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攻城计划(2 / 2)胜者即正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换言之,西路军将士们的军心士气远没有消耗殆尽,他们对于大顺,依旧是从心底认可的。

而此前除了几个高级将领,其他人都还不知道李自成死了,他们在夔东山区休整,而后出兵攻取当阳,荆门州,其实也只是为了积蓄力量,继续寻找李自成,再造辉煌。

但现在,李自成命丧九宫山的消息突然传来,然后便是大顺没了,高皇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接受了明廷的招安,他们今后就是明军了。

在这样堪比天塌的轮番冲击下,闯军各部的军心,难免动摇起来,只不过暂时还被压制着,无处宣泄。其实,不止是那些刚刚知道东路军情况的底层军官和士兵们,便是李过和高一功两人,心中也还都是阵阵恍惚,总觉得事情好像哪里不对,可又说不上来。

但在堵胤锡和田见秀的同时招呼下,两人还是领着其他几营主将,一起参加了这场联合军议。

朱慈烺刚刚领着大军前来,周世显和陈福对于荆州城的局势,也不够了解,锦衣卫虽然能侦探军情,但终究不是神仙,更没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能比李过和高一功更了解荆州的战局。

于是乎,在朱慈烺的安排下,这两个领兵围攻荆州好几十天的主将,自然而然成为了这场军议的主角,随即开始为御帐内的将领们,介绍起了荆州战局。

高一功接过陈福递过来的树枝,在用石块和泥土搭成的简易模拟战场上挥动起来,他首先指向了荆州城东面,朗声道:

“荆州城经过孟长庚和郑四维先后的加固,如今东西长约七里,南北宽约二里,城周近二十里,城墙高约三丈,共有六座城楼,最外围的砖城内,还有土筑城墙,与砖城相依,城上颇宽,城墙估计有三丈厚,可供骑兵通行。

不仅如此,荆州城的砖城外,还有宽大的护城河,宽近十丈,水深超过一丈,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疑似有地下泉眼相通。

据说早年建城之时,朝廷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脚条石缝中浇灌糯米浆,城墙特别坚固,咱们若是要强攻,需要绕开。

而城墙上,还设有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防御体系完备,单单是目前发现的藏兵洞就有两座,炮台十九座,幸好城墙上的火炮样式老旧,威力不强。”

“这么宽的护城河,壕桥很难架起来,必须先填平,否则即便是将城墙轰塌了,也无济于事。此前的战事,城内人口损失不大,清军如今民力充足,从城内修补,不需要半日就能修复。”

朱慈烺说罢看向了面前的诸将,然后将目光停在陈福的身上,又道:

“此前凤阳大战,清军填壕沟的时候,损失十分惨重,陈福你来说说,咱们现在强攻,这一点该如何避免,朕不可能和鞑子一样,用百姓当肉盾。”

陈福俨然早有准备,刚一得令,就当即拱手抱拳应道:

“回陛下,若是要减少伤亡,打造盾车是必不可少的,而从清军强攻凤阳的策略来看,咱们需要以火炮掩护,以二十门千斤重炮轰三五轮,然后再以中型火炮发射散弹,覆盖大段城墙,一定可以大大削弱清军的反击能力。

而且,荆州城不比凤阳城,郑四维麾下的兵马不足,城墙上的火器也远远比不上凤阳,特别是护城河和城墙的距离几十步,火枪箭矢的威力无法击破盾车。

若按臣在凤阳与各营将领总结出来的经验,荆州城不算难攻,咱们的填沟行动只要谋划妥当,便绝对不会发生太大的伤亡。”

而陈福话音刚落,李过也随即接过了话茬,语气中颇为不服道:

“此前攻城不利,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军中缺少火炮,轰不开城墙,也无法掩护挖沟掘地的将士,加上荆州附近水网密集,地道一挖就容易渗水,这些破城的老法子,都不能起效。”

朱慈烺赞同了点了点头,然后笑道:

“所以,朕才会带着六十多门火炮前来助战,荆州必须尽快攻取,鞑子大军虽然暂时北撤了,但很快就会再度南下。”

“现在陛下运来了火炮弹药,事情就好办多了。”李过原本紧绷的脸上稍稍放松了一些,随着军议的进行,他那种不适应的感觉,正在慢慢减弱。

“盾车营中已经造好了一百三十余辆,填充壕沟的沙石土袋,也准备了不少,另外攻城的云梯,木驴,也都有,三面攻城或许不够,但强攻一面,完全就是绰绰有余了。

现在军中缺的,一是火枪火炮射击所需火药,二便是数万大军和战马所需的粮草了,当阳和荆门州的粮草都不足了。”

“粮草的问题不必担心,朕已经让吴晋锡筹备,岳州水师很快就会送来,攻城所需的火药,这次朕便已经带够了,攻下两座荆州城都绰绰有余。”

朱慈烺顿了顿,随即又道:“但是盾车,沙石土袋,还有攻城的云梯,木驴,壕桥,还需要再多准备一些,想要减少伤亡,就必须要四面攻城,分散郑四维的兵马,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陛下,咱们大军都集中在了荆州,清军在武昌还有驻军,岳州和承天方向,也需要派出兵马防守才是。”马进忠当即出言道。

陈福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也是他刚刚想说的。

“若是佟养和,王体忠直接来救援荆州还好,就怕他们从武昌发兵,直接攻岳州,进长沙,到时候主动权就在清军的手中了。”

“现在岳州只有吴晋锡的团练营,长沙只有标营的一部人马,闯营将士的家口,还在平江和浏阳,若是遇袭,事态便不好控制了。”堵胤锡也随即道。

“佟养和是清军中的老将了,他知道事情的轻重,朕在这里,他绝对不敢全军出动,就算是派出了援兵,应该也只是王体忠的兵马,武昌城里面的八旗军,必定不会冒险。”

朱慈烺敢全军而来,便是对局势有了自己的判断,但他现在兵马充足,胜券在握,其实更重要的是稳妥,马进忠,陈福,堵胤锡几人倒是提醒了他这一点。

“金声桓,郝永忠,你们一人领兵撤回岳州府城助战协防,一人领兵撤回平江的老营部署,保持警戒,只要清军敢南下,就立刻截击,拖住他们。”

“是,陛下!”金声桓和郝永忠两人同时拱手抱拳应道。

而朱慈烺部署完,随即扭头看向了刘芳亮,问道:

“刘芳亮,这个郑四维之前是你麾下的将领,他身边的那些军官,你能设法招抚或者动摇一批吗?”

很快,随着刘芳亮阐述完瓦解荆州城内守军军心的设想,攻城计划的其余各项事务,也逐步议定。

而朱慈烺和李过,高一功等闯营大将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便是他亲自指挥荆州大战的意义所在了!

等到诸将散去,朱慈烺在周世显,林昌福等人的护卫下,终于和堵胤锡这个能臣在军营中漫步起来。

这还是他第一次和这个不到两年时间,就已经在湖广撑起了一片天的朝廷重臣私下畅谈国事。

当然,这对于堵胤锡来说,便是天大的恩宠了,说明了大明天子对他的绝对信任,甚至还暗藏提拔的意思。

其实,朱慈烺一直都想提拔他入阁,但碍于堵胤锡的资历不足,这个计划还不能实施。堵胤锡的综合能力在他看来是远远胜过何腾蛟的。

只是,朝中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官员的晋升调度,特别是入阁,更是需要权衡利弊,以确保各方利益都得到满足,进而确保战事进展顺利。

“仲缄,你在湖广做的这几件大事,已经在军事上基本奠定了接下来一年的抗清基础,多铎这次在江北吃亏了之后,清军下一次挥师南下,主攻的方向,很有可能就是湖广,岳州和赣北,都是防守的重中之重。”

朱慈烺说着,直接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对着拱手抱拳,毕恭毕敬站在他身旁的堵胤锡称赞道:

“自古以来,从北往南统一天下,就只有这三条路。江淮一路,朕已经封住了,四川现在是张献忠挡着,重庆,贵州都在朕的手中,清军想要突破,困难重重。

相比之下,清军在湖广战场是占据着主动权的,而且,也只有在湖广取得突破,清军才能迅速扭转整个战局,往东夺取江南。

但只要闯营的这四万兵马在朕的手上,等收复了荆州,清军今后再想要突破,便几乎没有可能了,这些都得益于你之前的努力,否则朕不可能那么快就能收服这些兵马。

你这一年多来筹集钱粮,主持建设的长沙兵器工坊,从各州府征召的工匠民夫,迁移到长沙充实地方的百姓,还有从湖南一省收取的乡绅欠税,都远超朕的预期。许多事情,果然还是事在人为的啊!”

感谢书友“粤垦路大壮”的打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