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1 / 2)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御驾渡扬子江, 泊高邮界首镇。

沿途不少房屋被淹没,牲畜尸体浸泡水中,皇帝已经看到第二遍了, 跟来时命人救灾不同,这次他派人去巡视海口。

高邮水排不出去,便是海道淤积, 想要解决此地水患唯有将入海故道疏通,令积水能顺利排入大海中。

因停驻了几日,书杰一行人才顺利赶上。

皇帝在御舟上召见了书杰一行人, 他翻看了供词, 内心十分不悦。

“既然波及了漕运,那就从漕运开始调查。”

在他看来, 什么动了漕运, 京城百姓没饭吃在他看来就是危言耸听。

没有漕运还有海运, 以前他只听过海运运粮极容易覆没, 可现成的例子摆着哪儿, 海运真要是那么不稳,贵妃手里的粮食哪里来的?

书杰等人领命, 正要退下就看到梁九功抱着一堆折子过来, 数目之多令皇帝都不由侧目。

皇帝面露惊讶, 挥手让书杰等人退下, 等翻看是弹劾太子、索额图的奏折后他立马坐不住了。

弹劾太子的奏折理由就一个, 太子绕过内阁私自给顺天府下令。

弹劾索额图是其想公权私用,想调集正黄旗士兵查他庄子被劫掠烧毁一事。

前者正在开展浩浩荡荡的严打,说不定等他回京能看到结果。

后者被办成,免不了被喷了一顿。

皇帝看奏折只了解了细枝末节,太子为何要严惩恶霸, 索额图的庄子为何被烧他全然不知。

“京城的密折可到?”皇帝看向梁九功。

密折有时候晚上两三日都很正常,因为御驾是动的,有时候送早了就得等,有时候晚了一步就得追。

在船上没有陆地方便也很正常。

梁九功忙道:“已经送来了。”

他拿起桌角不起眼的几本折子送到皇帝面前。

皇帝翻出时间最早的一份,看到贵妃去丰泽园不忘叫上太子他满意点头,看到太子对贵妃语气不善两人很快闹矛盾,他满脸无奈。

太子娇生惯养,这宫里唯一不把他当太子看的大概也就是贵妃了。

别说贵妃没把他儿子当太子看,怕是他这个皇帝在她心里都没什么分量,毕竟人想着什么时候跟他一拍两散做她的海上女大王去。

当看到贵妃命人拿下太子身边的人,皇帝顿了一下,也没当一回事。

他跟太皇太后一样看法,太子无端敌视贵妃定然是身边有小人作祟,将人拿下审问也很正常。

唯一不正常的便是不合时宜。

这是太子监国时期,太子身边的人被轻易拿下,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主少可欺。

皇帝脸色冷下来,再看到后面贵妃带着太子私自出宫瞬间破防了。

“她这是要做什么?”

关键是太皇太后竟然没有拦截。

他又翻开了第二本密折,这本写了贵妃和索额图冲突的经过,以及当晚贵妃在京城铺子全被抢砸一空损失惨重。

皇帝脑门上满是问号,这是京城,宵禁还有人敢抢砸商铺还不是一起是多达十几起,这还是他印象里的京城吗?

留守京城的人是干什么吃的?

再看到没两日传出索额图在京郊的几个庄子被抢被烧,他理清了这里面的联系。

扫了一眼密折还有宫里的印记,皇帝翻出来,一看字迹就知道是顾太监所书。

顾太监没多提宫外的事,只说了太子绕过内阁下令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看到自己傻儿子被忽悠傻了,皇帝无言以对。

任谁一上来就说是他的错,他也得跟着对方思路走,最后被绕进死胡同里。

皇帝眯了眯眼睛,觉得自己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得尽快回京,不然自己的傻儿子就得被当作宝音和索额图隔空打架的工具了。

……

乾清宫中,太子正蹲在宝音身边看她将刚发芽的草莓苗种进花盆里。

“这能种活吗?”

谁家种子是夏天种的也不怕热死。

宝音看着凉爽的室内,道:“问题不大。”

“草莓苗二十度左右就能生长,现在种下,等八月放到外面,冬天放进暖房来年就能吃到草莓了。”

太子很怀疑:“这真有你说得那么好吃?”

“你见我何时骗过人?”

自然是没有。

他别别扭扭地承认,她也不是没有优点,之前监国他就是个人形图章,下了一次严打命令,顺天府管辖内的黑恶势力被一扫而空,解说小偷小摸,平日里言语骚扰妇人的街溜子都被抓了起来,民间风气一下子好起来。

不少人在报纸上夸奖,太子从未有过这种成就感。

宝音在一个盆里放了三颗小芽苗,浇水后放在阴凉之处。

“现在还不能晒太阳,过几天冒头了再拿到太阳下晒晒。”

她交代太子身边的小太监,“正午不要拿出来,傍晚和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晒半个时辰。”

小太监忙点头。

“你可真啰唆。”太子不耐烦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