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未慌乱,而是心中默数着清军的步伐,计算着敌军与己方阵地的距离。
战局险峻,但他深知,此刻的镇定与果断将决定他们的命运。就在此时,山谷中猛然响起了一声充满力量的怒吼,撕裂了夜幕的沉寂。
“杀鞑子!”
一个浑厚的声音在明军阵地后方响起,紧接着,两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撼动山谷——那是隐藏在盾牌后的两门四磅炮。
火炮喷射出橙红色的烈焰,炮口中骤然迸发的数百颗霰弹如疾风骤雨般射向了清军的前锋,空气中瞬间弥漫着火药和硝烟的刺鼻气味。
霰弹在黑夜中如同死神的镰刀,狠狠地收割着敌军的性命。夜色虽掩盖了浓烈的硝烟,但霰弹的威力依然可怖。
两百步之外,清军的前排士兵像被利刃割裂的草地,瞬间倒下了一片。
数十名甲士在沉闷的撞击声中哀嚎着倒地,血肉横飞,惨叫声在风中飘散,显得格外凄厉。
鲜血顺着石道流淌,汇聚成一条暗红的溪流。
战场上的惨烈场景让清军士气短暂低迷,冲锋的队伍明显减缓了脚步,混乱的阵型中开始出现一些停顿和踌躇。
然而,他们已无退路。
在身后军官的厉声喝令下,清兵们强压恐惧,鼓起勇气,再度发起冲锋。
前排的士兵很快被补充上来,他们怒吼着继续前进,步伐更加凌厉,但这份勇气却无法改变现实。
即使是身披重甲,这些甲兵也难以抵挡火炮的威力。
四磅炮发出的铅弹轻而易举地穿透他们的甲胄,掀起一阵阵血雨。
刚刚倒下的清军尸体尚未凉透,新的伤亡又接踵而至。
无论他们如何拼命冲锋,都无法突破这片火力覆盖的死亡地带。
前排再度被撕裂,哀嚎声如潮水般涌起,夜空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这狭窄的山道限制了清军兵力的展开,令他们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而明军的火炮和火枪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如虎添翼。
每一轮火炮的轰鸣都像是死神的宣判,让清军的锐气一点点被磨灭,士气也开始在惨烈的伤亡中动摇。
阵前的士兵们不再是无畏的冲锋,而是显得越来越慌乱,前锋的秩序已然崩溃,部分士兵甚至开始踌躇不前。
而在明军的阵地中,士气却随着每一次敌军倒下而逐渐高涨。
虽然他们仅有两百余人,但每个人心中都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必将胜利。
敌军虽多,但他们有着坚固的工事和强大的火力,何况,他们为了这场战斗已经做足了准备,根本无畏眼前的敌人。
“放他们靠近,再打!”
古德富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知道,敌军越是逼近,他们的胜算便越大。
山道狭窄的地形让清军无法全力展开,火炮和火枪的威力将在这短暂的距离内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又经过了几轮火炮射击,清军还没进入一百步,便已经死伤了两百多人,尸体在地上铺了一层。
连续多次射击,清军的逼近使得两门滚烫的四磅炮暂时熄火,炮兵在盾牌的掩护下拖着火炮从胸墙的断口撤入阵中。
古德富看着山道中滚滚而来的清军,当即下令胸墙后的火枪手检查弹药火绳,准备第一轮齐射。
“预备!”
一声响亮的号令划破山谷的宁静,四周的空气仿佛骤然紧张起来。
阵地上的明军士兵们齐刷刷地挺直身躯,手中的火绳枪微微晃动。火绳上的火星在暗夜中发出点点微光,像是在预告一场即将到来的雷霆之击。
“瞄准!”
伴随着这声命令,八十多支火绳枪同时稳稳抬起,黑洞洞的枪口一齐指向了前方密集的敌人。
火绳枪的瞄准器虽然不精确,但当众多枪口同时瞄向目标时,那股肃杀之气足以让任何敌人胆寒。
对面的清军八旗兵顶着巨大的盾牌,口中呼喊着战吼,像潮水般向明军阵地涌来。
士兵们披坚执锐,尽管前排的盾牌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防护,但面对密集的火绳枪阵,他们心中依然隐隐浮现出一丝不安。
地形狭窄,迫使清军的队伍在进攻时显得尤为杂乱。
他们不得不保持紧密的阵型,无法分散开来,使得弓箭手和火枪手无法从两侧提供火力支援。
前方的士兵高举着兵器,不断向前推进,但这种密集的行进队形恰好暴露了他们的弱点——缺乏掩护,成为明军火枪兵的理想靶子。
古德富站在阵地后方,眼睛死死盯着迎面冲来的八旗兵。
他的心跳虽然加快,但表面上仍旧保持着冷静。他知道此刻不能慌乱,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敌人离得越来越近,已进入了七十步的射程,这个距离对于明军火枪来说是最为致命的。
“射击!“他大喝一声,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砰!砰!砰!”
枪声瞬间如同雷霆般炸裂,八十多支火绳枪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射,枪口喷出的火焰将黑暗的夜空点亮。
枪声响彻山谷,铅弹如同暴雨般朝着清军阵地扑去。
密集的铅弹无情地撕裂了清军的队列,前排的敌人像被重锤击中一般,齐刷刷倒下了一大片。
鲜血飞溅,惨叫声顿时回荡在狭窄的山道中,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在震颤。
那些倒下的士兵死死压在后方同袍的身上,成为他们前进的巨大障碍。
清军的前锋阵型一时间大乱。
盾牌再坚固,也挡不住铅弹的穿透力。
那些挡不住子弹的盾牌仿佛变成了累赘,八旗兵们的进攻速度被迫放缓,甚至后排的士兵因拥挤而难以前进。
他们的呼喊声渐渐被哀嚎和混乱的脚步声所取代,整个进攻阵型在短短的几秒内便变得支离破碎。
“杀鞑子!杀鞑子!”
明军士兵们的激情被彻底点燃,响亮的呼喊声震彻山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