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7章 舅舅,封禅嵩山那一天不会太远了((2 / 2)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德謇察觉到这个趋势,非常聪明的没有上去硬顶,而是向后撤了一步,以狭窄的关城地形,约束骑兵的冲锋,同时以弩箭,长槊,暴杀吐蕃前军。

苏定方在同时,也将大量上好了箭的弩弓送到了军前。

箭如雨下,吐蕃人一时死伤惨重,心气丧失。

这个时候,苏定方将更多的骑兵放了出去,一举贯穿了所有的吐蕃骑兵,最后彻底的拿下云山关。

达玛仁增也在战中死在了南城门上。

“虽说弩箭不足,会导致战力有损,但吐蕃人一口气损失五万骑兵在战场上,接下来恐怕会收缩兵力,固守逻些,其他的地方,他们顾及不到,军中的阻碍也会少一些。”李勣微微拱手。

“苏定方做的是对的,仅搜集粮食,而不占领城池,不然不说会因治理地方而分身,光是吐蕃人和我们的人混杂在一起,就足够对军中构成巨大的威胁,这样反而不如守在白山关。”李承乾微微松了口气。

“是!”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拱手。

“一旦辛獠儿和殷元从昌都杀入吐蕃,加上契苾何力和薛仁贵,三路大军汇合,攻灭逻些并不难。”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但真正的难事,才刚刚开始啊!”

这两年来,吐蕃起码损失了十五万主力,还有被昌都和西突厥牵制的兵力,在苏定方的夹击下,恐怕也剩不了多少。

如此一来,他们的兵力,仅够守逻些城了。

一旦逻些被攻破,治理吐蕃两百多万百姓,就成了摆在李承乾和整个大唐面前最大的问题。

“传旨苏定方,让他从军中俘虏当中,挑选一批出来,送回到吐蕃各大城池,让他们告诉当地百姓,大唐除非罪民,战俘,还有自愿为奴之人,普通人一概不为奴隶,将消息都传来。”李承乾眼神冷了起来。

吐蕃人口虽多,但贵族和平民的数量,要远多于奴隶。

一旦将这些奴隶的本性释放出来,吐蕃统治天下的根基都会被动摇。

“陛下是打算将来直接治理吐蕃?”长孙无忌猛然抬头。

“一半一半吧。”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若是有吐蕃部落愿意归顺大唐,那么其部落首领,可为当地刺史,管治权,不管军权,甚至就连逻些朕也可以留给吐蕃王族,但其他地方全部都要归入大唐,然后行治理之法。”

李承乾向前走上一步,然后才淡淡的说道:“如此错落,才能最大程度的稳定,同时又避免有人做大。”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恍然。

李承乾转身,说道:“大略如此,但具体细节,还需要尚书省和中书省,一起制定出最详细的方略来,越详细越好。”

“臣领旨。”李勣肃然拱手。

“大体便是如此了。”李承乾抬头,说道:“朕亲笔写封信给吐蕃赞普,告诉他,只要他肯归降,朕依旧封他为西海郡王,藏王,治逻些城,保留治权,不掌军权,但前提是皇妹要安然无恙。”

“是!”长孙无忌和李勣沉沉拱手。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朕心中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将文成,迎回长安来,朕当年亲自送她出嫁,如今亲自将她迎回,但若是她出了意外……”

逻些将会沦为一片血海。

长孙无忌和李勣面色凝重的躬身。

……

“八月了,秋收之后就回长安。”李承乾抬头,看着眼前的洛阳城道:“舅舅,传旨天下诸王,十一月初,朕要在武德殿问政太子和雍王,同时令徐王,韩王和霍王等长辈亲王,还有吴王,蜀王和蒋王等同辈亲王全部回京,朕同时也会问政诸王。”

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惊愕的抬头。

皇帝问政太子是去年的事情,说好了今年要问政太子和雍王,朝臣对皇帝教导诸子之法倍加赞叹。

然而便是他们也没有想到,皇帝的目的不仅仅是诸子,还有诸王。

这里面的意义就深了。

皇帝在约束诸王的同时,也会通过诸王察查地方那些在奏本当中看不到的东西。

甚至还会通过诸王所在的州县,查察四周诸州的民生和吏治之事。

以皇帝的细心,天下事很少有能真正瞒得住他的。

长孙无忌略微迟疑,最后还是拱手问道:“敢问陛下,此事将来会成为永制吗?”

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朕在的时候,可能会多行一些,但将来朕百年之后,太子能不能效仿,就看他对天下有多少掌控力,三代成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稍微松了口气,他最怕李承乾借着大胜之威,强行做些什么,没想到皇帝的步子依旧很稳。

李承乾转过身,看向嵩山方向,轻声道:“今秋一战,吐蕃灭国已在指望之间,之后便是治理地方,封禅嵩山,舅舅,英国公,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是!”李勣和长孙无忌同时躬身,低头的时候,两人神色凝重。

他们能够听得出来,在封禅之前,皇帝要做很多事情,以此来加深自己在天下间的威信。

这实际上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但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出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