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2 / 2)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算展览会上真有你们需要的设备,以食品厂的现状,你们也买不起吧?”

“……”叶满枝无语道,“那你给我拍电报干嘛?”

总不至于是为了那个双人间吧?

那也太大费周章了。

点的菜上齐,吴峥嵘往两位女同志的碗里夹菜,笑着说:“有些事用一两句话说不清,拿上海工业展当个幌子,即使这次出差没碰到合适的设备,也不至于让你们厂里太失望。”

叶满枝:“……”

确实。

大家都不觉得她这次出差,真的能给厂里弄回设备。

毕竟那工业展上的展品是要花钱的,而且可能价格不菲。

牛恩久不想浪费差旅费,连设备工程师都不舍得派出来。

吴峥嵘又夹了一块酱鸭给她,笑着说:“我之前不是跟你说了么,在华东所的黄副所长家借住了两晚。”

“嗯。”

“他家老三今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去了,就在上海周边的生产队……”

叶满枝关注的点比较偏,好奇地问:“副所长家的孩子都没工作啊?”

滨江那边也在动员知识青年下乡劳动,大部分是找不到工作的青年报名。

“他思想觉悟高,主动要求下乡的。”吴峥嵘将话题扳回来,“他每周末从乡下回来,而我就借住在他的房间里。”

“你俩不会挤一张床了吧?”叶满枝的关注点再次跑偏。

“挤了一晚,这孩子跟我倾吐了半宿的心声。小黄挺有抱负的,就是比较理想主义,下乡生活与他想象的不太一样,他以为自己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带去农村,但现实是他每天都要在地里干农活,侍弄西红柿。”吴峥嵘再次将话题扳正,“你猜他们生产队那些西红柿是卖给谁的?”

“谁啊?”

吴玉琢也望过来,母女俩好奇的神情一模一样。

“他们生产队今年跟义民食品二厂签订了供应西红柿的合同,”吴峥嵘强调,“上个月刚签的,据小黄说,除了他们生产队,还有两个生产队也签了供销合同。”

叶满枝心说,人家孩子跟你吐露了半宿的心声,而你,居然只关注生产队的西红柿?

不过,这个点确实挺值得关注的。

她到第一食品厂当副厂长以后,对国内几家大型食品厂的业务特意了解过。

义民食品二厂的罐头生产规模很大,产品名录里有番茄罐头和番茄沙司,而且有自己的种植基地。

突然跟附近生产队签订西红柿的供销合同,十有八九是因为接到了更多的罐头生产任务,要扩大生产了。

可是,扩大生产可没那么简单。

一下子跟三个生产队签订供销合同,那原料供应量着实增加了不少。

“他们厂里是不是要上新设备了?”

吴峥嵘说:“我让小黄帮忙打听了一下,义民食品二厂准备更换番茄沙司生产线,新生产线的产量更高,老生产线会被处理掉。”

“你觉得我们厂可以买他们的老生产线?”叶满枝问。

“老生产线的价格实惠,对你们厂来说应该挺划算的。”吴峥嵘低声道,“新设备还没上马,现在联系旧设备可能有点早,但这种事都是赶早不赶晚,等人家的新设备正式上马以后,老设备可能早就卖给其他厂了。”

叶满枝若有所思地点头。

事情挺复杂,确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吴大聪明用上海工业展勾引她,言简意赅,效果相同。

没毛病。

叶满枝捧起阳春面的面碗,喝了一大口汤,感叹道:“这可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我们厂为了搞几套设备,头发都快愁秃了,人家义民食品二厂的设备明明还能用,却要鸟枪换炮,上马新设备了!”

吴峥嵘笑:“听说还是从匈牙利进口的。”

“哎,真有钱。”

叶满枝唉声叹气地嘟囔了几句。

隔了一阵,她心里突然一动,求证道:“他们那个进口设备是不是叫番茄沙司双效自动生产线?”

“具体名称不清楚。”

“肯定是了!”叶满枝一拍手说,“匈牙利进口的,还是生产番茄沙司的,必须是这条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可真是大有来历!

与他们厂刚得到的那条日本汽水生产线一样,这条番茄沙司生产线也是由轻工业部分给地方的。

如果义民二厂的生产线,真是轻工业部划拨的,那人家换生产线根本就不用花钱呀!

哎,叶满枝再次嫉妒了。

不过,要是能借着人家换新生产线的机会,低价买入老设备,对他们第一食品厂也算是好事。

吴大博士提供的这个消息,确实值一个双人间。

叶满枝瞅一眼吃得满嘴酱汁的吴玉琢。

可惜呀,有个小尾巴黏在身边,吴博士这番苦心算是白费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