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既然上会了,就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这是总办会上,领导们表决过的。”
孟学民觉得压力很大。
这就是国企和民企的又一大不同了。民企是老板的地盘。
想怎样,就怎样。
不需要有任何的组织程序,可以是完完全全的一言堂。
没做好,老板个人受损。
国企就不同了。
采用的是集体决策制,没做好,是集体来承担责任。
周浩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没觉得什么压力,很轻松的说:“我觉得提高销售部的福利,也挺好的。既然台里断了频道这边的财路,那就只能自谋发展、自给自足了。出台一些政策,刺激业务员的积极性,多签下一些订单,说不定就解了频道内经费不足的燃眉之急。”
孟学民神色古怪的看着他。
“我说错了?”
周浩然觉得他眼神奇怪。
孟学民道:“你的话,跟伊长平一模一样。他就是用这样的理由说服了大家,通过了这样的决策。”
周浩然咳了咳嗓子,“我觉得还是不能以立场来断是非吧?伊副总监说不定也是好意。”
“好意?”孟学民冷哼了一声,“你根本不了解情况!”
“是吗?”
“销售部的业务员,那都是有数据统计的。平均下来,业务员一年的销售额,也就是二十来万。这就到顶了。再怎么刺激也没用。”
“主任,讨论平均没有意义。”周浩然不认同他的说法,“二八法则啊!”
孟学民问:“什么二八法则?”
这其实是一个很基础的概念,可这个年代的人就是不懂。
周浩然只能简单的说:“任何一个团队里,80%的贡献都是由20%的人来完成。所以想提高销售部的销售额,你不用关心每一个人,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拖后腿的。只要鼓舞好那20%的优秀员工就行,让他们发奋努力就行。”
“20%?”孟学民扯了扯嘴角,“4个人?”
周浩然笑笑,“对啊,4个人就够了。依我看,钟建同、田凯、董志业和我,我们这几个就够了!我觉得推出一些刺激性的大福利,可能会很有效。”
孟学民觉得这小子根本不懂台里的情况。
不仅是销售部,许许多多的部门都这样,都推出过一些刺激方案,可效果都很差。
经常性的结果就是福利发下去了,业绩没提上去,台里白白增加了一笔额外开销。
到后来,大家就形成了共识。
所谓的刺激政策,不是为了提高业绩。而是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拿出一大笔钱,设定一些门槛,发给特定的一些人。
反正台里的钱是国家的钱,不白不,各频道各部门,都在想方设法的增加福利开支。
孟学民冷哼道:“你说对了,这次的刺激政策,其实就是为钟建同量身定做!要么是钟建同,要么是田凯!轮不到你!”
周浩然不理解,“为什么?”
孟学民道:“因为这是对我们开除了邵空的一次反击!”
“怎么就反击了?”
“这次的10万元奖金,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是小组奖,奖励年销售额最高的一个小组,奖金是2万元。第二部分,是奖励年销售额最高的业务员,年终审核后,会奖励他一辆夏利轿车!价值8万元!”
“好事啊!”
周浩然眼睛发亮。
果然是电视台啊,这手笔可真大!
竟然要送一台车!
虽然是夏利,但至少也是车了。
他现在就缺一辆代步车!
孟学民没想到他还兴奋起来了,又好气又好笑,“周浩然,你到底有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