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不知道是第几次拿出了皇帝小印, 蒙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盈乱来。
他终于尝到了章邯的痛苦。
“往好处想,至少盈儿没有大摇大摆地走入你的房间,拿走你的虎符,夺走你的兵权。”韩信安慰, “他就是这样对我。”
李由揉着手腕的乌青, 替已经不想说话的蒙恬道:“太子这样对别人, 我会同情。淮阴侯, 如果他这样对你, 一定是你和他合谋。”
韩信睁眼说瞎话:“你这是诽谤。”
刘肥坚持站在大兄这边:“对!本王可以作证!”
还本王呢!李由自刘盈等人到来后, 每天至少翻一次白眼。刘肥这时候倒是想起自己是齐王了, 那你这个齐王怎么不在齐国?
“好了, 别闹了。”刘盈打圆场。
连被刘盈说服,事后被蒙恬骂了一顿, 察觉自己脑抽了的王元都隐晦地瞪了刘盈一眼。
是谁在闹啊!
“我都说了,阿父会为我凑马, 你们真当阿父猜不到我想做什么?”刘盈卖了至少现在还对他的计划一无所知的心累老父亲, “就算猜不到,等阿兄给我把兵选好, 我开始训练的时候, 自会给阿父写信,不用你们告状。”
刘盈说要自己选, 韩信见拦不住,便把选人和训练的事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他担心刘盈不会选不会练, 若拦不住刘盈冒险, 刘盈会遇到危险。
刘盈现在的亲卫队,包括那群小将,都是韩信在帮着练。
即使韩信曾经手把手教刘盈练兵并思考如何全军覆没, 自己在时,韩信还是自傲在练兵上,只能自己来。
阿兄这么体贴,刘盈当然是笑纳。
听到刘盈会主动向刘邦坦白,只是迟一会儿,几人松了口气。
反正离冒顿南下还有几个月,只要皇帝想阻止,肯定能亲自来北疆逮刘盈。
韩信花了一旬时间,给刘盈选好了人。
他没有只选五百,而是选了五千。经过练兵,最后末位淘汰到只剩五百。
这五千人中,有大半是边郡豪强子弟。
他们不属于戍卒,但听闻太子选人,立刻自带干粮武器马匹来投奔。
就算选不中,他们也自愿参军,等打完冒顿再回去。
大汉的兵制是韩信定的,目前有两种兵,一种是“义务兵”,即服兵役的戍卒;一种是“志愿兵”,即自愿投军的良家子。
大汉目前唯一一条清晰的上升途径与大秦一样,都是军功。良家子从军立功封爵,是边郡豪强成为朝廷显贵最可行的路。
原本历史中,边郡豪强会在大汉强盛之后,即文景帝时才大规模参军。刘盈在边郡住了这么长的时间,又给出了这么好的条件,边郡豪强子弟踊跃参军的时间便提前了。
良家子参军,普通戍卒难以与他们比。
韩信左挑挑又拣拣,还能给刘盈凑五千人,可见兵源有多优质。
不过这群人的身体素质虽然强,服从度却很低。
都是豪强子弟了,让他们听命令真是太难了。
但韩信是什么人?在战场上,他就是没有感情不讲人情的兵仙,纯粹的打仗练兵人工智能。连当朝皇帝都能被他丢去当最危险的先锋,一群边郡地头蛇的熊孩子,还能让韩信吃瘪?
不听命令的人被鞭笞一顿后直接丢出军营,带来的武器粮食马匹都没收,只给回家的口粮,他们只能两条腿走回家。
这就罢了,韩信还会派人去他们家敲门训斥,说他们家的孩子不听军令,教养不好,让他们的父母反省。
淮阴侯又练出了一支雄兵,又得罪了一群人。
但韩信无所谓。这天底下,除了老让他头疼的弟弟,他怕过谁?
就连萧何,他都敢软饭硬吃!
软饭硬吃是刘盈在笑话刘邦欺负萧何时,蛐蛐刘邦的话。韩信认为这话很有意思,自己拿了。
韩信练兵的时候,蒙恬又揪着王元去学。
蒙家后辈中没见到出挑的人才,蒙恬便让他们在京城听蒙毅的话,不让他们沾手兵权。
六国人对秦国的仇恨还未淡去,若没有几分本事,还是别在朝堂掌权。
灌婴、周勃等人,可是连陈平都要排挤,甚至编排陈平偷嫂子的谗言。
看看陈平那张脸,看看陈平他兄长恨不得把家底全掏给陈平的溺爱模样,这谗言编得也太不上心。
秦国旧臣在大汉为官,自己底子不硬,很容易被谗言击倒,招来杀身之祸。
但老秦人是一定要在大汉站稳脚跟的,兵权是一定要拿的,必须要有人能和章邯守望相助。王元虽不算名将,但王翦老将军他家的教育是真的强,就算不是名将,也是良将。
再加上王元情商高,会说话,蒙恬相信王元能得到皇帝和太子的重用。
他眼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