来,竟然将主意打到他身上。

宝音托着腮道:“去百货楼看了看,苏州这边有钱人还是很多。”

[钱多就算了,要是地也多,那就有点贪心了。]

“对了。”她抬起眼皮,“这些出海的商船你也收了一笔不小的关口税吧?”

皇帝缓缓坐下,“这个朕不了解,税收是户部结算。”

宝音很肯定道:“我都引导这些人跟海外做生意,那些洋人都是我让人帮忙选的,以后海上贸易肯定越来越繁荣。”

“人丁税跟商业税不值一提,再说江南这边每年都拖欠人丁税,你三五年就要免一次,不如干脆废除人丁税?”

皇帝端起茶碗的手一顿,“那叫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这跟废除人丁税是两个意思。

废除人丁税是全国人口都不用缴纳税收。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是将税固定下来,比如今年上交了两百万,往后每年不管人口增长都是按照两百万来收。

至于这税摊派谁的头上,朝廷也不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