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的地势虽然说不上险峻,但是并不适合骑兵发挥,岳乐麾下的马甲在那样的地形中,根本不能放开手脚,因此他早早就派出了哨骑南下侦探。
他现在根本不敢轻视朱慈烺,所有的一切部署,都小心翼翼,分水岭附近适合伏击的山谷足足有几十里长,明军可以部署伏兵,打伏击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岳乐并不能确定朱慈烺到底会选择哪里。
但若是绕道方城,那里河流纵横,三四十里的路程,单单是叫得上名字的大河,就有六条,对于骑兵通行来说,十分不利。明军一旦有埋伏,很容易将他们各个击破,同样十分危险,还毫无隐蔽性可言。
而等那个巴牙喇纛章京退下之后,岳乐再次抬头看向了南面,他对于南下牵制明军主力的这一仗,心里完全没底!
“等一下!”岳乐忽然叫停了正准备离开的那个巴牙喇纛章京,随即又扭头看向了南面行进的大军,沉声道:
“但也提醒一下阿尔津,不要打得太猛了,无论如何,明帝都会起疑。但咱们的兵马不多,若是他直接领着主力北上,咱们恐怕就真的没有还手之力了,那此番南下,就是白费功夫了。
甚至,有时候不仅不能打得太猛,还是示弱,你这次领一半巴牙喇南下增援,尽可能阻挡住明军的哨骑,即便是偶尔放几个明军的哨骑抵近侦察,也无碍大局。”
“哲!”
.
与此同时,南阳城外,朱慈烺正在调集兵马,他自然早就确定了岳乐和吴三桂大军南下,为了打好这次伏击战,他把天骑军,殿前中军,殿前右军各部精锐都调了回来。
多尔衮统领的八旗主力,他不敢打,在平原野地上,也确实打不过。但岳乐和吴三桂的两三万大军,其中精锐不足两万,他可不会放过。
对于明军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战机,若是等到多尔衮领着主力大军南下,那可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这一仗,朱慈烺前后集合了四万精锐兵马,势在必胜。
而他此前派兵收复的南召城,距离伏击的山谷很近,不过二三十里的路程,大军很快便能抵达,并进入伏击圈。
若是明军能利用分水岭附近的有利地形,对穿行的满清大军,发起突然袭击,在清军反应不及的情况下,各部大军迅速完成分割包围,那清军的骑兵,也将难以逃脱。
而朱慈烺为了让清军放松警惕,现在还没有提前带兵进入,反而是只派出了部分斥候,并下令南阳城外的大军加速攻城,给岳乐一种主力还在南阳的错觉。
“陛下,臣前几日派去侦探的斥候损失颇为惨重,而且几乎没有斥候能突破清军的封锁,岳乐看起来是做了十足的准备,这些天几乎都没有打探到满清大军的任何有用消息。”林昌峰语气颇为失落地汇报道。
“多尔衮大军来不了那么快,岳乐和吴三桂的兵马,最多也不过是三万,精锐骑兵可能只有一万出头,朕抽调了天骑军,殿前中军,殿前右军的四万精锐,对付他们绰绰有余了。”
朱慈烺说罢,环视面前诸将一圈,又道:
“岳乐派出的斥候如此凶悍,朕若是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八旗马甲在,最为精锐的巴牙喇。如此看来,岳乐应该十分畏惧朕,可军令如山,又不能不领兵南下,所以才会如此畏畏缩缩。”
“分水岭附近的山谷,地形并不复杂,但足以阻碍清军骑兵的行动。咱们的步军和炮兵,完全可以发挥优势,只要部署上几十门四磅炮,虎蹲炮,居高临下轰击,鞑子便防无可防了。”常登贵闻言,也随即在一旁补充道。
朱慈烺听罢点了点头,随即又部署道:
“到时候伏击,北面和南面两端,死守山口阻击清军的部队,四磅炮和虎蹲炮,都要带上十门,有这个防守的利器在,恐怕只需要一个战兵营,朕便能将清军死死堵在山谷之中了。”
“陛下英明,臣这就去部署。”常登贵闻言,随即把这条命令吩咐了下去。
“若是不出意外,清军主力应该今天傍晚前,就到沙河北岸了,岳乐绝对不敢连夜过山谷,必然会先在沙河两岸休整一夜,咱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在岳乐所部进入山谷之前,悄无声息潜入伏击地点。”
朱慈烺部署完,扭头看向了林昌峰,随即又补充道:
“南阳现在几乎都在我大军控制之下,行事就不必约束了,否则岳乐反而会起疑。从今晚开始,天骑军要派出骑兵,驱赶所有翻过分水岭,进入南阳的清军哨骑,绝绝不能让清军打探到朕的部署。”
“臣遵命!”
.
几天后清晨,一支断断续续,但又连绵不绝的军队出现在了南召县城北面的山谷之中,正准备穿过分水岭,进入南阳府。
这支军队的前锋服饰十分混乱,旗帜也是颜色各异,正红旗,镶黄旗,绿营兵,包衣兵,甚至是一些民兵,他们走得十分缓慢,部分兵马甚至毫无军容队列可言。
朱慈烺拥有那么多情报来源,对于清军行动的猜测,自然是十拿九稳了。而不出他的预料,岳乐率部在沙河两岸休整一夜之后,天一亮便下令大军开拔。
按照岳乐的计划,清军将会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出分水岭连绵三四十里的山谷,以免遭到明军的伏击。
为此,他还特地将河南府,汝州等地的绿营军,甚至一些强征的民夫,都全部带上了,并派吴三桂领兵押着他们,走在最前面,以免自己麾下的八旗军中了明军的埋伏。
如今,这支南下的大军,总兵力接近四万,其中近两万都是新近从河南沿途的州府补充来的,岳乐为了行军过程中不产生太大的混乱,还下令放慢了行军速度。
当然,这其中两万多兵马,是精锐的八旗兵,藩兵和陕西的绿营军,其中八旗军和吴三桂的亲卫军,主要以骑兵为主,他们的行军位置十分巧妙,即便是明军在山谷中发起突袭,他们也能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从容撤退,甚至作为诱饵,引诱明军追击,谋求反击。
与此同时,在进入分水岭之后,这支清军主力表现出了极高的警惕性,岳乐不仅派出了大量哨骑对付明军的斥候,还留下了一支兵马稳固后防,占领了鲁阳关附近的几个山岭。
在昨天夜里,岳乐便亲自安排了所有的哨骑和伏路军,并部署了机动部队轮番警戒,以确保巴牙喇对周边的封锁,使得林昌峰派出的斥候根本无法靠近他的大营,跟别说是摸清楚具体的兵力了。
岳乐和吴三桂两人靠着清军中最精锐的巴牙喇组成的斥候,全面拦截了明军的侦察,吴三桂也没闲着,同样派出了骑兵追击明军哨骑,不过因为追击没有得手,还遇到了林昌峰派出协助的骑兵,损失了十几骑。
但岳乐和吴三桂派出的巴牙喇,亲卫骑兵,全都是精锐的精锐,而且他们组成的斥候队,几乎都是一前一后,或者同时行动的,相互之间形成了极好的掩护,天骑军并没有能够乘胜追击。
而林昌峰严守朱慈烺的军令,他并没有因为遇到了清军的强力阻挠,就轻易派出更多骑兵出击,强行突破清军的封锁,抵近侦察,虽然因此没能侦探到更多军情,但已经完成了任务,阻击了清军的进一步侦探。
如此一来,岳乐便无法察觉到分水岭后方,正在行动的数万明军主力了。
毕竟,朱慈烺同样派出了大量骑兵协助斥候的防御行动,岳乐和吴三桂自然也无法进一步侦察,更不能确定朱慈烺在南召附近的兵力,但这也使得岳乐更加谨慎了起来。
不过,他再谨慎,也根本猜不到,朱慈烺的主力大军,已经在这天凌晨的时候,趁着夜色和天骑军驱逐他和吴三桂派出的斥候时,迅速行动,潜伏进了两侧的山岭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