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1 / 2)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满枝对名牌大学没什么执念。

只要能考上大学, 无论是重点还是普通学校的毕业生,都由国家分配工作,工资定级也都差不多。

而且时下的中学生之间有两句很流行的话——

“站出来, 任祖国挑选!”

“千条志愿,万条志愿, 党的需要是第一志愿。”

叶满枝真心觉得, 以自己的学习成绩, 祖国能选她就不错了, 她没什么挑拣的余地。

省大之于她,跟清华北大没啥区别, 都是她那点分数高攀不上的。

“你还没考, 怎么就确定自己考不上了?”吴院长恨铁不成钢。

事涉自己的前途命运, 叶满枝还是要跟指导老师说实话的。

“我高中毕业那年, 我们班只有两人考上了大学,一个考了北京政法学院, 一个考了滨江师专, 他俩的学习成绩都比我好。”

“别人是别人, 你是你, ”吴院长问, “他们是什么家庭成分?亲戚里有没有敏感关系, 你清楚吗?”

叶满枝摇摇头, 她对人家的私事当然无从得知了。

“除了分数, 大学录取还要综合考虑你们的成分背景,在这方面你是很有优势的, 一些机密专业也可以尝试填报。”吴院长停顿片刻,又嘀咕一句,“文史类好像也没什么机密专业。”

叶满枝:“……”

吴院长饮了一口茶, 老怀大慰地感叹:“文史类就不如理工农医的选择多,你看峥嵘……”

只提了孙子的名字,他就及时住了嘴。

吴峥嵘投笔从戎参军入伍,一直是吴院长的心结,这两年,每见那混账一次,他就要心梗一次。

不过,最近吴峥嵘去军事学院进修了,虽然学位和专业都是保密的,但吴院长已经猜出了大概。

前阵子有个老朋友说,在滨江二机厂见到了吴峥嵘,似乎是跟着苏联专家潘诺夫一起去的。

潘诺夫是列宁格勒工学院的教授,数学计算仪器与装置方面的专家,吴院长前年与对方接触过一次,后来听说他好像被请去滨江军事学院当了什么顾问。

结合吴峥嵘去军事学院进修的消息,吴院长怀疑孙子可能被部队选去研究计算机了!

这个猜测让他暗自高兴了好几天,连小孙子屹峰报名参军入伍的消息,都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孙子要是不去参军,未必能接触到这样的机密专业。

吴院长只能默默感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

瞅一眼还在眼巴巴等着自己帮忙的孙媳妇,吴院长觉得这个志愿还是要仔细斟酌,科学填报的。

他背着手说:“你是调干生就不要总跟应届生比较了,学校对调干生的录取有其他标准,有过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的学生,一般会优先录取。你在街道主要负责什么工作来着?”

“街道工作挺杂的,我也听过有工作经历会优先录取的传闻,所以想报政治或经济类的专业。”

今年光明派出所的小民警刘贺也要参加高考。

他报的就全是政法类的院校。

吴院长拿起她的志愿表,指点道:“重点大学的十个志愿,你全报省大的专业,文学、外语、新闻、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你都写上,总有一个能录取你。”

志愿表总共两张。

一张是填报重点大学的,一张是填报普通大学的。

其他人还要在省内省外,教育部和地方院校之间挑挑选选。

但叶满枝只想报本省的大学,而本省只有省大一所重点大学。

所以,她可以把省大的所有文史类专业全报一遍。

听到这里,吴小姑插话说:“小叶,别听你爷爷瞎指挥,他根本就不懂填报志愿的事。他说的那几个专业,都算是省大的热门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都不低,你要是对自己的成绩没把握就不要报。”

考生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学校也不会对外公布录取分数线。

所以,哪个专业是热门专业,哪个院系的录取分数线很高,考生不得而知。

叶满枝也因此对院校和专业无从下手。

她听吴小姑科普了一肚子的报考经,而后按照爷爷说的,在第一张重点大学的志愿表上,全填了省大的专业。

不过,太热门的文学、历史、外语、哲学,她都避开了。

斟酌着在政治、经济和新闻方面填报了八个志愿,最后还剩两个空项,叶满枝又写了刚成立没多久的“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和“工业经济系”。

这些专业是学什么的,毕业以后能被分去哪里,她一概不知,反正她在单位从事过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相关工作,报考这些专业,会在录取时占有一定优势。

她的宗旨就是先考进去,其他的以后再说。

与那张重点大学的志愿表相比,普通大学的志愿她就填得很放肆了。

吴爷爷总给她一种,随便考,大家都能考上的错觉。

所以,除了省商学院、滨江财经学院、青年政治学院,她还想大胆地报考一个音乐学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