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7章 北方局势(2 / 2)胜者即正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紧接着,朱慈烺便再度扭头看向了张煌言,道:

“玄著,山东的军情,你继续说下去!”“陛下,我大军之前派出去的哨马,现在大部分都回来了。

目前,兖州城和济宁城周围并没有发现清军的援兵。”

张煌言得令,又继续抱拳道:

“林提督已经挥师北上,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攻下兖州南侧的周边城池了。

不过,由这些地方溃退的清军大部分龟缩于济宁和兖州城,两城恐怕一时半会都难以攻破。”

朱慈烺听罢,脸色严肃道: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速度,高杰,黄得功,你们在侧翼,要加紧行动,继续佯攻,扰乱清军判断!”

“是,陛下!”高杰和黄得功齐齐拱手抱拳道。

“陛下,南阳那边,田见秀传回消息,阿济格已经派麾下的陈泰率前锋进入新野等城,西线的清军主力,还是有可能会进攻襄阳的。”

张煌言手中的竹枝指向了地图上的南阳道:

“刘体纯和马士秀率军北上,若是直面阿济格,恐怕清军大多不会直接不战而溃,现在上万清军都汇聚在了南阳一隅,城内兵力充足,他们两部人马,恐怕难以对南阳城形成有效牵制!”

“陕西那边有新消息吗?高一功那边如何,他还没开辟出新路,进攻山西吗?”朱慈烺看着地图,顿了顿,冷声问道。

张煌言摇了摇头:“高一功目前似乎还没有进展。”

如今,山西诸府的清军绿营除了那几个早就有反正之意的总兵,其余此时都没有任何消息,济尔哈朗亲自坐镇,还说有很大威慑力的,特别是姜镶完全被控制住了。

不过,朱慈烺一时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为了扰乱清军的判断和部署,逼迫清军增兵他处,他随即下令五军都督府,要求高一功加紧针对山西的攻势。

陕西等地皆被大明收复之后,因为路途遥远,山河阻隔,依靠官道临时组建的军情传递系统,需要十几日,才能将前线的军情传递来回,这大大影响了朱慈烺的指挥。

“清军虽然在山西有防御,但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我等大可安心在山东,与清军决战。”

朱慈烺明确各方局势后,当即道:

“各部按原计划行动,建功立业,匡扶天下,恢复河山,便是此时!”

朱慈烺为这次北伐大战,可谓是做足了准备。

李邦华提前征召了原本要派往南洋和日本贸易的大部分商船,为大军运送士兵和辎重粮草,特别是攻城所需的巨炮。

而五军都督府原本的出征计划主要是考虑到春耕的人力和行军的成本,主张殿前军各部可以在大清河南面登陆,并计划在大清河入海口站稳脚跟,各军由海路进发。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还能直接从后方包抄,也免了还要攻克兖州和济宁。

但朱慈烺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从兖州府北上,并下令殿前军各部从陆路进入战场。

毕竟,北面那些新收复的地方,其实还不够安稳,朱慈烺希望可以利用这个行军的机会,向蠢蠢欲动的地方乡绅豪强们展示大明的军威。

与此同时,西线和北线两路大军,也将会同一时间开拔。

其中,北线的主力很快便穿过陕北的山沟沟,进入山西,他们将会在攻下黄河沿岸的城池,站稳脚跟之后,继续东进。

而中军提督常登贵率领的中军主力,将会在大军包围兖州府城之后,将会提前北上。

一个小小的兖州城,不值得北伐主力死守着。

在朱慈烺的计划中,他将率先领军到济南前线,并占据济南城南面的历山,方山等地,甚至是直接进入了大清河以南的平野。

到那时,林昌峰的骑兵将会居中策应,协助中军击退城中清军的突袭。

不过,朱慈烺猜测,济南的满清守军或许会放弃袭扰战术,彻底安静下来,乖乖守城。

而胶东地区的长江,浙江水师,也比朱慈烺北上得更早,张名振将会按照计划,派兵控制大清河入海口,以此牵制清军的行动。

换言之,等到朱慈烺领着殿前左军,骁骑军,天骑军,江北三镇等十数万主力大军进抵济南外围的时候,周边的局势便已经基本达到了围点打援的战略目的。

至于清军有没有任何捣乱骚扰的意图,朱慈烺并不担心,他了解多铎,对方恐怕根本不敢。

很快,朱慈烺便到了兖州前线战场,他第一时间向林昌峰核准了最新的军情,然后召集诸将,开了一个简单的军事会议,针对战场局势的最新变化,对大军原本的部署做出细微的调整。

在这个过程是,林昌峰和高杰这些提前抵达战场的各军主将,意见就十分重要了。

他们对于当前战场的情况是最了解的,同时也都清楚北伐大军的整体部署。

而一番问询和商议,敲定了大军部署的具体调整细节之后,朱慈烺随即示意常登贵发布命令,传达各营。

各部接到最新的命令之后,随即按着五军都督府制定的计划,在兖州府城南面各处安营扎寨,随军的三万七千多民夫组成的运输和施工队伍一面协助押运,搬卸大军的辎重粮草,一面到周边砍伐树木扎营。

他们全都按照军队的要求,十五人为一组,成群结队开展行动。

这些民夫很多都是鲁南地区南迁的百姓,此时干活十分卖力,效率也非常之高,整个安营扎寨的场地上,皆是一片热火朝天。

于是乎,到了第二天晚上,殿前军的营寨刚刚落成,部署在外围警戒的骑兵们,也随即大幅撤回营中。

而兖州府城的清军守将,果然不敢派出兵马夜袭。

现在,清军没有十足的胜利把握,根本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会和此前那些主动出城夜袭的清军一样,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