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三科目前总共只有四个人了。
赵桂林和何平之前已经被举报过一次了,这回不会梅开二度了吧?
“有个叫王什么的。”
“王勤?”
“对。”
叶满枝放下筷子,好奇道:“王勤因为什么被举报啊?”
“听说是因为从事商贩活动。”黄志强说,“厅里不是刚开过会嘛,为了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给机关干部规定了三项纪律,有一条是不准买卖票证和物资。王勤好像在摊贩市场上倒腾什么东西了。”
叶满枝:“……”
这时机太巧了。
厅里刚开会禁止干部从事商贩活动,王勤就被举报了!
其实机关单位里私下倒腾物资的人不在少数。
城市精简职工以后,很多失业的闲散人员当起了小商小贩。
这种情况下,硬性取缔的阻力很大,所以市里索性搞起了集中管理。
像她四哥似的,办理营业证以后,可以去固定的地点合法摆摊。
不过,摆摊的人多了,不少在职职工和学生也会偷偷参与,倒卖票证和粮食。
机关里从事商贩活动的,绝对不只王勤一个,他这会儿被人举报出来,估计还是跟处长、科长的竞争有关。
黄志强在饭桌上低声说:“你们综合三科的内斗简直白热化了,稍微有点竞争力的全被举报过。何平和王勤这二位,可真是……”
他撇着嘴摇头。
像是已经确定了这两人之间在相互举报,打击报复。
叶满枝安静吃饭没吭声。
她反而觉得举报信不是何平写的。
他那件“买礼品”的事其实经不起推敲,目前最合适的做法就是按兵不动,让事情慢慢冷却,别再刺激其他人针对他。
王勤在这种敏感时期被举报,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肯定是何平。
何主任不至于在这种时候犯糊涂。
叶满枝直觉有人想浑水摸鱼钻空子。
要是综合三科全军覆没了,上级很有可能从其他处室调人过去当科长。
那样的话,很多人都符合条件,包括坐在她对面的黄志强。
黄志强大三就被工业厅调档了,也是副科级干部,在重工业处干了三年,满足任职要求。
叶满枝在机关呆了近一年,吃了几次教训,“小心谨慎”这四个字被她记得牢牢的。
在这种多事之秋,她不想惹事,也不愿意给人当枪使。
所以,即使听说了综合三科的闹剧,她也没跟夏竹筠透露。
她觉得领导一定不想听到这种糟心事。
*
事实证明,夏竹筠确实对这样的闹剧不感兴趣。
即使后来从别处听说了,也只是眉心微蹙转移了话题。
夏竹筠当前的心思都在工作上,她需要尽快找到一个切入点打开局面。
叶满枝拟定的那份基层调研安排,派上了用场。
被夏竹筠调整了几处后,她跟着领导每天调研一两家企业,在外面跑了小半个月。
这天,从缝纫机厂离开,坐进车里后,夏竹筠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叶满枝默默陪在身边不说话。
缝纫机厂的产品刚得过省优称号,而且效益也一直很好,刚才全程接待都挺尽心的。
除了厂长语气骄傲了点,好像没啥不好的。
夏竹筠捏了捏鼻梁,语气疲惫地问:“调研了这么多天,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叶满枝觉得问题不少,但都不是啥大问题,搞企业哪有没问题的。
但是领导既然问了,那她必须得言之有物才行。
叶满枝在心里措辞一番,斟酌着说:“这些企业其实都发展得挺好,与六七年前相比,肯定有大的飞跃。但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56年吧,全市的工厂都在大搞社会主义竞赛,我当时还代表煤炉厂给其他单位下过战书呢。那会儿的社会主义竞赛,轰轰烈烈,大家特别有干劲儿。现在厂内和厂际虽然也有竞赛,但是感觉似乎缺少活力。”
刚刚的缝纫机厂也在跟其他厂进行厂际竞赛,但她觉得更像是走过场。
没有当初那种上下一心,人人献策,朝气蓬勃的活力。
夏竹筠呵呵一笑,“可不是没活力嘛,咱们省内只有三家缝纫机厂,滨江的这家刚得过省优的称号,在本省算是没什么对手了,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今年的技术革新只有三项,而且产量比去年和前年同期都有所降低……”
叶满枝:“……”
她们调研的好几个工厂,今年的产量似乎都有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