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章 清军再度受挫(1 / 2)胜者即正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清军再度受挫

在多尔衮的支持下,多铎不断投入兵马,用上千绿营军和更多强征来的民夫性命,终于将大军的攻城阵线推进到了荆州的护城河边上,并且已经开始填河。

其实,在上一次多尔衮领兵围攻荆州城的时候,清军便已经在多铎的指挥下,开始了攻城的准备,甚至拟定了攻城计划,但因为多尔衮迅速领兵南下,最后围攻的计划直接搁置了。

而现在,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是铁了心要攻下荆州,并且随着北面的军情急报不断传来,噩耗连连,正不断加大投入,力求能够用最快的速度破城。

荆州的护城河边上,清军的火枪兵,弓箭手正朝着土墙不断开枪射箭,而掩护他们的盾车车身,此时已经被土墙上明军射出的箭矢,扎成了刺猬。

不过,那些躲在盾车之后的清军火枪兵和弓箭手伤亡并不大,他们在明军的反击停歇之后,立即进行了一番猛烈的还击,并在阵地边上架起小炮,朝着土墙发射散弹。

当然,清军声势颇大的还击也没有杀死多少明军,火枪和弓箭对于盾车的伤害不大,对城墙的打击也极其有限。

至于那些小炮,对于荆州城外围那堵厚重的土墙而言,杀伤力并不大。不过,火炮发射的散弹威力远超火枪和弓箭,极好地掩护了清军的攻城行动

这样的距离,城墙之上,无论是红夷大炮,还是弗朗机炮,大将军炮,都无法有效打击下面的敌人。但清军在下方阵地架起的火炮,却可以攻击城墙的明军。

不过,清军也因为在护城河外围挖掘了大量的壕沟,无法轻易将千斤大炮运到阵前轰城,只能架起小炮掩护。

攻城的第十六日,两军的士兵在经过了激烈的交锋之后,火器射击产生的烟雾已经弥漫了各自的阵地,其后的火枪火炮射击,也都变得十分散乱,打击的效果大大减弱。

壕沟阵地中的清军见时机成熟,立马将运土的板车推到了护城河的边上,上面装满了一个个赛得鼓涨的土袋。

荆州城的护城河相当宽阔,而且水源充足,深不可测,别说是一两日了,即便是十天半个月,也几乎不可能填满。

而且,这个时候,护城河上的桥梁都已经被清军破坏,多铎只能寄希望于那百余辆提前打造好的运土板车,能够加快填壕的速度。

这是清军攻克荆州城的第二道难关,相比起来,此前十几日的火炮阻击,根本算不上事。

毕竟,在明军的迅猛攻击下,没有充分的掩护,清军想要将护城河填平,然后安然渡过,难度可想而知。

但多铎已经没有时间了,清军随即开始了艰难的填河行动,在土墙上的忠贞营守军打击下,伤亡不断,填河的效率也不断下降,使得他最终不得不再次派出八旗甲兵直接上阵监督。

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清军又了半个月时间,才终于填了二十多步,即使是在荆州护城河最窄的地方,也还有十多步的宽度没填。

而这段时间,淮北和山东,甚至渤海沿岸,都已经出现了明军水师的踪迹,甚至山东还有部分绿营军反正,和明军里应外合,夺取沿海的卫所。

如果说,明军只是袭扰,那多尔衮或许还有耐心继续在荆州和明军耗下去,但反正的绿营军,却已经将山东,淮北的局势提升到了另外的层次,甚至阿济格都已经擅自调兵去镇压。

不过,这个时候,反而是多铎变得冷静和耐心了,他眼看着自己的攻城方略有效,根本不愿意就这样撤军。

多尔衮自然也是不甘心的,两人一拍即合,迅速压服了军中的一众将领,继续组织大军攻城。

而为了加快攻城的速度,多铎当即下令军中的工匠,打造了一批又宽又长的“加强版壕车”,投入战场。

这些“加强版壕车”是多铎根据荆州城的实际情况,让军中工匠特别定制的,不仅看上去又宽又长,还十分结实,可以直接架在护城河之上,让盾车,尖头木驴等攻城器械和士兵通过。

清军阵地上,这些又宽又长的“加强版壕车”很快就被推到了护城河边上,只是在明军的猛烈打击下,不少都脱离了原本的轨道,陷入了烂泥之中。

那些正在前冲的壕车,车轮“吱呀吱呀”响个不停,几十个绿营军士兵分列左右,在堆满了沙包的车头掩护下,奋力推车前进。

这里距离荆州城最外围的那堵土墙,只有几十步,若是没有车头沙包和木板的掩护,推车的绿营军就这样贸然冲锋,会在忠贞营的打击下,死伤惨重。

要知道,经过修缮后的荆州城外围城墙,单单周长就超过二十里,足足有六座城楼,每一座城楼都设了瓮城,箭楼。

而城墙上的碟垛,接近八千个,其中有三千多是最外围两堵土墙之上新建的,四周炮台足足有二十八座,藏兵洞七座。

不仅如此,由于荆州城的城墙高接近三丈,外围的土墙也有两丈多高,墙体底座宽同样超过两丈。

面对这样的坚城,以及众志成城的忠贞营大军,清军掌握的军事科技,根本不足以使得攻城行动变得容易。

多铎此时正站在火炮阵地后方二里左右,一个插着认旗的高大望台之上,他看着好几辆士兵正在推动的壕车陷进了烂泥中,甚至还有的壕车因为架设到护城河另外一边的位置发生偏移,另外一头直接倒进了壕沟之中,心中十分急躁。

荆州城的城墙高大宽厚就不说了,外围的土墙也毫不逊色,多铎动用了三十多门红衣大炮,断断续续轰击了十几日,也不过是轰塌了一小段城墙,但因为没有甲兵能够渡过护城河,只能看着明军迅速将土墙修复。

多铎既然已经从多尔衮那里要了整个战场的指挥权,那他就必须承担起战场的责任,这一仗他必须得胜,如此才有可能在军中重新建立起威望。

“王爷,已经有八架壕桥架好了,要不要再加派些兵马,掩护挖墙的士兵,那些绿营军恐怕靠不住,甚至冲过去都难。”

屯齐此时已经跃跃欲试,围城强攻了那么久,大军第一次渡过护城河,他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不过,他也很清楚,若是想要炸塌土墙,单单是炮击还远远不够,必须用火药对墙根进行破坏,火炮轰击才能事半功倍。

“王爷,城中的明军一定会派兵出来偷袭的,若是没有咱们的精锐甲兵抵近掩护,仅靠那些绿营军,还有边上的火枪兵和弓箭手,绝对是不够的。”屯齐紧接着又道。

多铎听罢,点了点头,城内的明军虽然不是明帝的亲军,但作战意志十分顽强,而且有城墙的掩护和护城河相隔,他们极有可能会趁乱出击。

“屯齐,你亲自去指挥,派甲兵在那些尼堪的侧后方掩护,给明军偷袭的机会。”

相比起攻城,多铎其实更希望城中的明军出城袭扰,他已经放弃了通过猛烈打击,彻底瓦解守城明军士气的计划。

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在明帝朱慈烺的统治下,曾经一触即溃,毫无战心的明军,已经不会再出现了。

而就在屯齐领命出击不久,护城河外侧的清军阵地上,随即响起了一阵军号声,一辆辆盾车开始从面前架设好的壕桥过河,城墙上的明军在清军火枪火炮的打击下,也产生了不小的伤亡,打击能力大减。

这些绿营军士兵推动的盾车,每一辆后面都跟着好几个督战的八旗甲兵,还有举着盾牌的精锐绿营兵,他们和盾车一起,负责掩护挖墙埋炸药的尖头木驴。

盾车过后,十几辆尖头木驴也纷纷开始过河,这些尖头木驴制造精良,三角结构的顶棚上,还盖了好几张防火毡布,中间铺了一层隔热的湿土,下层为了防止土墙外侧壕沟的尖木,还做了特别的加固。

在八旗甲兵的督战下,数百名绿营军士兵迅速冲出,将那些铺了木板的云梯推到壕沟中,十几辆尖头木驴紧接着再度启动,直接顶在了土墙边上。

多铎经过了凤阳城之战,对于明军的城防和基本部署,可谓是了如指掌,此番更是早有准备。尖头木驴的三角顶棚下,挖墙根的绿营军士兵,迅速开始行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