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进入的这个地段,其实已经是整个山谷中较为狭窄的地方,伏击的明军准备充足,冲杀极为迅猛,而清军如今只能倚仗手中的武器,就地结成简单的军阵进行防御。
阿尔津麾下的这支假前锋的行动速度十分缓慢,整支队伍虽然迅速行动了起来,盔甲晃动之声哗哗作响,但更多的是混乱和逃窜,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和防御。当然,在军阵中的八旗甲兵的维持下,这支清军前锋的大部分兵马,还是就地结成了军阵,但他们的战斗力也并不强,只是在两侧的强悍八旗马甲策应下,勉强阻挡住明军先锋部队的突袭。
山谷中,两军的兵马快速移动,到处尘土飞扬,阿尔津趁正面的明军尚未袭来,将战斗力较强的八旗甲兵,绿营军都放置在前锋队列的中间,形成了一个较为厚实的军阵。
清军阵中的八旗甲兵两两配合,以长枪在阵前形成了简单的拒马,如此一来,便能在没有工事协助的情况下,抵挡骑兵更久一些。
但阿尔津也很清楚这些士兵的战斗力,那些强征来的绿营军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一旦溃败,前方的士兵必定会迅速往后溃退,他直接让出了两翼,同时以厚实的阵型防御,便是为了避免己方士兵直接崩溃,然后相互踩踏,以至局势无可挽回。
东西两侧山岭之中,各个山谷出口都迅速涌来了无数明军,密密麻麻的头盔如同涌动的潮水,放眼望去,其上到处是飞扬的旌旗。这些涌来的兵潮水不断朝着山谷中蔓延而来,迅速分叉,正面越变越宽。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骑兵奔驰所产生的闷雷般轰鸣声,也迅速从清军正面的山谷出口中传来,由远而近,土路上源源不断地冲出天骑军和骁骑军披坚执锐的精悍骑兵。
阿尔津虽然也算得上身经百战,但对于这种数万大军交锋的大战,参与的并不多。他望着眼前越来越多、几乎望不到头的明军,不由得紧张地咽了咽口水,抓着缰绳的手甚至都有些微微颤抖。
很快,随着十几声爆炸声响起,山岭之上,明军的火炮发射出了数十颗炮弹,便已经朝着正在结阵的清军飞去,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阿尔津虽有片刻的愣神,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心中的恐惧被此起彼伏的战鼓军号声驱散,目光也随着大队士兵的奔跑,快速移动。
清军的行动同样极为迅速,在西、南、北三面快速完成了简单的布阵。而山谷中并不平坦的地势使得明军的大队人马行动受限,特别是埋伏的距离并非只有百余步,明军难以在清军完成布阵之前,就展开有效进攻。
山谷之中,战鼓轰然作响,军号声同样如雷般轰隆隆响起,无数明军如排山倒海之势汹涌压来,闪耀着阳光的盔甲仿若海潮般滚滚推进,完全就是强军之姿。
与此同时,朱慈烺更是派出上千兵马从两侧山道迂回而来,试图直接在清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截断清军的后路,以便能在山谷中将这支清军主力,一举全歼。
伴随火药爆炸产生的震耳欲聋轰鸣声,清军在山谷中集结成的军阵前,一股股浓重的白烟腾空而起,成百上千颗铅弹呈扇形向密集宽大的明军冲锋队列激射而去。
在清军火枪兵的第一轮齐射打击下,明军突袭兵马的阵前,一队队士兵如同被大风吹过的草丛一般,齐刷刷地倒下一片,铅弹撞击盔甲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大军冲锋的队形甚至因此出现了一阵波动。
但明军的攻势依旧未有丝毫减弱,在各级军官的大声呼喊和带头冲锋下,后面的甲兵迅速补上,冲锋队列再度得以恢复。相比之下,清军的第二轮火枪齐射显得极为缓慢,那些绿营军和民夫又开始了新的混乱,根本无法组织得起有效的阻击。
不过,山谷那狭窄的环境致使明军只能以密集阵形迅速冲锋,这使得阿尔津组织清军的火枪齐射,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冲锋阵型也很快变得有些混乱。
“清军的前锋此战必定损失惨重,岳乐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全军覆没,那他就低估朕的殿前军和天骑军了。”山岭之上,朱慈烺手持远镜,正紧紧盯着山谷中的战况,脸上紧接着便露出了一抹笑意。
清军的反应其实已经算得上迅速,但还是太迟了,而清军的骑兵在突袭一开始爆发的时候,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这使得殿前军主力锐不可当的突袭得以迅速成功,湖广战役后,殿前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八旗主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决战了,现在完全是威风不减当年。
不过,由于骑兵在如此狭窄的地形中,快速突袭受到的阻碍比预期中还要严重,这使得明清两军暂时都只能以步战争锋。
常登贵看着山谷中的战况,当即朝着朱慈烺拱手抱拳,提醒道:
“陛下,这股清军的战斗力看来并不弱,中后部的骑兵虽然反应并不惊艳,但是组织有度,应该很快就能发起反击了……”
朱慈烺此前便已有了警觉,此刻被心腹大将如此一提醒,随即点了点头道:
“没错,朕也已经察觉到了,岳乐麾下的这股八旗兵,战力不容小觑,虽说遭遇的是我大明的最强精锐,又是突袭,但那么多骑兵,战局又这么乱,最终的结果还是很难说的。”
而常登贵听朱慈烺如此一说,紧接着又道:
“不过,陛下亲领强兵而来,区区两三万清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绿营和民夫,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我大明第一强军的进攻!”
就在此时,山谷中的战鼓声再度轰然响起,明军在一阵山呼海啸的呐喊中猛然冲上前去,攻势如虹,清军前锋则已开始不支,颓势尽显,中后部的骑兵则是正在伺机反攻。
“传朕的军令,天骑军和骁骑军加紧攻势,让骑兵冲得更快一些,同时立刻传令两侧迂回的战兵,加速行动!”朱慈烺看着山谷中的战局,当即下令道。
“是,陛下。”
清军的前锋在两军短兵相接后,根本就是一泻千里,在最考验士兵组织度和战力的军阵大战面前,他们节节败退,完全不是殿前军主力的对手。
若不是中后部还有岳乐和吴三桂麾下的一万多的八旗军主力和平西藩骑兵掩护,整个战局,现在恐怕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
阿尔津心中虽然也有所准备,但根本没预料到明军会如此强悍,如今只能领着大军且战且退。
他其实也不想败得如此之快,但局势至此,他也无能为力,这些毕竟都是强征来的地方绿营军,民夫,若不是他还领着部分八旗军压阵,溃败恐怕更加惊人。
阿尔津往前望去,明军已经重新整理了因火枪齐射和冲锋而显得混乱的军阵,而后迅速发起了第二轮攻势。
不过,局势此时还没有说得上完全崩溃,明军选择在山谷狭窄之地突袭,自然可以大大缩短冲锋距离,但这也使得明清双方的兵马均无法有效展开。
而这对于进攻一方且具有兵力优势的明军而言,其实更为不利。
与此同时,两翼的山林之中,同样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朱慈烺想要派兵占领这些地方,取得针对山谷清军的完全地理优势,岳乐也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并同样派出了偏师争夺。
这些岳乐派到了两翼的八旗甲兵,那可就是货真价实的精锐了,部分还是单兵作战技巧极强,极为擅长山地作战的“野鞑子”,这使得殿前军的迂回部队,根本寸步难进,只能在狭窄的山道密林边和八旗军血拼。
山谷之中,茂密的树林,错综复杂的地势使得明军无法集结重兵,而阵前两边几乎同等的兵力下,这些刚刚从部落兵转变成八旗兵的天生战士战力明显更胜一筹,明军损失颇大。
但明军必须占领这些地方,才能确立绝对的优势,岳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朱慈烺想要全歼清军主力,并没有这么简单。
面对滚滚而来,源源不断的明军,清军前锋的败退,在经过不到半个时辰的战斗后,便已经成为了定局。
岳乐和吴三桂亦随即展开了行动,阿尔津败退得太快了,他们只能传令原本应该按计划,快速脱离战场的那一万多骑兵出击,牵制住明军的攻势,以免那些乱兵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而除此之外,位于山谷北面出口,通往鲁阳关方向的那个山岭,岳乐也连忙加派了两千八旗马甲,以防万一。吴三桂所部的兵马亦同时开始了小范围的调动,借着前方战场的掩护,寻求稳住前方溃败的机会。
但在明军的迅猛攻势下,便是有一万多清军的掩护和牵制,这些弱兵也根本无法抵挡。
阿尔津那个厚实的军阵在一开始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此时却还是不可避免地致使混乱中的清军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一大批士兵被猛追猛打的明军追着砍杀,一排接着一排地齐刷刷倒下,惨叫声震天。
不过,山谷中的不少位置确实狭窄,清军前锋密密麻麻倒下的尸体,很快就阻挡了明军进攻的速度,而明军连续的冲锋也使得最前面的军阵产生了混乱。
朱慈烺举着远镜看去,只能看到两军阵线不断碰撞的地方,密密麻麻的人头挤在一起,无数兵刃不断挥舞,一道道血柱接连不断飞起。惨重的损失使得清军已然完全一片混乱,整个军阵中堆满了尸体。
而原本应该在阵中指挥的阿尔津,这个时候也已经在几十个亲卫的护送下,脱离了前线战场,他骑在马上,扭头看去,只见身后是不断后退的清军阵线,两军旗帜之间,无数刀枪挥舞,血肉横飞。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停电了,还好最终赶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