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又见逸仙
“希望下次开会还能在索尔维遇到你!”临别之时,郎之万和居里夫人专程过来为他送行。
“但愿如此,我也想经常和你们交流,可惜从华夏到欧洲实在是太遥远了,我还有教学和研究工作要做,不一定能抽得出时间。”章星九无奈地说道。
“听说你们国家发生了革命,腐朽的蛮夷统治者即将结束他们的统治,祝愿你的国家能很快好起来,我要是有时间,也想去你的国家看一看。”郎之万送上热情地祝福。
“要是遇到合适的时机,我会发电报邀请你过来的。”说到这儿,火车发车的时间也快到了,章星九登上火车,从窗口向他们挥手作别。
又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月,章星九于十二月中旬回到了沪上,这时候国内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一见面马相伯就兴高采烈地给他介绍。
天下对满清的不满已经持续多年,武昌起义迅速点燃了这团烈火,多个省份尤其是南方一些和外界接触时间较长、思想比较开放、革命势力比较强大的省份迅速响应,短短时间内,清廷就失去了对半壁江山的控制。
清廷无奈只能重新启用袁世凯,希望袁项城能像曾国藩一样继续维护清廷的统治,然而当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之时,就有人试探他有没有问鼎之意,更何况清廷统治力量更弱的现在?
袁项城才不打算为清廷效死,先前清廷把自己跟打发叫子一样赶回家去,现在遇到事情又想让自己来抗雷?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而且现在清廷大厦将倾,正是天下逐鹿的时候,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问鼎天下,一方面表现出一副朝廷忠臣的样子,稳住清室,一方面摆出积极的姿态与革命党人接触。
缺乏经验的革命党人果然上了当,他们觉得只要共和政府成立,汉人做了大总统,就是革命成功,那么与北方停战议和也没啥大不了的。
于是汪兆铭和杨度各自代表一方,合组“国事共济会”,讨论南北联合,迫清帝退位,举袁项城为大总统等事宜,而南方也准备推选一名代表来和袁项城争夺这一职位,最后讨论来讨论去,唯有孙逸仙有这个资格。
“现在逸仙先生已经乘船准备从美国返回华夏,数日后即可抵达沪上,到时候则大事可定,我华夏也将迎来新生,或许能跟东洋一样迅速富强起来。”马相伯对眼下的局势非常乐观。
章星九忍不住给他泼了一瓢冷水,“我看恐怕未必,纵观世界各国的革命历程,要么是通过战争清理了旧阶层,要么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如今就算能南北联合让小皇帝退位,旧有势力依旧存在,他们还是会阻碍华夏向现代社会迈进。”
这倒不是他专门惹老丈人不高兴,如果马相伯只单纯是他的老丈人,那随便说几句好话哄他高兴就是了,可他同时还是震旦大学的校长,肩负着数千师生的未来,那考虑问题就得想远一些了。
“我听说江苏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各省咨议局中依旧多是地主绅商或旧官僚,军事、财政、人事大权也依旧由他们掌握.”
章星九还拿出几个他们都熟悉的人物举例子,“.以目前的形势看,就算南北联合、总统取代皇帝,沪上教育界的事情还是他们几个说了算,您觉得他们会因为现在是中华民国了,就改变态度转而大力支持咱们办学么?”前面那些大话马相伯还没啥反应,听到最后这几个具体的名字,他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如当初乐观了,于是赶紧问道,“那革命成功就没意义了么?”
“有,而且意义还非常大!自从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到现在已经两千年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才让老百姓知道,天底下没有皇帝也依旧能行!民智一旦开启,再想封闭就不容易了!帝制改为共和,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我们办学的环境也能宽松一些,只是不能因此就疏忽大意,认为可以就此高枕无忧了!”
“说的也是,新朝新气象,他们几个就算死性不改,一开始也不好太过分。”马相伯的脸上总算恢复了几分笑容。
说了一堆坏消息,章星九也透露了一点儿好消息,“我当年和宗文在美国巡回演讲的时候,就曾经见过逸仙先生,此后也一直保持联系,这次回国前也收到了他的电报,他想邀请我在新政府中任职,结果被我婉拒了,我还是只想做研究和办学,对参政并无兴趣。”
孙逸仙给章星九开出了教育总长的价码,只是章星九知道,这一职位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当然也没让孙逸仙太过失望,转手就给他打了一笔款,让他回国时兜里能宽裕点,这样才好办事么。
“不过我之前就和他谈过很多关于教育的想法,他也很支持,他本人也接受过新式教育,所以将来若是他能担任总统,在教育领域肯定会比清廷更加进步,咱们震旦大学也会迎来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先把震旦大学办好,要是还有余力再想其它的。”
“你年纪轻轻倒是一点儿也不冲动,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先做好准备,将来总归不会白费。”马相伯接受了章星九的提议。
章星九心里嘀咕着,几个世界加起来,自己的心理年龄早就超过一百岁了,要是这样还冲动,那这把岁数真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几日后,孙逸仙乘坐的客轮抵达沪上,码头上人山人海,革命党人、热血青年乃至本地士绅和旧官僚都来到这里迎接他。
当孙逸仙出现在舷梯顶端,现场立刻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真可谓众望所归。
顺着舷梯下来,孙逸仙依次和那些头面人物握手,同时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章星九,连忙上前握住了他的手,“章先生,终于又见到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