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1 / 2)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满枝最近时常感叹, 小崽太聪明,也挺让人头疼的。

即将五岁的吴玉琢小同志,已经能在没有拼音辅助的情况下, 读懂小人书了,马路上的路牌和招牌, 她也都能看得懂。

所以, 理解电报上面的内容, 对她没有任何难度。

叶满枝想找个借口搪塞她都没可能。

“电报是我爸爸写的吗?”

“嗯, 爸爸发来的。”

“速来,是来上海吗?”吴玉琢警惕地问, “妈妈, 你也要去上海啦?”

“想什么呢, 妈妈还有工作, 哪是说走就能走的!”

叶满枝拉着她回屋,坐到床上继续拆被面, 心里则琢磨着电报上的内容。

吴大博士办事向来靠谱, 特意拍个电报给她, 必然是因为那个工业展确实有价值。

总不至于因为想媳妇了, 就让她千里迢迢跑一趟吧?

吴玉琢趴在床边, 帮妈妈揪被面上的线头, 不太相信地问:“妈妈, 你真不去上海呀?”

“不一定, 要看单位的安排。”

“去上海是不是跟去北京一样,要坐小火车?”

“嗯, 上海比北京还远呢。”叶满枝听出点弦外之音,故意吓唬她,“坐火车可累了, 只能坐着,没有躺的地方,一坐就是三四天,屁股贼疼。”

“我不怕屁股疼,”吴玉琢凑过去商量,“妈妈,你去上海能带我不?”

“带不了,你看哪个大人上班是带着孩子的?”

叶满枝挺想去上海工业展看看,甭管能否遇到合适的罐头生产设备,至少可以去见见世面。

而且上海有好几家大型食品厂,她想去兄弟单位取取经,找找差距。

但是,她自己去出差没什么问题,带着孩子就不行了。

这年头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非常严格,不是你想去哪就能去哪的。

必须有工作证和介绍信!

像吴玉琢这样的小孩,除了跟着父母去外地探亲,基本没有出远门的可能。

他们家在上海没有亲戚,在这种事上骗人,万一被人查出来抓住把柄,那她跟吴峥嵘有八张嘴也说不清。

真要去上海的话,只能由她只身前往,不可能带着孩子。

叶满枝平时好说话,每天下班都去排队给孩子买糖水,但在原则性问题上很少退让。

她拒绝得干脆,吴玉琢自然能听出来,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妈妈不可能带她一起去上海找爸爸了……

吴玉琢躺在床上,抱着梨花生闷气,也不帮她妈揪线头了。

爹妈都去出差以后,她就是没人要的小可怜啦!

叶满枝当然不能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至少要给吴玉琢过完五岁生日。

而且单位那边能否放行还不一定,毕竟食品厂现在确实没啥资金搞罐头设备。

“宝宝,要是妈妈去出差了,你想让太爷爷太奶奶来咱家陪你,还是去他们那边住?”

如今老叶家全员上班,即使是四哥也得去电影院卖瓜子,所以如果她去出差,那吴玉琢的去处只有吴家老宅。

吴玉琢闷闷不乐地说:“去太奶家!”

到时候她就不用上幼儿园了!

她太爷爷可乐意让她在家学习了!

叶满枝放下剪刀,在她毛绒绒的额发上撸了一把,“行啦,别噘嘴了,坐火车一点也不好,时间特别长,坐得屁股疼。你去了太奶家就不用上学了,还有太爷太奶给你买好吃的,多好啊!今年过生日,妈妈再给你买个小蛋糕!”

*

吴峥嵘的一封电报,让他闺女沮丧了一个周末。

即使被妈妈带去大澡堂洗了澡,又吃了一毛五的冰砖雪糕,心情仍然没啥好转。

叶满枝没能将人哄好,去单位上班的时候,也就没跟牛恩久提那上海工业展的事。

她让周如意提前搜集一些有关上海工业展览会的资料。

周如意找了两天,却为难地说:“厂长,我只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外宾去参观的新闻,苏丹共和国的将军,还有肯尼亚的副总理都去参观过上海工业展览会,但是找不到关于这个展览会的单独报道。我联系了工业局的同志,他们只有前年的资料,问咱们要不要。”

“嗯,那就要前年的吧。”叶满枝看了眼手表说,“我今天要下车间,你就不用去了,先去工业局把资料拿回来。”

《鞍钢宪法正在罐头车间推进得如火如荼,除了让工人参加管理,还得让干部下车间参加劳动。

叶满枝每周有固定的一天去车间实打实地劳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