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8章 稳妥战略(2 / 2)胜者即正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山谷中的明军持续追击敌军。

尽管陈福已经下令放缓攻势,警惕清军可能的埋伏,但明军士兵在胜利的诱惑下早已狂热,仿佛敌人就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只要追上便能一举歼灭。然而,明军中大部分人并未意识到,表面上气势如虹、势不可挡的追击大军,实际上已经部分陷入了阿济格和金砺精心布置的伏击圈。

阿济格的主力隐藏在南侧山脉,他注意到对面的明军战兵突然停止追击,开始重新整顿队伍。

他心中一凛,立刻意识到对方的主将可能察觉到了伏击的存在。

尽管如此,陈福所部的数千骑兵依然紧咬着清军撤退部队不放,死死追击那些原本在两侧掩护的诱敌兵马。

经过一番激烈混战,清军的骑兵部队已从最初的数千骑锐减到不足五千。

但仍保有相当的战斗力,不时分出部分兵马与明军纠缠,极大地牵制了明军骑兵的行动。

战场局势复杂多变,双方都在用尽全力博弈。

此刻,明军虽然占据了主动,但前方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敌军的陷阱。

陈福深知,这场战斗的胜负依然悬而未决,稍有不慎,便可能让胜利的天平向清军倾斜。

因此,他的每一个命令都显得格外谨慎,力求在险象环生的局势中稳住阵脚,寻找最终取胜的机会。

多尔衮的心中最为忧虑的并非是眼前的战局,而是那部分已经深入伏击圈的明军。

这支明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有一小半进入了他精心布置的陷阱。

他只需静待时机,等到明军在整理队伍时阵型最为混乱之际,发动突如其来的袭击,便能将局势重新掌握在手中。

然而,正当他准备实施计划时,南侧山岭上突然出现了大批明军。

这些援军的到来,给之前表现强悍的清军新八旗兵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经过前两场大战的消耗,这些新八旗兵尚未得以喘息片刻,便再次被迫迎战来势汹汹的明军。

虽说这些八旗兵一向以善战著称,但他们毕竟不是铁打的,体力和士气在连番鏖战中急剧下降,阵线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

多尔衮深知南侧山岭的战略重要性,那是整个战场上的关键支点之一。

一旦掌控在手,便可进可退,占据绝对的战场主动权。

因此,多尔衮绝不能容许失去这个阵地。

他果断决定,立即派出三个牛录的核心甲兵前去增援。这些甲兵本是为伏击战而准备的精锐力量,但此刻阿济格也只能忍痛调动,来稳定战局。

从斥候传回的情报来看,面对拥有上千援兵的明军,多尔衮本应派出更多的兵力。

然而,这三个牛录的兵力其实并不充足,且这些牛录也未满员,总兵力不过四五百人。

尽管如此,他仍不愿削弱伏击突袭的效果,清军的兵力本就不占优势,再次调动兵力已显得捉襟见肘。

多尔衮忽然抬头看向北面的山岭,那是金砺麾下精锐兵马的埋伏之地。

“金砺,你派了多少援兵阻击明军?”他不禁担心金砺是否分派了足够的力量来应对明军的进攻。

金砺意识到形势的紧迫,虽然也仅增援了三个百总的兵力,但他毫不犹豫地派出了手下最精锐的大将钟鼎福前去支援,并下令:

“钟鼎福,你亲自带三个百总的甲兵上去增援,所有驻扎在山上的甲兵也全部归你指挥。

无论如何,那里绝不能丢失,一定要击退明军的进攻。”

金砺深知山岭的战略价值,若是山岭被明军彻底控制,他们的伏击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尽管山岭的地势并非特别险峻,但明军一旦控制住山道,便能从高处发起突袭,给山下的清军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金砺调遣了手下最得力的部将,确保山岭不被明军占据。

随着战场局势的迅速变化,多尔衮和金砺都不得不对兵力进行调整。

他们的计划原本是等待明军彻底进入伏击圈再发起攻势。

但现在,陈福显然已经有所察觉,使得他们不得不加快行动。

阿济格迅速下达了命令:

“王申,等到炮声一响,你就带着兵马在东面布阵,务必挡住回援的明军骑兵。

刚刚混在诱饵中的那上万骑兵都是精锐,只要你能够拖延他们三刻钟,等我们的主力调转马头回来支援,到时明军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全军覆没。”

王申闻命,立即点头称是。

他明白,此刻不容有任何犹豫。

王申所部不仅包括金砺大军中最为精锐的火器部队,还有部分战兵和骑兵。

为了应对明军的骑兵冲锋,金砺特意调派了数百骑兵予以支援,以确保自己背面不受袭击。

在这个时代,火器的威力虽已逐渐显现,但单独依靠火枪或火炮部队还不足以应对大规模的骑兵冲锋。

除非有地形优势可依仗,否则火器部队很难抵挡得住骑兵的正面冲击。

因此,面对骑兵冲锋,通常采取火枪部队与骑兵协同作战的策略。

王申所辖的火器部队本就是原陕甘和辽东明军的精锐集合,这方面的作战经验丰富。

然而,他们的骑兵力量相对薄弱,这也是金砺为何要调拨自己麾下珍贵骑兵来支援的原因。

就在他们调整兵力的同时,战场上突然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声:

“轰!轰!轰……”

伴随着炮声,清军的伏击行动正式展开,整个战场陷入了新一轮的混战之中。

多尔衮望向战场,心中明白,这一刻的成败关乎全局。

他寄希望于伏击圈内的突然袭击,能够彻底打乱明军的阵型,将他们的优势化为乌有。

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他也不得不面对明军愈发强大的攻势,尤其是南侧山岭上的明军援兵,正在逐渐改变战场的天平。

“金砺的增援是否能及时赶到?他们能否挡住明军的骑兵冲锋?”多尔衮的心中充满了疑问与焦虑,但他知道,现在只能静观其变,等待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他默默地祈祷着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能奏效,因为他深知,一旦任何一环出现差错,整个战局便可能彻底倾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