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小心殃及池鱼
周浩然下午还有事。
没空多耽误。
去办公室拿上北岸鞋厂的相关材料,就出发去找邵空了。
食堂包厢里,就只留下了展玉山和孟学民两人。
在大眼瞪小眼。
“你看看钱。”
展玉山指了指公文包。
因为周浩然很忙,所以把合同和现金都留给了孟主任,让他帮忙去后续跟财务对接。
孟学民抽出了两沓钱,翻看了一下,又用手指感受了一阵,“总不可能是假钱。”
展玉山难以置信的说:“要么钱是假的,要么人是假的。”
孟学民失笑道:“可现在钱是真的,人也是真的。”
展玉山点了点头,沉声道:“那一定是我们哪个环节搞错了。”
孟学民跟周浩然接触的时间更长。
见识到了他在销售部的夹缝中生存,单打独斗的对抗钟建同、邵空等人……不仅是不落下风,更是依靠着一套组合拳,硬生生的把邵空给排挤出了红星台!
孟学民更有经验,说道:“也许对于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
“嗯。”展玉山感叹了一声,“改革开放嘛,本来就该重用年轻人。”
孟学民问:“你觉得他的主意怎么样?”
“什么主意?”
“他说的一石三鸟。”
“啊?”展玉山大吃一惊,“你觉得有可能?”
“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这么说,我都觉得不可能,可是这小子……”孟学民摇摇头,他已经从心理上被拿捏了,“老展,你给句实话,今年频道里的赤字,大概是多少?”
“很多!”
展玉山含糊其辞。
孟学民气道:“跟我还保密?”
“这是规矩,谁叫你当初不进编?”
展玉山哼了一声。
孟学民没有编制。
他跟其他销售员一样,也是绿底黑字的职工牌,是第三档员工。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临时工。既然是临时工,就是“外人”,无权知道很多台里秘密。
孟学民叹了口气,“现在后悔也晚了。”
展玉山恨铁不成钢的说:“你还知道后悔?目光短浅!就为了那点税率优惠,连编制都不要?但凡你要是在编,明年台里最后一次福利分房,也肯定能有你的份!”
“说什么也都晚了……”孟学民不想说这些伤心事,没好气的说,“我问你财务窟窿呢!”
展玉山很委婉的说:“咱们频道的经费,主要是来自三个部分。一,频道内的销售自筹;二,卫视的转移支付;三,台里的财务补贴。自筹和转移支付,这都是频道用广告资源换来的,这部分不受影响。主要是台里的补贴,可能发不下来了。”
孟学民问:“大概多少?”
展玉山缓缓的说:“今年频道的支出预算是1240万,自筹和转移支付的收入,大概有1100万。剩下的赤字,就只能去台里申请,由集团层面来拨款。”
孟学民深吸了一口气,“所以会出现大约140万的财务窟窿?”
展玉山道:“争取一下,可以申请到一小部分补贴。还剩下100万元很难解决,只能依靠着削减职工的薪资福利待遇。”
“最好还是别减!”孟学民神色严肃起来,“上个月一部分福利补贴没发下去,就已经怨声载道了。”
“是啊!”
展玉山愁眉不展。
降薪、降福利,这实在不是什么高招。
孟学民眯着眼睛说:“要说这100万元的窟窿,说不定还真能解决。”
“怎么解决?”
展玉山觉得他在天方夜谭。
这年头,谁敢下海口,随随便便就是100万?
孟学民满心期待的说:“这小子,入职不到一个月,就闯过了这么多难关,还连续签单,拿下了30万。下午还有一个大单。给他机会、给他时间,说不定真能带来一些不可能的惊喜!”
“周浩然?他行吗?”
展玉山愣了愣,有些失神。
陷入回忆。
记得第一次听到“周浩然”这个名字,还是《家长里短的制片人唐时宜去找他帮忙。说是销售部里来了一个年轻人,是她家的亲戚,希望总监能破格录取。
说白了,就是走内部推荐渠道。
唐时宜的性格很不讨喜,年轻貌美,却没人敢招惹。奈何她能力出众,推出的新栏目《家长里短是生活频道的王牌栏目之一。
她也从不求人。
展玉山支持年轻人、重用年轻人,给了她一个面子,才破格参加了一次销售业务员的面试,对周浩然破格录取。
本以为就是个关系户。
没想到,竟然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
甚至要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这感觉,怎么这么荒诞?
……
下午,周浩然和邵空一起去北岸鞋厂。
北岸鞋厂,指的是江北岸的鞋厂,正式名字叫“海港胶鞋六厂”。
旗下的核心品牌,就是大名鼎鼎的“回力”鞋。两人乘船,刷公交卡摆渡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