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二次集中训练
五月一号,上午九点。
本应该在五一小长假空闲的小型报告室此时却有些热闹非凡。
几位两鬓斑白的老教授并排坐在第一排座位上。他们身后则坐着十来位学生。
这时其中一位老师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台。
是曾博远。
清了清嗓子,他用很真诚的语气说道:
“同学们,很高兴你们能在准时参加这次的训练,我们也不想过多占用大家的课余时间,但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理解理解。”
“那么这次训练呢?之前已经说过了,是两组各自展示本组的实验报告。然后下面的几位老师也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吧,还是第一组先来!”
曾博远一说完,不远处一位男生站了起来,快步走向讲台。
不是一组的组长余文凯,徐凌不认识,听秦芹介绍,才知道是叫蒋宇辰,是去年也参加过竞赛的老手。
麻利地点开了电子大屏幕上的ppt,蒋宇辰介绍了起来:
“我们的首选实验是乒乓球火箭问题。首先,我想简单说明一下乒乓球能够以一个很高的速度被抛射出的原因。
装有水和乒乓球的水杯被从空中释放,由于重力作用,在与地面碰撞之前积累了速度和动能。
水杯与地面碰撞后,动能会通过压力脉冲波传递给杯子里的水,水会因此产生射流。
射流拥有较大的初速度,与乒乓球碰撞后,水的能量将再次传递给乒乓球,使其能够运动起来。
以下是我们关于此过程的理论证明。”
紧接着,蒋宇辰向台下的听众展示了详细的理论证明,包括了压力脉冲波的相关公式,力场的求解,速度场的推导。
那些极其复杂的微分方程和不停被运用的拉普拉斯变换,让徐凌大受震撼。
小组其他人也就除了秦芹没什么反应,其他人都是一脸瞠目结舌。
徐凌很不解,他拿到这些题目的时候,一直认为实验才是这些题目的重点。
但从一组的报告来看,他们反而更注重的是理论推导。实验的展示反而没那么重要。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第一组的蒋宇辰已经做完了报告。
轮到徐凌了!
但此时,徐凌已经没了之前的云淡风轻,心中对自己的报告内容犹疑不定。
可现在没有退缩的余地,徐凌只好硬着头皮开始了报告。
而事情也正如徐凌所想的那样,有些不妙。
台下的几位老师听着徐凌的报告,都是一脸严肃,最后甚至有几名老师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见此,徐凌愈加紧张,磕磕绊绊了接近半个小时才讲完报告的全部内容。
但是,尽管已经讲完了,徐凌还是十分忐忑。
“好了,徐凌同学先下来吧,报告就放在那不要关。”
曾博远一边说着,一边走上了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