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1 / 2)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舒雯是滨江农机学院的大三学生, 从这学期开始,她每周要抽出两天时间,去红星公社进行生产劳动实习, 主要任务是定点帮扶四个生产队维修农用机械。

生产队的农机工具并不复杂,维修工作对她来说没什么难度。

她所面临的最大难关, 其实在下乡实习的路上。

为了能当天去当天回, 不在生产队过夜, 学生们每次都选择走水路。

从滨江码头登船, 到东源码头下船,全程半小时左右, 方便又快捷。

然而, 杨舒雯晕船症状严重, 每次坐船都头晕恶心, 脸色煞白。

往返红星公社一次,简直能要她半条小命。

“舒雯, 你感觉怎么样?先把这个涂上吧?”赵娟将一小盒清凉油塞进她手里。

杨舒雯晕船的情况, 同学们都知晓。

每次上船都帮她抢占甲板的座位, 吹吹江风, 总好过憋在船舱里。

杨舒雯道了声谢, 在鼻子下面和太阳穴上涂了厚厚一层清凉油, 恹恹地趴在栏杆上不说话。

赵娟对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 提议道:“要不咱们下次坐长途汽车吧?大不了就在生产队留宿一晚。”

长途汽车的速度其实也不慢, 但是中途需要转车,有时一等就是一个多钟头, 时间都浪费在等车上了。

杨舒雯摇摇头。

这一摇不要紧,那股反胃的感觉更强烈了!

同是实习小组成员的李卫国从船舱里钻出来,快步走到两人身边道:“刚才那个验票的同志说, 他们船上卖一种糖水樱桃,对晕船有些效果。杨舒雯,你要不要买点樱桃试一试?”

杨舒雯难受得不想说话,赵娟替她问:“樱桃能治晕船?别是忽悠人的吧?怎么卖啊?”

“我看有个大娘买了,大娘说樱桃酸甜口的,酸味比较重。”李卫国用手比量了一个大小,“这么大一勺,三毛钱,一勺差不多有十几颗樱桃吧。”

“多少?三毛钱才给十几颗樱桃?”赵娟好悬没跳起来,“他们怎么不去抢钱呢?我前几天在菜站门口见到卖樱桃的了,五毛八一斤。一斤最起码要有五六十颗樱桃吧?”

李卫国挠挠头说:“人家用白糖熬了糖水,樱桃还得经过加工,肯定要比鲜樱桃贵嘛。而且这是在渡轮上,东西卖得本就比船下贵一些。”

轮船和火车一样,为了照顾没有商品粮粮票的农村社员,在船上购买吃食时并不需要粮票肉票,但价格要比外面贵一些。

乘客觉得划算就买,不划算就忍着,反正都是自愿的。

赵娟还是认为三毛钱的樱桃贵得离谱,但她瞧一眼脸色煞白的杨舒雯,问:“舒雯,你想试一试嘛?”

杨舒雯没说话,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钱包给她。

只要能缓解这股子难受,三毛钱她也认了。

赵娟留她在甲板上吹风,自己则跟着李卫国一起回了船舱。

卖樱桃的年轻船员就站在入口处,身前摆着一个五升装的木桶,这会儿正为一个好奇打听的大娘解释价格问题。

“大娘,我们这可不是普通的糖水樱桃,”船员拿过一个玻璃瓶罐头,“您看到没?这是滨江第一食品厂生产的糖水樱桃,平时都要放在百货商店里销售的。这一罐连汤带水470克,在商店里要卖一块三毛八!”

“啥罐头呦,咋这么贵呀?”大娘凑近了看那罐头瓶子。

“嗐,罐头是舶来品,以前全都用于出口创汇,价格一直都这么贵啊!樱桃罐头跟苹果、桃子那样的大路货可不一样。这玩意的鲜果也贵呀,一斤苹果才四毛六,一斤樱桃将近六毛呢!”

船员指指身前的木桶,“我们这桶里的糖水樱桃是从第一食品厂进货的,跟玻璃罐头的味道一模一样。你去商店问问,那罐头能开罐散卖不?售货员肯定得翻白眼呀!你要想尝个味儿,就得花一块三毛八买一大罐。但是,在咱船上就不一样了!三毛钱一大勺,既能尝个新鲜,又能缓解晕船的症状。”

赵娟挤进去问:“你们这糖水樱桃真能治晕船吗?”

年轻船员笑道:“个人体质不一样,因人而异吧。哪怕去医院开药吃,也没有哪种药是对所有人都管用的啊!”

他是这条航线上口才最好的船员,就因为他口齿伶俐、会推销,领导才将试卖的这一桶糖水樱桃,放到了他们这班船上。

赵娟问:“一勺有多少樱桃啊?你舀一勺,我看看。”

船员不疑有他,打开木桶盖子,从里面舀了一勺出来。

赵娟仔细数了数,这一勺里总共捞出来16颗樱桃。

她跟船员打商量:“同志,你们这糖水樱桃能少卖点不?我就要5颗樱桃,给你一毛钱行吗?”

他们买这个糖水樱桃,主要是为了缓解晕船。

万一对杨舒雯的晕船没效果,那三毛钱不就白花了吗?

所以,先买一毛钱的试试。

年轻船员露出为难神色,又是跟同事商量,又是找船长报备,再次返回时,一脸无奈道:“行吧,一毛钱,卖你五颗樱桃。今天第一次试卖,主要是先让大家尝尝。”

出发之前,领导已经跟他交代过了。

这一桶糖水樱桃是十斤装的。

只要能保证有十块钱以上的总收入,就算他完成了任务。

赵娟回去取了饭盒,从船员这里买了五颗死贵死贵的樱桃。

盯着饭盒里那小小的五颗樱桃,她不甘心地问:“同志,能给我们打一勺糖水吗?”

船员挺大方,还真舀了一勺糖水给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