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拍板道:“就按之前说好的来,看看还剩下多少钱,咱们几个平分。”
总结余15860元。
周浩然、东方朗,王文瑞、李洋、郭志远、田悦然、陈子璇这七个人来分。平均每人2265.7元。
不过,这只是名义上的。
因为参与卖书的同学,一共有三十多个。
在场七人,只是核心团队。
他们拿到钱后,还要给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去分。
分完钱。
去吃饭。
其乐融融。
周浩然接着说:“这次卖完书后,我还有个卖书的项目,这会面向全市的高中。我会把盛伟承的错题本复印下,他是高考状元嘛……”
“带我一个!”
王文瑞第一个举手。
“还有我!”
“我也去!”
“我!”
都没用周浩然号召,在场的小伙伴们,就都积极参加。
周浩然笑道:“想参加都行,不过其他人就不带了,我们这次是b2b的生意,用不着太多人。”
“b2b?”
大家都听不太懂。
这就轮到东方朗来显摆了,给大家解释了一通。
王文瑞听后,就担心起来,“把盛伟承的错题本复印了,然后去卖复印品?”
“对。”
“这不太行吧?”
“怎么不行?”
周浩然想听听大班长有什么高见。
王文瑞道:“既然是复印的,咱们能复印,别人也能复印啊。到时候,一所学校只买一本。买回去后,他们大批量的复印就行了。”
“果然是大班长,有见识!”周浩然竖起一根大拇指,“还有别的担心吗?”
王文瑞试探着说:“复印店怎么选?我家的工厂有复印机,要不我拿去复印?”
周浩然笑道:“不用,我联系了出版社。”
“啊?”
王文瑞大吃一惊。
其他人也都纷纷错愕。
联系了出版社?
好家伙!
这可是大生意啊!
不是之前卖书的那种小打小闹了!
周浩然道:“全市的高中,大概有100家。每个高中,以购买500本来算,一共就是5万本了。每本赚10块钱,也能赚50万了。”
众人目瞪口呆。
连知情的东方朗听到这个数字,都有些呼吸急促。
王文瑞涨红了脸,连忙道:“周浩然,不行的,账不是这样算的。几十万的大生意,那里面可复杂了,会出现各种各样我们想不到的意外,不是我们这些高中生能做的。”
郭志远少言寡语,这时也忍不住道:“是啊,可不能大意。”
陈子璇很担心的说:“我也有点怕。”
王文瑞提议道:“要不……要不我跟我二舅说说,他是做文具生意的,让他来给我们指点指点?要是可行的话,让他来带我们做。”
东方朗不悦道:“这是周浩然的生意,还要往你家里揽?”
“你怎么说话呢?大班长也是想帮忙。”周浩然不想激化矛盾,就赶紧安抚,“没事,这生意的确不是我们几个高中生能做的。我已经找人帮忙了,有一个出版社的李老板,还有文化公司的姜总,他们都会来帮忙。”
王文瑞松口气,笑道:“这样最好。”
陈子璇也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嗯呢,咱们才高中毕业,什么社会经验都没有呢。我们现在不需要着急赚钱,能打打下手,帮帮忙有一些社会实践经验就挺好了。”
田悦然道:“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李洋笑着说:“找点事干,总比一个暑假呆在家里闲着强。咱们要是真能参与到这么大的生意里,以后去了大学,肯定能把其他同学甩开一大截!”
这话一出,大家都很高兴。
这的确是很宝贵的经历。
周浩然也松了口气。
果然是名校生啊。
见识非凡!
他还真怕这些青春期的涉世未深的高中同学,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搞出一些大家身份“平等”,收入“平分”的论调出来。
可见这新时代的进步教育还是很有效的,比电视台里的很多还在坚守保守思想的老家伙都强。
都认识到了市场的多重标准、区别对待的属性。
而不是理想主义的大锅饭。
周浩然正色道:“这个b2b的卖书生意,会比之前我们卖书复杂很多,风险也大。分钱的时候,肯定是有人拿大头,有人拿小头。”
王文瑞家里就是做生意的,他太懂这个道理了,“应该的,本来就是这样!咱们这些高中生,最多就是跑跑腿,给点辛苦费就行。”
周浩然笑道:“辛苦费也寒酸了点,看生意的情况了。要是做的好,每人能分一万块钱,大学两年的销就攒下来了。要是做的不太好,每人也能分个五千块钱。要是完全失败了,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怎么样?要不要参与?”
“参与!”
几乎是异口同声。
没理由不参与!
新春快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