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总有将领不服,需要一个“意见领袖”来带领他们。
曹参无论资历还是功劳,军功都属功臣前列。让曹参来带领那群自以为委屈的人,正为合适。
“其实信儿更适合这个角色,只是信儿啊,唉。”刘邦捏了捏眉间,“我担心他去带领那群人,那群人真的误以为信儿会带着他们谋反,我就不得不杀功臣了。”
曹参恭敬的神情没绷住,戏谑道:“那不是更好吗?信儿可以把所有怀有不臣之心的人带沟里去。”
暂代内侍的陈平安静地听了许久,此时才叹息:“韩信很听太子的话,陛下应该担心太子弄出的事太大,让陛下疲惫。”
正在诽谤韩信的刘邦和曹参两人,脸上戏谑的笑容同时一僵。
刘邦干咳一声,道:“曹参,还是拜托你了。”
曹参神情重归严肃:“是,陛下!”
给盈儿一窝反臣,盈儿就敢借口列土分疆和大汉对峙,拉着这群反臣去打赵佗!
现在天下百废待兴,萧何已经写好了裁军名单,盈儿敢主动重兴兵事,萧何绝对会称病。
曹参很有自知之明。萧何称病,刘邦就会让他代替萧何,他恐怕连喝酒的时间都没有了。
曹参离开后,陈平道:“陛下,诸侯如何对待?”
刘邦沉默良久,道:“待他们知道我在封国中置郡县,该反的都会反,不用多做事。”
陈平开玩笑道:“那为何陛下还提议让太子早早继位?”
刘邦失笑:“我知道,他也知道,所以那惫懒孩童绝对不肯继位。”
陈平轻轻摇头:“盈儿纯孝,他不想继位,但一定会主动请命,代替陛下亲征。”
刘邦又沉默良久,又失笑道:“想也别想,他阿父我才是皇帝,稚童乖乖待在后方,给他阿父提供粮草。”
陈平见刘邦心中有数,便不再多说了。
刘盈视他为心腹,早早就在他面前说过诸侯若反,这次总该轮到已经长大的他御驾亲征了。
“那时我定点你随驾!把军功分给你!”
面对如此慷慨的刘盈,陈平感激涕零,转头就把话递给了刘邦和吕雉。
吕雉给刘盈安排了比她宫里还多的仆从,让他们盯紧了刘盈。
刘盈吩咐的事,他们都要照做,但做完之后,一定要及时告诉她和刘邦。
因称帝的时间较为宽裕,刘邦没有在半路上登基。
都城没建好,他也在渭河之南搭建了台子,让叔孙通、毛亨、浮丘伯、张苍、郦食其等人合力制定礼仪,隆重登基。
吕雉没有被抓,宫务等事早就移交吕雉。刘邦、刘盈和吕雉等人的冠服,吕雉也早就带人做好。
刘邦向来喜欢刘盈口中的“虚荣事”。刚起事时,其他起义军首领都是搭个草台放几颗脑袋,他却用了诸侯伐无道的祭祀之礼。
此次登基,他自然也是把能做的都做了,尽全力使登基仪式完备。
祭天,祭地,祭先祖。刘邦所处的沛丰曾属于魏国、楚国、秦国三个地方,他便把这三个国家的先祖都祭祀了。
从北疆暂时回关中参加刘邦登基的蒙恬一脸欣慰。
仍旧定都秦国古都,仍旧祭祀秦国先祖,大汉和大秦又有什么区别?
蒙毅心里却不是很开心。
刘邦宣布继续安排人给秦始皇守墓,但守墓规格比陈胜低。
蒙恬安慰蒙毅:“陈胜可是敲响大秦丧钟的人,守墓规格高一点也正常。”
蒙毅:“???”
他怀疑兄长对先帝心中有怨恨!对先帝不够忠诚!
蒙恬笑着摇头:“你跟在先帝身边许久,怎么对先帝还不了解?先帝若得知此事,也会敬佩陈胜。”
蒙毅不信。
陈胜反秦,先帝不砍了他全族全乡,还敬佩?!
蒙恬不去说服年纪一大把还气鼓鼓的弟弟。
砍肯定是想砍,但敬佩也一定会敬佩。先帝不是那样狭隘的人。
先帝……曾经不是那样狭隘的,只用秦人的帝王。他任用贤才无论国别,无论出身,无论是守城的小吏还是他国的学者,先帝认为他们有才华,都会恭敬地对待他们,也都会从谏如流。
什么时候,先帝改变了?
还是说,不是先帝变了,是他们这群秦臣变了。
蒙恬不知道,也懒得想了。
大秦都亡了,现在是大汉。
复杂的登基仪式结束,刘邦侧着头,看着身边终于肯束发的儿子。
刘盈性子太皮,费鞋,费衣裳。虽然刘邦当汉王之后,刘盈身上的衣裳都是好料子,但都是便于行动的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