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来义诊,去领着你媳妇去看看!”
她舀水喝了一大口,麻利地回屋取了十个大钱塞儿子手里。
“快去,娃我看着呢。”
白初二闻言进屋去,半抱半扛将媳妇给弄了出来。
白嫂子见儿媳实在是不成样子,这样怕是走不到隔壁庄子,将头上的布巾不巴拉道:“你们等着,我去找你二叔将你奶也送去,你们跟车去。”
说着风风火火往外走去。
没多久她又回来了,扶着儿媳往隔壁老二家走。
忙活了一会儿,白嫂子目送驴车离开,这会儿庄子里其他户人家都得到了消息,不管有病没病都往隔壁庄子走。
“来来来,排队,看病的排队,一家人出一个没病的帮着排,生病的到树荫下坐着,不要凑着一起,病情会传染的提前知会一声,都戴上口罩……”
白初二扶着媳妇到树下歇着,他老实走过去排队。
没一会儿有人发了一个木牌子,告诉他多少号,念着了领着病人去看大夫,哪个大夫有空找哪个,不用在这一直站着。
“九十五号,九十五号……”
白初二有些经常,怕自己给忘记了,就一直念着。
等到媳妇苗氏身边立马道:“媳妇,我们是九十五号。我问了,已经看到四十多号了,还有四十个人就轮到咱了。”
“九十五……九十五……”
“哎哟,忘记多少号了。”
不远处有人懊恼叫了一声,似乎是听见了他的声音,有一位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的中年人走过来。
“忘记了多少号?我帮你看看。”
中年人看了眼牌子道:“是七十八号,别急前面还有三十人。”
说完他跟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本书。
“要不要跟我了解一下痘神娘娘?我们这次义诊正是遵从了痘神娘娘的法旨。”
“往后义诊逢一逢五会成为定例。”
中年人顺势说了痘神娘娘人前显圣的事迹,比如发现牛痘,比如收养孤儿,比如创建医学院,再比如组织人下乡免费义诊。
一说起痘神娘娘,京郊这边知道的人不要太多,早年香火极其旺盛,不过近两年随着天花的消失,也只有每年种痘时去祭拜痘神娘娘,祈盼种痘成功。
这会儿一听这义诊是痘神娘娘的法旨,往后还会成为定例,没有人不开心。
“痘神娘娘保佑,保佑我儿子病能快些好起来。”
白初二也跟着祈祷,“痘神娘娘发发慈悲,保佑娘子好起来,我的孩子不能没有娘!”
刹那间,周围祈祷声不断。
中年人跟着垂眸祈祷,那仙气飘飘的样子像极了再世神仙。
“我仙法未成,还在追随痘神娘娘修行?”
“你问痘神娘娘是不是宫里的娘娘?”
中年人叹息一声,“现在是末法时代,娘娘想要修行升天就得借助外力,得有外力才能更好积攒功德。”
“你不知道末法时代,这个可是天机,罢了,你我有缘,我且说说,这事得往远地说起,话说天地未开……”
平日里枯燥的乡村哪里接受过这么多知识洗礼,了解最多的也就是鬼怪狐狸牛郎织女的故事,这还是祖辈传下来的。
什么先天灵气,鸿蒙初辟是听都没听过。
一时间不少人对于痘神娘娘的身份深信不疑,不是真神仙怎么知道那么神仙的来历,他们知道观世音菩萨,知道月老、太上老君,却不知道父神盘古一气化三清。
这些瑰丽设计庞大的故事只说了个开头就令人神魂颠倒,那个世界之初只有先天神灵、巫妖没有人类的时代,根本是他们贫瘠浅薄想象里无法想象出来的。
白初二扶着妻子回了家,他和妻子都是一样,有些魂不守舍。
白嫂子见两人回来,欢喜地端了一碗鸡腿汤放在儿媳面前。
“怎么样?大夫怎么说?”
白初二回过神来道:“大夫说是当初有部分胎盘遗留在体内,导致恶露不断,开了药让尽快排出来,这是药方,免费给了三副药。”
白嫂子大字不识一个,拿着药方道:“我去找李大夫。”
李大夫是隔壁庄子的草头大夫。
白初二连忙叫住了亲娘,“娘,你跟李大夫说一声,那义诊每月逢一逢五都出来,这次是大山庄,下月轮到我们庄子,人家说要是有大夫和接生婆子愿意信奉痘神娘娘,人家愿意传授一些医学知识。”
“您跟李大夫提一下,李大夫不是常说运气不好,没碰上好师父吗?这次不正是好机会?”
说到底李大夫才是自己人,会留在本地,义诊的队伍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走远了,生病了也不能跑百里外去追义诊队伍不是?
李大夫就住在附近,他的医术要是提升,对于周围几个庄子来说都是好事。
白嫂子给了儿子一下,“我又不傻,怎么会不知道?放心,李大夫想不去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