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远处的城墙上,无数的滚石檑木被从上面扔下。
根本就不用借助投石车,光是上下的高差和坡度,就足够大唐士卒难以站稳脚跟。
就在这个时候,三百名步卒迅速上前,快速的用盾牌连接在一起,然后从肩膀顶住盾牌,最后成一个斜八字。
无数的滚石檑木砸在盾牌上,立刻朝着两侧滚落了下去,最后从投石车的旁边滚下了山道,
等到滚石和檑木的间隙,投石车快步向前,最终来到了距离城墙五百步的地方。
这里是投石车最佳的攻击距离。
一根根前细后宽的楔子被顶在了投石车的后方,投石车在瞬间被固定住。
与此同时,前方的士卒迅速后退,靠到投石车身前,利用投石车来抵挡前方滚落下来的滚石檑木。
“他们把城门封死了。”苏定方轻轻摇头,然后开口道:“发射!”
“轰”的一声,三颗巨大的滚石,瞬间朝着城头上砸了过去,精准异常,刹那间,城头上已经是一片的死伤。
就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投石车从后方被推了上来。
更多的滚石飞上的半空,然后狠狠的砸在了城头上,吐蕃人的死伤迅速的增大。
大唐的反击来了。
……
“嗡”的一声,无数密密麻麻的弩箭如同黑云一样落在了黑山关的城头上,瞬间,上面吐蕃士卒就少了一大片,如同小溪一样的鲜血从城内台阶上流了下去。
站在城头的吐蕃将领,面无表情的一挥手,下一刻,无数的吐蕃士卒从两侧台阶上冲了上来。
他们刚刚站稳,就听关外传来一片声响:“杀!”
大量的唐军士卒从后方举着云梯朝着城关冲了上来。
这个时候,所有的吐蕃弓箭手,同时展开了手里的弓箭,羽箭密密麻麻的发射了出去,打在关外的地面上,一时间不知道多少唐军将士死在了地上,鲜血直流。
吐蕃即便是有城关之利,但大唐有更多的投石车和弩弓。
攻城守城都是死伤无数,然而具体当中,却是吐蕃人死伤更大。
黑色的大纛立在后方,但苏定方此事却站在一处五丈高箭塔之上,从这里眺望整个黑山关中。
宽阔的黑山关内,还有更广阔的城外帐篷当中,密密麻麻不知道多少吐蕃士卒准备守卫关卡。
每当城墙上出现缺口的时候,立刻就有无数的士卒从后面填补上去。
苏定方用最谨慎的计算,勉强看得出,整座黑石关内外,起码堆积了三万吐蕃士卒。
狄仁杰就站在苏定方身侧,面色凝重的看向远处惨烈的战场。
苏定方回身,看了狄仁杰一眼,淡淡的问道:“怎样,何所想?”
“大帅!”狄仁杰收回目光,看向苏定方,拱手道:“今日一战,军中将士死伤起码在三千以上,若是每日都如此,那么不出十日,大军……大军恐怕就难以支撑了。”
苏定方淡淡的问道:“那么你有什么其他好的办法吗?”
狄仁杰一愣,随即有些脸色难看的摇头道:“下官无能。”
“不关你的事情,今日之战如此局面,本身就是必然的。”苏定方抬头,看向远处,淡淡的说道:“其实对于我等而言,若是吐蕃人肯出关野战,甚至是我们守城他们攻城,那么他们这些人,损失起码会在我们的数倍之上,但如此不一样。”
“是!”狄仁杰点头,吐蕃这个关卡选择的地点实在是太巧妙了,将大唐攻城的优势极尽可能都削弱。
“陛下这些年,其实最警惕的,就是吐蕃人。”苏定方目光落在对面城墙上,一名身材魁梧的银甲将领身上,然后说道:“不是因为他们有高原障作为依赖,而是因为他们是天下诸国中,学习大唐,学的最好的。”
狄仁杰心里沉不住的一跳,随即面色凝重的拱手。
挑拨离间,趁机而杀,三十六计,吐蕃玩的很熟练。
“所以这些年,陛下将攻灭吐蕃放在最后。”苏定方抬头,眺望唐古拉山之后:“契苾何力和薛仁贵率领左右骁卫和禁军一部,从西面杀往吐蕃,引走了吐蕃人的一部分主力,不然我们面对的压力更重,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大帅!”狄仁杰目光看向城墙上,随便一扫,就有数十人死伤。
“不用担心,今日这么惨烈的战事,日后不会再有了。”苏定方神色沉凝,然后淡淡的说道:“他们今日的每一分付出,他日都会百倍千倍的回报回来。”
……
洛阳,嵩山。
中岳山神庙,大殿之中。
李承乾在中岳大帝神像之下,认真的三跪九叩行礼。
神色肃穆,面色庄重。
行礼完毕,李承乾这才将手里的高香递给一旁的潘师正。
潘师正代替皇帝将高香插入香炉中,然后才请皇帝起身,将皇帝请入后殿。
行走在两侧大树之间,李承乾神色才稍微放松一些。
潘师正引皇帝在石桌上坐下,然后一甩拂尘,微微躬身道:“陛下每次军中大战,都要前来嵩山祭祀,诚心可嘉,神灵必定庇佑大唐一往无前,无可匹敌。”
“借真人吉言了。”李承乾笑笑,看了东北方洛阳上空一眼,轻声道:“此时,高原之上,应该已经开战了。”
潘师正微微点头,说道:“陛下可有担忧?”
李承乾直接摇头,说道:“此番征战吐蕃,胜负并没有太大悬念,朝中起码可以正常支持军前三年所需,朕最担心的,其实是军中将士损伤太大,太伤天和。”
“陛下仁德。”潘师正微微躬身。
端起茶稍微抿了一口气,李承乾笑笑,说道:“不说军前之事了,今年还算风调雨顺,真人,江南一切还好吧?”
潘师正眼底肃然起来,皇帝的问题从来不会是简单的问题。
他虽然多年居于嵩山,但实际却是茅山王远知的嫡传弟子,在茅山上清宫辈分极高。
朝中的事情,他经常会选择一些在信中送往茅山,同样的,茅山也会将江南需要关注的事情,告诉给他。
道门相比于佛门,更加行走在百姓之间。
所以对于百姓的事情知晓的更多一些。
于皇帝而言,这更像是一只眼睛,一只从另外的角度看待江南一切都眼睛。
不知不觉中,天色阴沉。
李承乾听完潘师正所言,笑着点点头道:“江南之事还请真人和茅山多关注些,毕竟有些东西,各地州县有天生的限制。”
“陛下仁德。”潘师正轻叹一声,微微点头。
官府历来高百姓一等,哪怕是再怎么亲民的官员,也不能认为自己和黎庶是一样的。
“天色不早了,朕该回去了。”李承乾起身。
“贫道送陛下!”潘师正起身送皇帝到中岳庙之外,然后看向皇帝远去。
李承乾坐在御乘之内,神色微微凝重。
征战之事,哪有那么万胜保障,他能够做的,无非就是从方方面面来保证后勤完全跟的上。
至于军前,他相信苏定方做的会比任何人都好。
他的目光微微看向吐蕃方向。
神色期盼。
……
东方熹微,山道宁静。
黑山关上,一名名的吐蕃士卒高举火把来回巡逻。
两里之外,密密麻麻的拒马摆放在山道之上,每隔百米,还有一处箭塔,上面有四名弓箭手连夜巡逻。
一直到一里之外,军中大营开始逐渐的展开。
即便是军中大营,也有超过三千人在时刻巡逻,避免被吐蕃人出城偷袭。
双方离的太近了,近的几乎多一口气,吐蕃人就能杀过来。
然而,这十日之内,真正每日主动攻伐的还是大唐。
苏定方没有说谎。
自从第一日的强攻以外,从第二天开始,唐军攻城的频率开始迅速的降低,每日早中晚各攻城一次,攻伐烈度也不是很强,但是,每一刻人们都精神都是无比紧张的。
苏定方在观察。
唐军中诸人明白,吐蕃人也一样明白,他们只要稍微露出一丝破绽,大唐就会全力的攻伐上去。
尤其每当后半夜,唐军突然攻城的时候,他们立刻就会全部进行。
吐蕃在守城,大唐在攻城,然而这几日之间的死伤,却是吐蕃人最多。
军营之中,苏定方今日早早的起身,来到了位于最后的军械存放处。
其他人远远的退开,整个库房之中,只剩下苏定方一个人。
苏定方平静的看向一旁,问道:“所有的黑火油,全部都送到了吗?”
李五从隐隐角落里站了出来,点头道:“已经送到了,足够你用。”
这十日间,在吐蕃人看不到的地方,大量的黑火油被李五从唐古拉镇运送到了黑山关。
“那么就开始吧。”苏定方转身,直接走出了库房。
……
半个时间之后,轰然的战鼓声悄然。
无数的滚石划破天空,然后狠狠的砸在了城头。
同时无数的伏远弩箭从远处直接射向城头。
吐蕃人习惯性的躲避,不经意,有十几根弩箭深深的钉在了城墙墙面上。
苏定方站在箭塔之上,紧紧的盯着三里面的墙面。
“有五处地方,已经钉进去了,确认那里就是吐蕃人用死尸堆砌城墙的地方。”李五从后方走上,然后平静的说道:“去年的时候,我亲自去看的。”
“好,发射吧。”苏定方看向一侧。
站在一侧的旗手立刻高高的举起了红色的三角旗。
“轰”的一声,一颗带着浓烟的火球直接轰向了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