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abs的优化思路
那abs系统到底怎么来优化?
从宏观上看,可以采用分治策略,分别针对锂聚合电池、超级电容器和pemc进行性能上的优化。
但考虑到最近的时间都在围着pemc和peme打转,徐凌自然决定从pemc入手。
虽然pemc能够在众多燃料电池中脱颖而出,因其具有更高的电效率并且设计简单。
但这并不是说明它就没有缺点了,相反,它的缺点还有不少,例如反应物分布不均、催化剂层和gdl之间的水管理困难以及反应物质量传递不均等问题。
而想要从这些方面实现优化,徐凌把目光集中在了pemc的重要元件——流场!
所谓流场,是pemc中的关键元件,它旨在分别在阳极和阴极侧以尽可能低的压降提供所需的氢和氧。
此外,它还需要执行多项任务,例如去除反应产物热和水以及收集 pemc产生的电流等。
因此,流场上取得优化,将能够大大提升pemc的性能。
这里的所说的流场要与流体力学的流场区别开来,它更多强调的是实际的物理结构。
想要从流场上取得突破,就要调整流场的设计参数,也就是流场的几何结构。
但这个问题没有徐凌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你们原本的流场就是一个传统的直流型的对吧?”
沈华南问道。
“对的,我最初是考虑到它的设计最简单。”
徐凌解释道。
其实最初徐凌哪里会考虑流场的问题,只是系统就是这么给的。
谁知道系统是怎么想的?
“一个最简单的直流场其实对水的排出是没有那么友好的,因此会降低性能。”
沈华南思考片刻,幽幽地说道。
“那应该做些什么改进呢?”
徐凌顺势问道。
“嗯”沈华南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直流场的改进就那么些方法,简单的就是给直流通道里加一些阻塞物或者机关之类的东西。
例如加一些m型的阻塞物,让流场通道形成一种仿生波浪的形状,便于水的排出,还可以增加传热和传质速率。”
“那其他流场呢?”
徐凌继续提问。
“这就比较多了嘛,什么蛇形结构啊,平行结构什么的。
你们自己去查阅资料,弄清楚不同流场的优势和缺陷,然后按照你们的设想进行选取就行了。
或者你想象力丰富一点,自己设计一个结构。”
沈华南耐心地说道。
徐凌点了点头,内心充满了感激。
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徐凌和余文凯的任务就是枯燥的查文献活动。
在港城科大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徐凌还可以登录他们的电子图书馆,再加上自己魔都大学的电子图书馆,徐凌的搜索范围一下子就变大了许多,一篇又一篇的相关文献被找了出来,中英文的都有。
徐凌在语言学上的经验也终于显现了出来。
最终,徐凌了四天时间,才算是集百家之长,了解了不同流场对性能的影响。
而对于沈华南所说自己设计架构,徐凌还没那么想当然。
周五晚上。
“徐凌同学?你们不准备走吗?明天是周末,是休息时间,今天可以早点回去。”
沈华南看着还在一丝不苟地做仿真实验的两人,有些疑惑地问道。
因为他自己都已经准备下班离开实验室了。公文包都收拾好了。
“嗯没事,我们准备把蛇形流场的数据模拟完。”
徐凌盯着电脑屏幕,回答道。
余文凯也是点头附和。
学生都没有走,身为老师怎么好意思走呢?
罢了,等等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