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抓到了依仗,他理直气壮问,“你不应该帮我吗?为什么要帮老大?”
宝音整理了一下桌面,歪着头好奇地问了一下,“我帮老大什么了?”
[两人才十来岁,都没涉足权力中心,哪怕之前办过差,都是陪跑,按理来说应该没有深仇大恨才对,顶多是兄弟之间的摩擦,现在看着不大像啊?]
[都闹这个地步了吗?]
“不是你帮他平了回子的事?”
他愤愤不平道:“因为这事汗阿玛本来还很生气,你帮老大平了这事,结果汗阿玛还当众夸奖了老大!”
想到早朝时发生的事,他心里就很不舒服,不然也不会这会儿就跑来找他问个明白。
宝音颔首,“是这个事呀。”
她语气随意道:“大阿哥修建府邸,是我允许他亲自盯着,迁走了周围的回民又不是多大的事,本来是明年暖和时候才准备办,没想到消息泄露了出去,他也说了再如何也不会大冬日强行拆了回民的房子让他们无家可归。”
说着顿了一下,反问道:“多大点事值得你跑来问我,你们都是皇上的儿子,求我帮忙,我当然是能帮就帮。”
说着语带怀疑,“难道你认为我不应该帮吗?”
太子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当然是这么想的,她跟他才是一国的,帮老大就是背叛了他!
这话不能说出来,哪怕心里是这样想,太子也知道这话说出来会惹皇帝不高兴,会训斥他没有手足之情。
他撇过头去,“我没这样想。”
目光看向了门外,正巧看到皇帝就站在门口,他吓了一跳。
皇帝推开玻璃门走了进来,太子慌了一下,跪下行礼,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皇帝冲他点点头,“方才见你往外跑,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
他微笑着瞅瞅两人,“都说了什么,也说给朕听听?”
宝音心里翻了白眼。
[不是都从头听到尾了吗?]
太子支支吾吾半晌后道:“儿臣多日未来给贵妃请安,今日趁着雪不大,特地走一趟。”
皇帝没有追问,太子和老大的争宠他又岂能不知,拿掉两人背后的明珠和索额图不就是想将这争斗只限制在宫内,不往朝政扩散吗?
他对党争很警惕,明朝很大程度是亡于党争。
“你也别急着走,正好有事要交代你。”
说着他看了宝音一眼,宝音原本以为他是想让她避开,没想到皇帝却轻轻摇头。
太子也顾不得大阿哥那桩事了,连忙挺直了腰板,监国权力是老大那盖破房子的权力能比的吗?
皇帝缓缓道:“明年开春,朕预备御驾亲征,征讨准噶尔部,留你在京城监国,监国时若是遇见难题你可以去请教太皇太后,至于粮草就交给贵妃来操持。”
太子满头问号,皇帝出征目前还是个秘密,知道的人不多。
“征讨准噶尔部?”
皇帝点头,将准噶尔部目前的情况说了。
“准噶尔部之前趁着三藩之乱强行占领了西藏、新疆、蒙古多地领土,现在又得到了罗刹人背后支持,朕要趁着准噶尔部势未起,提前消灭。”
这么说吧,准噶尔部就相当于以前的蒙古族,也打算走成吉思汗的道路,对于已经入主中原的满人来说无疑是心腹大患。
满人自己就是马上打天下,如何不警惕草原新生的势力?
草原上只遵守一个法则就是强者为尊,不打服了,草原永远不会稳定下来。
太子明白了这次出征是势在必行,唯一疑惑的就是为何将筹集粮草一事交给贵妃,要知道以前都是户部去办的。
一旁的宝音没有开口,她也是头一次知道皇帝的打算。
要她帮着筹集粮草,这是盯上她的粮仓了?
是,没错,她是能调动船只和铁路,快速从南边运粮进京,甚至还能从海外进口,粮食运输方面是要比依赖漕运的户部要好,可不代表她就答应了她将粮食都白白让给他。
太子乖巧听着皇帝的嘱咐,能不能办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了。
承诺皇帝出征时会看好家的太子带着雀跃神色走了,留下的两人陷入僵持。
宝音收拾桌面上的纸张,甩得哗啦啦响。
皇帝回过神来道:“后续粮草户部怕是无法持续供应,需要你多操心。”
“准噶尔部拿下来的土地,可以交给你来经营。”
有宫女送来了热茶,他端起来喝了一口,等人都退下后才道:“粮草我不白拿你,一半用债券资金来偿还,一半用土地来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