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分给儿女以后,他们要如何分配给自己的儿女,那是他们各家的事。
吴院长独断专行了一辈子,分遗产就是按照他的心意分,并不是跟儿孙们商量的。
叶满枝仔细听了吴爷爷的安排。
果然如吴峥嵘所说,主要是分这套房子。
“要是按照以前的老规矩,祖宅应该留给长子继承,但吴家的祖宅不在咱们这一房,这套房子是我年轻时候自个儿置办的,这是我的私产,我想给谁就给谁。老幺在这房子里住了一辈子,又一直待在我们身边照顾,我打算在我们百年之后,把这套房子留给她。”
吴小姑没想到讲了一辈子规矩的亲爹,居然愿意把房子给她,惊愕地瞪大眼睛问:“爸,你糊涂啦?真要把房子给我啊?”
她虽然跟父母住在一起,但她其实有陪嫁的房子。
即使离开老宅,她也有住处。
“对,我跟你妈活着的时候,房子还是我的,等我们走了,这房子就归你住,反正你二哥三哥都不在滨江发展,留房子给他们也是闲置着。”
吴小姑往两个侄子身上扫了一眼。
她主要是怕侄子有意见,这样的私房市价不便宜。
吴峥嵘对此早有准备,很平静地接受了。
但他并没直接表态,这事还得看吴崇山兄弟俩是怎么想的。
大伯只留下这两个儿子,如果这兄弟俩有心思争产,老爷子兴许会有其他安排。
然而,他给吴崇山留了时间,让他自己争取。
吴崇山却把这种沉默,当成了对此安排的不满。
也有样学样地不吭声了。
一楼的大厅里,就这样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叶满枝看看堂哥,又瞅瞅吴峥嵘,不知道这兄弟俩在闹哪样。
尤其是吴峥嵘,他早就知道房子没他的份,那干嘛不表态啊?
吴峥嵘此时正在腹诽,宁跟聪明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他难得好心给吴崇山留了机会,这人居然还想利用他冲锋陷阵。
他往那边轻瞥去一眼,打破沉默说:“我没意见,让小姑一直住着挺好的。”
他在老宅里并没留下多少快乐回忆,即使把房子给了他,他也不想回来住。
吴崇山:“???”
他不是被爷爷一手带大的吗?把这么大的房子给小姑,他就这样轻易同意了?
作为最大受益人,吴小姑心里有点尴尬,她主动问:“爸,你把崇山和我三嫂他们都喊回滨江来,不会只为分一套房子吧?对嵩山、崇山和峥嵘他们,你有没有其他安排啊?”
嵩山是大哥的长子,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了,但她总要替大哥把人安顿好。
吴爷爷观察着众人神色,沉声说:“老大是我悉心培养的儿子,他虽然牺牲了,但他留下的孩子,我还要额外关照。老幺,你出嫁时,我给你陪嫁了一套房子,既然老宅要给你继承了,那陪嫁的房子,你留着也没用,就把那套房子过户给嵩山吧。”
吴小姑完全没有异议,当即便答应了。
正如她爸之前所说,按照老规矩,老宅应该由大哥继承,大哥过世以后,还有他的儿子。
只不过,两个侄子已经在外地扎根工作生活了,让他们回滨江照顾老人显然不可能。
吴崇山沉默地听着爷爷的安排,暂时没吭声。
他这次回滨江来,是代表他们这一房的,他哥的事情已经有着落了,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了。
只听爷爷继续安排:“我们还有一些存款,但这些存款我暂时不会分,等我们百年之后,剩多少,你们就分多少。到时候,由老二、老三、崇山和峥嵘,平均分成四份继承。”
“另外,虽然吴峥嵘这个混账经常气我,但哪个儿孙有出息,我就把最重要的东西给谁,目前看来,整个老吴家,在学术上最有出息的,就是吴峥嵘这个混账了,岫岚的研究领域跟我没有重合,给她也没用。所以,等我百年之后,我书房里的所有东西,包括书籍、学术产出、摆在里面的几幅字画,全归吴峥嵘所有。你们不要眼馋,也不要争抢,书房只有一个,算是我额外给他的。”
其他人:“……”
放心吧,只有你把那些东西当宝贝,没人会跟他争的。
吴爷爷目光环视四周,觉得自己分得很公平,老神在在地问:“对于这个分配方式,你们没有意见吧?没意见的话,咱们就落到纸面上了。”
作为各自家庭的代表,孙汝珍和三婶都表示没有异议。
他们两家都长期在外地生活,有工资、津贴和住房,不指望从老家分的东西过日子。
这边的两个长辈答应得挺爽快,但吴崇山那里却发出了不同声音。
“爷爷,按理说,我们是小辈,您给什么,我们就应该接什么。但这次我大哥没回来,我是代表他出席家庭会议的,有关他的那一份,我总要帮他把把关。我哥常年不回滨江居住,就算拿了小姑的房子,也没什么实际用处。”吴崇山望向吴峥嵘,笑着问,“峥嵘像是要在滨江扎根的,把大哥的房子跟峥嵘的那份换一换怎么样?”
小姑的一套陪嫁房子,市价顶多四五千块。
但老爷子是书香门第出身,又是搞科研的,工资有多高就不说了,光是出版图书的稿酬,就有好几万块钱。
即使由四家平分,每家也至少能分到五千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