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的吕氏族人只是旁支。
就算吕释之也不是真的愚蠢。
刘盈自彭城归来, 除了给吕泽写信,没有和吕家任何人联系过。
在刘盈回到栎阳,他们终于有机会拜见刘盈,全被宫人挡了回来, 丝毫不给他们脸面。
这种情况下, 他们除了不断试图入宫, 不会做任何节外生枝的事。
但吕氏族人不会这样。
吕氏早就没落, 没落之前也不是什么特别有本事的世卿家族。他们的族人, 不仅没有一丁点的远见, 连现实也看不清楚。
如原本历史中, 吕后当政, 这群人拼命给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吕氏家族拉仇恨,完全没想过吕后死之后他们会不会被清算。
他们不止奢侈, 还跋扈。功臣宗室,他们都能轻辱。
在这个时空中, 吕氏族人不知道吕家外戚已经得罪刘盈。
不说刘邦冷处理吕释之抛下自己一家和其余沛丰汉将家眷偷跑之事, 只强调楚将破城,俘虏吕雉, 刘盈以身换母的孝顺之举, 就是他们知道了,也不会把其当一回事。
刘邦既然之前没有处置吕释之, 现在吕泽不仅封侯,还跟随刘邦身边为大将。吕后居然能处理政务, 刘盈这个太子之位也很安稳, 那吕家就是没事。
特别听了刘盈可以随意调动兵权,权力极大的传闻后,这群吕氏族人就更嚣张跋扈。
刘盈这汉太子如今在世俗的全称, 是“吕太子”,那就是他们吕氏一族的太子啊。
一位权势极大、声望极高的“吕太子”,比什么当权的皇后可厉害多了。
皇后可能被废,吕太子将来是要给吕氏一族当皇帝的。
就算吕氏族人中有较为清醒理智的人,他们虽会自我约束,但也不会认为其余吕氏现在的猖狂会有什么报应。
母族是太子最大的倚仗和助力。
吕太子手中所有权力皆由汉帝赐予,那么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汉帝眼皮子底下。
吕太子若想做点不想让汉帝知道的事,只有母族和妻族会帮他。
萧何那人油滑,肯定不会做脏手的事。吕太子能用之人,只有母族。
吕太公本也是如此想。
他一边让吕媪和吕嬃继续进宫,向吕雉阐明有一个母族为其做事的好处,一边叮嘱吕释之现在老实些,等吕雉给他安排事做。
“只要你对她够忠心,能为她做事,无论是感情还是利益,她都会继续重用你。”
吕太公在心里道,就算刘盈不喜母族,也只会在当皇帝后动手。
在那之前,只要吕氏族人对刘盈足够有用,他顶多冷落吕释之,吕家的荣华富贵也不会少。
毕竟刘盈对吕泽很亲近,对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也十分好。
刘盈当政,顶多让吕释之把爵位传给吕禄而已,不会太折腾吕氏,小事。
只是苦了自己的幼子的心。
吕太公和吕释之现在倒是聪明,可他们管不了其他吕氏族人怎么想。
再者,这个世道,豪强欺压庶民、底层官吏才是传统。现在的吕氏族人再嚣张,也就是打几个平民,抢一点田地,侮辱一下其他勋贵前来说理的家丁,不涉及朝堂争斗。
他们的跋扈不会影响整个大汉帝国的运行,也没本事影响。
谁家勋贵的亲戚不跋扈?我们是吕太子的母族,那不是更应该跋扈?
古往今来,外戚都是这样,或者说,一些仗势欺人的亲戚都是这样。
吕雉曾动摇过。
她不是对吕释之心软,只是想着能不能给刘盈更多的助力。
吕家总不能老给儿子拖后腿,若能帮儿子做点事也好。
儿子也要有只属于自己的势力。
吕雉的想法是极其正确的。一个合格的当权者,肯定不会将自己的权势都寄托在别人的宠爱上,自己一点后路都不留。
不过吕雉很快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她看到刘盈随手处理了她不敢拿主意,准备呈给刘邦的北疆兵团的事。
吕雉吓了一跳,忙写信去向刘邦告罪。
刘邦回信,你好烦,管那孽子干什么,他心里有数。
吕雉:???
刘盈擅自处理军政大事,甚至不告知你,我告知你,你还说我烦?!
刘邦一封信还不够,又补了一封,抱怨刘盈惫懒。监国太子就该什么都自己决定,给他写信干什么?他在战场上,不知道朝堂情况,能给什么建议?不就只能说“好好好”?
吕雉本来就够生气了,刘盈还嘲笑她:“阿母居然想告我的状,阿父是站在我这边的,嘎嘎嘎嘎!”
吕雉把学鸭子叫的刘盈的嘴巴捏成了鸭子嘴,再不干涉刘盈那些僭越行为,也不再思考要不要让吕家洗心革面为刘盈发光发热。
吕雉处理了这么久的政务,眼界已经开阔了不少。
她在给萧谨读书,教导萧谨如何成为皇后时,也从历史中看到了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