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1章 包围济南(2 / 2)胜者即正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多铎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偷袭咱们的前锋,刺探军情,并伺机破坏我大军的辎重,延缓我们攻城的时间。但他没想到,咱们的辎重大部分都在船上,他这么做不过是徒劳罢了。

传令下去,水陆两军要协同前进,让常登贵提取派出兵马,占据优良的登陆地点,决不能给这些鞑子钻了空子。”

如今各地的局势基本上都在朱慈烺的计划之内,北伐大军的行动也十分稳妥,只要照这样推进下去,合围济南便只是时间问题。

朱慈烺的兵力足够雄厚,完全可以分兵牵制北面东昌府等地的清军,这使得多尔衮在山东北面的部署,形同虚设。

“是,陛下。”张煌言当即应和了一声,然后又继续说道:

“多铎目前在济南的精锐兵马只有两万不到,还有一万战力不强的包衣兵,绿营兵,他绝对闹不出什么幺蛾子来。”

“说的没错,多铎没有足够的兵马,这点小打小闹算不了什么,咱们根本不必因为这个减缓行军,这样反而是让多铎得逞了。”

朱慈烺顿了顿,又继续笑道:

“咱们这里快一些,多尔衮和阿济格那边就要更急了,那到时候他们准备的,也就更加仓促。”

“陛下英明!”张煌言又拱手抱拳道。

.

常登贵所部兵马继续朝着济南进军,清军在这次夜战中损失也不小,在意识到无法依靠偷袭,消耗或者阻滞殿前军之后,便很快撤军了。

殿前军各部,如今水陆并进,在进抵济南之前,只遇到了少数轻微的抵抗,多铎并没有要和朱慈烺大军在平原野地决战的信心,反而是极力收缩兵马,避免损失。

当然,无论是实际,还是表面上,现在都是清军不敌,只能退守,最终任由殿前军主力大军围城。

毕竟,济南城占地广大,又位于山东人口繁密,经济发达的地方,是清军在山东地区最为重要的据点,这座城市本身更带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甚至可以说,只要攻下济南,整个山东地区的清军军心便会一举丧失,其他城市也便能不战而下了,这也是朱慈烺放弃了山东其他地区,直奔济南城的原因。

现在,经过多铎一年多的经营,城墙防御体系比原本历史上还要完善和坚固得多。

清军依托城墙和护城河,还在城外修建了不少堠台,在城外又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而随着明军各部进抵济南城,张名振的水师也由渤海沿着大清河西进,和殿前军主力大军会师。

张名振所部在汇合了胶东的义军,又高杰所部偏师的支援下,收复了整个大清河沿岸的各个重要城池。

与此同时,由陆路而来的常登贵所部派出两个营的战兵,便成功控制了济南城西侧的大部分县城,完成了对济南城的围困。

很快,朱慈烺的皇旗,便出现在了济南城郊外。

不过,无论是朱慈烺,还是多铎,心里都很清楚,以济南城的规模和双方的兵马,如果直接攻防,没有一年半载是无法解决战斗的。

这里可是济南城,不是兖州城,一个月就能拿下。

而接到了济南城被围困的消息之后,身处河南的阿济格,都感觉到了局势的严峻。

现在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是他不能尽快赶到山东战场,济南迟早会被困死。

随着朱慈烺大军围困济南,山东除了北部和西部的少数几个州府,基本上都已经被明军收复。

如此一来,清廷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也随之被分成了河南,鲁西北两部分。

不止如此,受到朱慈烺围困济南的影响,山西,北直隶等地的义军趁着清军腹地兵力空虚之际,再度活跃起来。

而这些义军有了锦衣卫和地方乡绅的支援,战斗力大幅提升,若不是缺乏盔甲火药等装备弹药和攻城器械,声势还能更大。

不过,济尔哈朗固守山西,严酷镇压山西地方力量,义军并未取得什么进展。

但义军的掣肘又使得他颇为疲于奔命,并不敢肆意行动。

这时的济尔哈朗,因为明清之战清廷的失败和之后的一系列局势变化,处处受限。

但如今的局势还不明朗,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他需要更多的兵力。

不过,多尔衮自然不会答应他的要求。

毕竟,这两个老狐狸,都经历了那么多勾心斗角,在战场上也是九死一生,政治嗅觉已经极其灵敏,两人都提防着对方。

而多尔衮的推脱和敷衍,也让他明白了自己必须采取行动,不能再坐以待毙。

毕竟,他若是无私奉献,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明帝那里可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其实,清廷在收到兖州城破的消息之后,便开始重新谋划北直隶地区的部署了。

随着局势的恶化,从北直隶抽调出珍贵的数千八旗精锐兵马南下助战,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而清廷的满洲贵州中,不少都做好最坏打算,退回关外固守,甚至继续北撤黑龙江的一派,现在已经得到了多尔衮的重视。

多尔衮甚至还派出了大臣出关筹备,特别是黑龙江流域不断传回的坏消息,现在对于清廷而言,也成了极重要的事情。

北直隶的博洛多次派兵南下袭扰城外的明军,但全都无功而返,不过也没有损失什么兵马,双方都因为兵马不占优势,仍旧处于僵持状态——济南仍在清军手中,城外依旧是明军。

而济南城外,在经过一开始的混战袭扰之后,局势还要更和平些,朱慈烺并没有立即攻城的打算。

他现如今麾下包括常登贵,陈福,林昌峰,张名振,高杰,黄得功多部人马,总兵力在十万以上,这可不是包含辅兵,而是真正的实战之兵,但对于济南城这种比徐州还要大得多的坚城,他并不算占有多大优势。

朱慈烺其实也在等北面八旗主力的消息。

济南城虽然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但朱慈烺并没有要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它的意思,他的兵马,如果牺牲在了攻城之上,那可就太可惜了。

毕竟,击败八旗主力,城内的守军,必定军心崩溃,那个时候,才是真正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代价取得胜利的时候。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