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跟时间赛跑(1 / 2)荒野悲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7章 跟时间赛跑

新的公司已经注册好了,股权三人平分。

名字是周浩然取的。

叫做中博书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起名也是个大学问。

这年头,估计全国也就周浩然一个人懂。

“中博书局”,看起来其貌不扬。

可是从长期来看,只这一个名字,运作好了就能空壳实现几个亿的品牌价值。

因为这是“中”字头的公司。

属于纯擦边!

等过些年,市场中的商人们也都纷纷发现,可以去蹭“中”字头的权威性,当局对这类行为就纷纷叫停了。民间公司就很难这么搞了。

不过现在没有限制。

中博书局。

一看就很生猛!

好像某个大型央企下属似的。

架子搭起来,接下来就是运作了。

先算成本。

李长兴报的很高,达到了300万元。

这也正常,他开的是印刷厂,是重资产运营。

单是这20万套《少儿百科全书的物料、印刷成本,就达到了220万元。再算上工人的开支、贷款利息、运输、损耗等等,300万的成本价不高。

姜雄这边的报价就很低了。

他的文化公司是轻资产模式,成本主要是员工的工资、仓库租金、运费、营销费、设计费、审校费、版号费、挂靠费等等。

总共60万元。

周浩然看到姜雄的报价,就意识到了这是个实诚人。

要知道,图书的成本构成里,还有版税。

这是发给作者的。

《少儿百科全书不是写出来的,是编出来的。

编辑只有一个,那就是姜雄!

他以前在报社工作,是社会部的编辑,是文化人。

这套《少儿百科全书,就是靠着他一个人,了半年时间编纂出来的。

当然,这背后也少不了抄袭。

主要抄袭三部分。

一部分是教育部出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这本书的价格极高,是彩色印刷。传播的是官方论调,有很多思想理论的东西,是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可想而知市场反应极差。

另外两部分,是来自港台。

这年头,《百科全书类的丛书在全世界都很畅销,最知名的当然就是《大英百科全书。

内地还没有。

可是港台那边有翻译过。

有两个版本。

都是繁体字。

姜雄不懂英文,但能看懂繁体字,拿过来直接用,删掉一些太复杂的内容,化简为繁,半抄半改,就编出了这一套《少儿百科全书。

也就是说,姜雄是这套书的作者!

他应该拿版税!

可在报成本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这一块给算上。

也许他并没有意识到还有版税可以拿。

毕竟这种东拼西凑的东西,不属于原创,文化人都有点自尊心。

经过三方确认,归总之后,总成本为360万元。

未来把书卖掉之后,总收入扣除这360万的成本,就可以三方平分了。

却有一个绕不开的缺点。

就是税太高!

姜雄对此就耿耿于怀,“要我说,还是单干算了,别搞公司了。税太高了,到时候咱们分到手的,可能都不如国家多。”

周浩然也知道市场经济蛮荒期的税太狠,却不想承担任何风险,郑重其事的说:“宁可少赚点,也要做一个合法商人!”

三人在一起吃午饭,姜雄低声道:“我的前同事,我就跟他请教过,有很多规避的办法……”

“没必要!”周浩然大手一挥,“姜老板,要把眼光放长远!道德滑坡,这还没什么。要是法律滑坡,就很容易雪崩,到时候保准给抓进去。我可以把话放在这,现在赚钱的那些大老板,等过些年,一半都得抓起来!”

姜雄觉得这位周先生的自我要求还真是高。

是个有底线、信得过的人。

李长兴就更信任了。

他祖父当年在民国时期开出版社,当时的黄浦滩多乱啊?充斥着各种不正当竞争和恶性事件,还有许许多多的泼皮流氓在不停捣乱。

遇到过多次困难,都是去红楼茶馆,请了几位先生出马才摆平的。

时过境迁,“红楼茶馆”的名号都快从时代的尘埃里消失了。

可家学渊源,让李长兴对这位周先生有着无条件的信任。

李长兴道:“我觉得周先生说的有道理,只要有钱赚,少赚一些也没关系。就怕亏损了还要支付巨额税费,这才是最可怕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