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分封一月天下反(1 / 2)木兰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邦到汉中后, 终于得到了好消息。

韩信已经把成都平原拿下。蜀地没有受太多战乱影响,能提供很多粮草。

萧何见了刘邦后,就要带人去修整成都平原向汉中、关中运粮的驿道、水道,忙得脚不沾地。

韩信本想跑, 被萧何强迫留下来, 负责关中的粮仓建设。

刘盈暗自发笑。阿兄兜兜转转, 还是当了大汉的治粟都尉。

原本历史中, 韩信得夏侯婴推荐, 就被汉高祖拜为治粟都尉。

夏侯婴很得汉高祖信任, 所以汉高祖给韩信的官职可不是什么小官。

治粟都尉掌管汉地所有粮食征集、手工业生产。汉武帝时, 有个治粟都尉叫桑弘羊, 汉武帝敛财全靠他。

汉高祖用人突出一个随心所欲,这种官职都能给一个不认识的人。

但比起他根本没发现韩信的本事, 萧何一推荐,他就把韩信拜为大将军, 这倒是小事了。

汉高祖如此“乱来”, 却总能“刚好”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也算一件奇事。

等韩信当了治粟都尉后, 刘盈才知道为何史书会评价, “上未之奇也”。

韩信当这个治粟都尉吧,不能说干得不行, 就是缺乏热情。

你说他没好好干吧,他能把任务都卡着线完成;你说他干得好吧, 他多一分精力都不愿意花。

刘盈觉得阿兄现在这工作态度, 后世网络上那些所谓的“后整顿职场躺平攻略”的簇拥者,一定很有共同语言。

反正就是突出一个“混”字,“上未见奇也”。

原本历史中的汉王没在治粟都尉这职位上发现韩信的本事, 这个世界的汉王则是一看就知道,韩信那小子又在偷懒。

韩信自己带兵筹集军粮的时候手段百出,当个治粟都尉就平平无奇了?你演乃公呢!

刘邦把韩信抓来劈头劈脸一顿骂,唾沫星子喷了韩信满脸:“不好好干活,之后带兵没你的份!你跟着萧何管一辈子军粮吧!”

韩信气得想挂印离家出走。

如果不是有两个弟弟拖后腿,他才不受义父这个气!

“你就听他吓唬吧,等该出兵的时候,他不可能不带着你。”刘盈趴在韩信背后悄悄道,“他就我们三个儿子,不让我们带兵,还能让谁带兵?”

韩信冷哼:“我知道。”

他知道,才说挂印离家出走,反正义父又不会真的惩罚他。

刘肥拍着胸脯道:“阿兄,你不耐烦做琐事,我来帮你!别和阿父置气。阿父是父亲,为人子者,怎么能和父亲置气?”

刘盈也攀着韩信的脖子,挂在韩信背上左右摇晃:“我也来帮你。”

韩信拍了拍快勒死自己的刘盈的手:“不就是治粟都尉?认真干就认真干,让义父挑不出错就是了。”

被弟弟安慰后,韩信勉强提起了一点干劲。

刘肥也有很重的工作,刘盈要读书习武。韩信不忍心让弟弟们受累,身为长兄,只能自己忍耐了。

振作后的韩信的工作状态,给原本历史中的汉高祖看到,也会勉强给一个“奇也”的评价。

刘邦对曹参骂韩信:“我就说那竖子不骂不听话。”

他顿了顿,又道:“我三个竖子都是不骂不听话!”

曹参哈哈大笑。

刘邦入汉中时,虽然老部将都跟着,但入秦时新收的将领跑了不少。

雍齿、夏侯婴、奚涓、周勃等人都嘲笑那些人没有眼光,很快就会后悔。

老部将没有因此对刘邦离心,但队伍还是需要重建。如何在恢复蜀地和汉中经济生产的同时征粮征兵,是摆在汉国众人面前的大难事。

当田荣在三齐叛乱的消息传来时,汉国众人行事更加紧迫。

项羽将原本的齐国拆为济北、胶东和齐三个国家,将原本的齐王田巿降为胶东王,齐国宗室田安封为济北王,跟随自己的齐将田都立为齐王,所以称齐地为“三齐”。

当陈胜吴广起义后,田荣、田横兄弟二人,与堂兄田儋打着齐国宗室的旗号复齐,田儋自立为齐王。

三人只是齐国田氏宗族,并非王族。所以在起兵之初,就与齐国王族发生了矛盾。

原本历史中,齐王田儋和魏王咎联手攻打章邯,被章邯大败,田儋战死,魏王咎自焚。

这个世界,刘邦横插一杠,刘盈单驴擒李由,韩信把章邯调得团团转,彭越救下魏王咎。齐王田儋却仍旧在章邯围城打援的时候战死了。

因章邯没空追击齐国残余势力,田荣迅速收拢齐国军队,立堂兄田儋之子田巿为齐王,自己和田横总揽齐国权力。

但齐国的老臣站了出来,说田儋自立的时候他们没有来得及反应,所以田儋当齐王,他们忍了。既然田儋已死,新的齐王自然要让曾经的齐王室继续当。

于是他们在项梁的支持下,立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王。

齐王建就是那个母亲君王后在的时候,全靠君王后治国;君王后死后,秦国打来还没准备好军队的妈宝王。秦始皇对其深深鄙夷,把齐王建流放共地,活活饿死。

齐人痛恨齐王建的昏庸,在齐王建死后传歌谣,“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那是松树还是柏树?齐王建被迁往共地饿死,还不是他轻信谗言的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