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1 / 2)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叶满枝看来, 人代会神圣又神秘。

穆主任作为人民代表去区里开会的排场,她是见过的。

穿着干部服,胸前别着代表证, 笔记本里记录着群众意见,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使命感。

特别气派!

要是有机会当人民代表, 反映群众心声, 叶满枝当然想为自己争取机会啦!

听说还会选居民代表、工人代表, 她甚至贪心地想让爹妈也去参加选举, 一起光荣光荣。

然而,等她坐进会议室, 听清领导的讲话内容后, 她就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纯属白日作梦了。

按照她的理解, 选人民代表与选居委会主任, 流程应该差不多。

谁想当代表谁就报名参加选举,然后经过选民投票, 得票数最高的就是代表了。

可是, 她认真听了一下台上领导的讲话, 人家的原话是——

“代表候选人提名, 应采取领导提名, 经过广泛酝酿、结合群众意见, 有了初步名单后, 交给区选举委员会深入了解, 然后决定为候选人。”

她盯着笔记本上的两行字,琢磨了好半晌, 而后用钢笔将“领导提名”这四个字圈了起来。

搁在工厂里,这事就是厂长提名,放在他们街道办, 那就是张勤简提名啊!

难怪张勤简不急着来区里开会呢!

人家这是心里有数呀,初步名单要由他来提名!

不过,他想在这种事上搞一言堂也不太可能。

一方面,这个提名还得“经过广泛酝酿、结合群众意见”,另一方面,“区选举委员会还要深入了解”。

叶满枝觉得,区里的深入了解才比较关键。

正阳区这次的代表名额总共有202人,光明街被分到了15个代表名额。

虽然有15个名额,但并不是把名单提上去就一定全被选中的。

今天的会议上,大家已经根据区里的实际情况,讨论出了这次普选,各阶层各方面的分配比例。

比如,民主党派要有10人,人民团体4人,机关代表22人,工人代表46人,工商界11人,居民代表64人,此外还有教育界、农民、文艺工作者、宗教、少数民族、妇女代表……

叶满枝细数了一下,总共有十六项。

光明街分到的15个名额,可以直接提名15个工人,或是5个工人10个居民代表,抑或其他排列组合,反正要如何提名,由光明街内部决定。

但是如果光明街提名的代表,履历不够丰富,个人事迹不够亮眼,很可能被其他街道的代表挤出名单。

她觉得街道领导在提名的时候,还是要懂点排兵布阵的,把本街道的最强阵容推荐出去,才可能拿到全部的代表名额。

叶满枝在区里待了大半天,赶在下班前,将开会精神带回了街道办。

张勤简早就组织过人民代表的选举活动,对此也算驾轻就熟。

看过叶满枝记录的名额分配比例后,直接拍板说:“明天组织一次全街主任联席会议,让居委会主任副主任都来参加,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人民代表的人选。”

听了他的安排,叶满枝心里还挺惭愧的,之前是她小人之心了,还以为张勤简要搞一言堂,没想到人家决定召集基干一起讨论人选。

她正在心里感叹自己格局小了,又听张勤简说:“上次组织普选的时候,我跟穆区长提了四次初选名单,折腾了一个多月才通过,咱们这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争取一遍过吧。”

叶满枝:“……”

原来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第二天的主任联席会议,借用了反帝小学的一间大教室。

张勤简站在讲台后面,严肃得像个教导主任。

“选举工作很快就要全面铺开了,基层选举工作是市、省人民代表大会,以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工作的基础。咱们基层单位一定要对普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

巴拉巴拉讲了一刻钟的开场白,强调普选的重要性。

又用五分钟讲了讲联合提名等额选举的意义。

叶满枝的笔尖在本子上瞎划拉,直到听见他让各居委会主任进行提名,才终于打起了精神。

“张主任,我先说几句啊!”第四居委会的郭主任先开腔了,“咱们光明街的情况比较特殊,因着街上的工厂多,合作社多,所以工人和社员比较多。人家在单位里表现咋样,咱都不清楚,所以我觉得工人代表和手工业代表的提名,最好能征求人家单位领导的意见。”

“我支持老郭的观点!而且咱街上的工人比别处多,占总人口的40%,在提名的比例上不应该按照区里的23%来提名,至少应该给工人5个名额才比较合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