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工业化的道路依旧漫长
范源让,湖南长沙府湘阴县人,祖父曾经当过大兴知县,父亲以教书为业,十多岁时跟随哥哥范源濂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参与了维新变法,失败后哥哥远赴东洋留学,范源让留守家中继续学习。
后来范源濂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再次失败,他打算带范源让同去东洋留学,在抵达沪上时,正好遇到震旦学院招生,范源让早就听说过章星九的大名,便前往报考,被预科班录取。
经过一番权衡,范源濂继续去东洋留学,范源让留在震旦学院读书,经过一段时间苦读,顺利进入本科班化学系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章星九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了这个人才,范源让这个名字或许知道的人不多,换成另一个名字就不一样了,在原历史中范源让将来会改名范旭东,先后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永利碱厂、永利铔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研究开发成功了联合制碱新工艺,被称为中国民族化工产业之父。
他是民国注明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教员称赞为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
原本这时候范源让应该在东洋留学,几年后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化学工业系,毕业时恰逢辛亥革命成功,便带着一颗实业报国之心回到国内兴办企业。
现在他得到了章星九的青睐,将其视为化学系的重点人才进行培养,如今范源让基础打得非常扎实,还跟随章星九参与了多项重要实验,就差工业化的实践经验了。
章星九打算利用这个机会让他实践一番,积累一些经验,然后把他推荐去德国深造,熟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化工技术,如此一来他的成就理应比原历史中更大。
张謇可没有章星九的先见之明,知道范源让是一位难得的化工奇才,他看到来人只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心中便有些不快,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这么年轻,又能看出些什么呢?
连带着对章星九也有几分不满,同仁泰盐业公司可是他费大量金钱、动用了不少人脉关系才建起来的,现在公司遇到了技术难题,你不亲自过来也就算了,好歹派个老师啊?怎么就让个毛头小子过来?
于是便不咸不淡地说道,“明俊远来辛苦,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洗尘宴,等吃完饭先休息一日,明日再开始查看盐场的情况吧?”
范源让一直醉心学习,不太熟悉人情世故,没察觉到张謇的心思,当即回应道,“学生在学校一直坚持锻炼,身体还好,这一路不算辛苦,无需休息,也吃过了饭,现在就可以去查看情况。”
这话让张謇大为改观,不管能力如何,这态度就让人很舒服,劝了几句见范源让态度坚决,便就不再坚持,派了几个人带着范源让等人去四处查看。
范源让工作很认真,从盐场到草场再到煎房,几乎走遍了盐业公司每一处角落,其中试验场室、板晒场室、煎盐场室、聚煎场室最为关注,晒盐板、煎盐舍、灰场、盐灶更是重中之重,几乎每个流程都亲手操作了一番。
这次考察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就在张謇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范源让终于来找他汇报来了,他把张謇和盐业公司几位高管请到会议室中,抱着厚厚的笔记本详细地给他们介绍公司存在的技术问题。
从公司选择的技术路线,到设备再到工人的操作,找出了一大堆毛病,刚开始张謇还听得津津有味,可见到范源让一口气说了一个多时辰,还没有停歇的意思,实在是有些扛不住了。他毕竟是读四书五经出身,对具体的技术细节实在是没太大兴趣,也听不懂范源让那些越讲越深的内容,于是便打断他的话问道,“明俊办事如此用心,老夫实在是佩服,这些细节暂且就不必再说了,老夫只想问一句话,若是让明俊来进行调整?是否能让同仁泰盐业公司扭亏为盈?”
范源让当即不假思索地答道,“从技术来讲,学生有信心让盐业公司生产出质量更好、产量更多的精盐,也能把生产成本打下去,只是一家公司能够盈利,涉及的因素很多,学生只懂化学,不懂销售,也不懂管理,所以不好给您打包票。”
这也是章星九叮嘱他的话,同仁泰盐业公司股东构成比较复杂,牵扯的事情很多,范源让又年轻,不太能把握得住,所以干脆就别掺和了,只做好技术上的事情,剩下的让张謇自己头疼,要是到时候还是解决不了,他再出面协调,毕竟震旦大学也有股份在公司。
张謇经营实业多年,自然清楚范源让说的是什么,他当即指派了一名亲信协助范源让进行整改,技术上的问题都听范源让的,管理上的问题则由他出面解决。
一开始,范源让的整改还比较顺利,股东们投了这么多钱,到现在还没有见着回报早就着急了,现在一听说有扭亏为盈的希望,自然会支持范源让。
范源让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短短一个多月,就让同仁泰盐业公司生产出了质量更好的精盐,产量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只要按现在的情况继续运营下去,同仁泰盐业公司必然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处理完技术问题,范源让便带着张謇和其他股东的感谢回了震旦大学,继续学习德语,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可惜好景没有持续多久,同仁泰盐业公司又出了问题,这次和技术无关,而是来自其他方面,同仁泰盐业公司获利如此丰厚,一下就吸引了很多苍蝇,就连张謇也有点扛不住,只能忍痛转让了一部分股份。
他们光想赚钱也就罢了,还非得给厂里塞人,塞得还都是啥都不懂却喜欢指手画脚的人,同仁泰盐业公司好日子没过几天,利润率就又掉下去了。
再加上朝廷摊派、其它地方禁止公司的盐进入本地市场等原因,同仁泰盐业公司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章星九听闻只能感慨,工业化的道路依旧漫长啊。
明天的更新可能晚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