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昔日的神童晏殊
宋煊摆摆手。
他想今年考入应天府书院。
除了是家族只让没天分的族人读到十六岁,能考上县学去县学,有本事考上州学去州学。
都考不上就别想走科举这条路了。
宋煊一直没有去考试,也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熟悉六经。
当然他也是存了心思等一等范仲淹。
看看他什么时候来应天府学院教学,以便将来更好的打交道。
但是宋煊通过一些人脉打听过,应天府学院以前没有叫范仲淹的学子。
得到这个结果宋煊才隐约回想范仲淹因为母亲改嫁也改过名字,但是他完全不记得范仲淹以前叫什么了。
此事就此搁置下来。
张方平熟练的去挖蚯蚓拣木柴。
宋煊则是手持弓箭去射个野鸡或者兔子加餐。
嗡。
一支箭直接射出。
野鸡挣扎着飞走了。
宋煊对于宋朝的科举考试是真的有点犯怵。
好消息是现在还没有到明朝那种变态的八股文呢。
宋煊瞧着野鸡飞走的方向,快速跑过去,它飞不了多远的。
这玩意生命力顽强,不说放完血还满院子扑腾呢,更有被砍掉脑袋还能坚持活上一段时间的例子。
待到追踪了一会,宋煊便拎着野鸡溜达到卧龙桥一侧。
张方平已经架好了鱼竿,瞧着宋煊拎着没放血的野鸡,连忙拿出荷叶以及提前准备好的泥巴。
宋煊把野鸡内脏掏出来,一会准备打窝钓点小螃蟹玩,开始弄起叫鸡来。
反正在宋朝也没多少好玩的事,宋煊总得找些事打发时间。
张方平瞧着宋煊用匕首杀鸡取卵的利索动作,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即使相识许久,张方平依旧不理解宋煊为何不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傲,总是要做这些不务正业的事。
虽然不理解,但张方平还是尊重好友的些许小爱好。
尤其在张方平看来,宋煊连给鸡开膛破肚都显得有几分的优雅仪态。
旁人学都学不来的。
宋煊在河边洗着手,瞧着鱼漂,而张方平则是在照看着火堆,时不时的转动一下烤鱼。
卧龙桥上站着二人两个中年文士。
“此桥相传是汉光武帝曾被王莽派人追杀,躲在此处,称帝后赐名卧龙桥,桥的另一侧被称为勒马镇。”
三缕胡须是早年间的神童晏殊,听着好友的介绍。
晏殊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一脚从中枢踢出来,辗转来了应天府。
与他同行的则是一缕胡须的宋绶,比晏殊更早得罪刘太后也出知应天府。
二人算是同病相怜,一同出门散散心。
宋绶站在桥上看见两个年轻的学子在那里钓鱼烤鱼,好不快活。
他忍不住捋须感慨道:
“同叔,你我当真不是少年时了。”
“既然出了东京,索性不要去想那些烦心事了。”
晏殊作为神童,幼年就去了开封府。
此时出来巴不得到处走走,见到如此情景,他反倒兴趣大起,直接拿过仆人的篮子下桥:
“你我不如同去吃烤鱼。”
宋绶本想安慰刚离开中枢的晏殊,未曾想他一点都不用自己开解。
于是笑了笑也掀起一点外袍下桥,防止踩到自己的袍子跌下桥来。嗡。
鱼竿被宋煊从水里挑起,一条六寸的鲫鱼咬着钩出水,被他三两下甩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