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 凯旋回京便拆台(1 / 2)木兰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吕禄请求镇守河套, 其余友人都不知道。

吕台也不知道。

当得知此事时,尘埃已经落定。

友人都知道吕禄是个怕寂寞的“傻孩子”。因为怕寂寞,因为想要朋友,吕禄连父亲的命令都不听, 连家人都“背弃”了。

这么傻的人, 如果不是恰巧想要交的朋友是刘盈, 很讲兄弟义气, 又本事够大, 地位够高, 护得住吕禄, 可能吕禄被卖了都要帮人数钱。

如今的吕禄经历了家中巨变, 又在战场上磨砺了许久,已经不复以前天真痴傻。

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也能当一位合格的大汉官吏,机警和圆滑都不缺。

可吕禄骨子里还是那个怕寂寞的人。

他几乎每日都要约友人聚会, 每隔几日就要择一家友人蹭床。

可能他是太不喜欢家里的气氛了吧。

吕台最照顾吕禄。

吕禄这个傻孩子当初是偷偷跟在他的身后上战场, 吕台一直认为自己有责任照顾吕禄。

亲生兄弟吕产离得远,又早熟, 吕台对吕禄, 恐怕比对亲弟弟吕产的责任感还强。

他得知吕禄要独自镇守河套,要在人生地不熟, 没有任何一个友人陪伴的偏远边疆生活,情绪十分激动。

刘盈让吕台去劝吕禄, 若吕禄能被他劝动, 自己就把吕禄带回京城。

其余友人也纷纷劝说吕禄,刘肥还跑去和吕禄抵足而眠。

他们不是不相信吕禄能守好河套,只是以吕禄怕寂寞的性格, 在河套也太苦了。

吕台甚至希望自己来镇守河套。

他是刘盈最年长的表兄,镇守边疆最为合适。

吕禄却道:“我想多做点事,不然这个侯位拿得不心安。”

他笑了笑,道:“怎么能犯了错,还得侯?姑父和盈儿不在意,我在意。我再厌恶父亲,我也是父亲的儿子,父亲的儿子中唯一得侯位的人。”

刘肥道:“你这样说,盈儿会生气。”

吕禄点头:“我知道。盈儿说,我镇守河套,在河套养马的唯一原因,只是我渴望立下功业,渴望成为彻侯。”

刘肥阻止吕禄的继续劝说,道:“这就对了。你想立功,我就支持你。”

吕禄又笑了,道:“盈儿也是如此说的。”

刘肥道:“你是我和盈儿的好兄弟,你有野心,想要立下大功业,理所当然。其中受的苦,是为了功业必须付出的努力。好好干。”

吕禄重重点头:“嗯。”

吕台深深叹了一口气,只能道:“好好干,多来信。”

吕禄再次重重点头:“嗯。”

刘肥和吕台都站在了吕禄这边,其余友人便不能劝了。

他们都让吕禄多来信,自己也会给吕禄勤写信。

“若受不了寂寞,就滚回来。”

“我才不会!”

友人离别的时候是笑着的。他们嬉笑打闹,并无伤悲。

所有人都还年轻。

他们也可能和吕禄一样离开京城,去各地建立功业。

这群勋二代早早跟随刘盈,甚至比父辈更早地立功——刘盈带着他们夺丰邑的时候,刘皇帝还在当山贼,萧何和曹参都还是秦吏呢。

因过早立功,他们都很自信,都很有野心。

无论是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还是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都太无趣了。他们还年轻,定是要在史书中单独列传,才配得上他们的本事。

刘盈天天和他们说史书,说那根本还没有出现的纪传体的史书小故事。他们便开始向往。

谁不想青史留名?

吕禄听友人们畅想未来的话,心中竟也不苦了。

他似乎真的和友人们一样,只是为了立功,为了青史留名,才留在这孤苦的河套平原养马。

而他确实无论选择留在河套平原的起因是什么,结果都和只是寻求立功的友人们一样。

哪怕千百年后,他们墓葬中的骨头都化作了泥土,大家也能一起在史书中再相会。

永不孤单。

吕禄高举着双手与友人告别,笑容灿烂。

……

大汉的战神太子再次立下神奇的大功劳,凯旋之时,夹道欢呼的黎民比肩接踵,甚至连低矮的屋顶上都爬满了人。

刘盈骑在灰兔上和两边的人挥手致意,吐槽给他造势的阿父阿母:“屋顶怎么都有人?阿父阿母不怕有人刺杀我?”

刘肥瞬间担忧:“对啊!”

“对什么啊。”也被迫回来参加凯旋典礼,在快到栎阳的时候与两位弟弟会合的韩信没好气道,“屋顶上很明显是保护你们的侍卫。”

刘盈和刘肥这才认真打量屋顶上的人。

激动的神情很真挚,欢呼的声音很洪亮。

呃,阿兄是怎么发现他们是侍卫?

刘盈狐疑地看向韩信。

韩信道:“大部分人都被我操练过。”

刘肥明悟:“原来如此。”

刘盈更狐疑了。阿兄练过的兵无数,怎么会记得几张平平无奇的脸?

韩信补充:“有几个人蠢得我印象深刻。”

刘盈不怀疑韩信的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