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诛魔
临窈。
天光明亮,山野间庙宇林立,多有僧众往来,修行念经,少有信众,亦不见寻常释土中整日升腾的华光和愿力,一片平静。
云端之上,太虚波动,一线金光划开,若碎金般的日辉摇落,隐隐可见这日光中的倒映出的一座古刹。
种种景象,隐于天光,以芥子纳须弥的神通藏住,外人难寻。
烟霞高捧,紫气东来,自太虚中缓步踏出一男子身形,长髯深目,中年模样,着一身深紫法衣,上有九曜星纹,正是那位关诠真人。
看着藏匿于太虚中的这座大阳明寺,关诠眼眸稍动,神通运转,蒙蒙紫烟生发,便将此地景象遮掩,无人可窥探。
“洪景禅师可在?楼观道关诠求见。”
他手中有经文变化,话光生发,显然是用上了释修的秘法,勾连上这一片密地,
言毕,自一线天光中传来一声叹息,天光分开,显出一座寺门,门户陈旧,匾额上大阳明寺】几个古字一片黯淡。
关诠挥袖,踏着紫云,遁入其中,身后天光再合,不留半点异象。
寺中,朱红宝墙半颓,一片荒芜,行于道上,砖石缝隙中荒草丛生,多有蛇鼠窜动,关诠神色如常,不过少时便行至一座大殿之前。
殿中一片昏暗,无半点香火,座座金身都已腐朽倾颓,仅有一僧人跪在佛前,仅露背影,一身朱红袈裟,低低念经。
关诠止步,殿中忽起狂风,吹得他一身紫袍猎猎。
“禅师在这寺中念佛也有三百年时光,不愿出世,无相寺的智性等的寿尽,还是未等到禅师一句首肯。”
“大阳明寺早已在佛土失了位置,法统已绝,自然给不了他想要的,智性执迷境界,失了本真,堕入魔道,也是注定之事。
这僧人依旧背对着关诠,此时停止唱经,肌体莹明,如若金玉,殿中光明一盛,照的诸佛金身一片璀璨。
“关诠真人来我寺中,可是为欢欲魔相?”
“正是,禅师可愿出手,同我一道诛杀此僚?”关诠缓缓踱步,无论自哪个方位看去,洪景都是以背影示人,不见正脸。
洪景一顿,殿中光明退去,复归黑暗。
“我倒是有心除魔,但却出不得此寺,纵有法术,也仅能在临窈一地施展,欢欲狡诈,自然不会来此。”
“禅师已证得菩提乘,即便走出,重立一寺,亦是可为,何必在此枯守,空耗性命?”
紫袍真人语气真挚,身旁烟霞灿然,瑞光千道,重将此地照的一片通明,甚至一众残破的金身也在渐渐复原。
“不必了。”
洪景语气平淡,殿中异象却如潮水一般褪去,又复昏暗,金身残破,半掩在荒草尘灰之中。
“欢欲已窃据太阴仙娥之位,更兼欢喜法道的金刚也有来此,真人当小心处之。”
关诠听闻此言,明白对方已决意不出手,便也不多劝,神通运转,化作一线紫光腾起,瞬息便离了大殿。
踏出大阳明寺,天光复归如常,关诠神色肃然,他本就对大阳明寺无太多指望,此番前来,只是确定对方态度罢了。
若是洪景真有除魔之心,临窈距离西宁极近,以他菩提乘的修为,一旦出手,欢欲也只有望风而逃的份。
太虚动荡,寒气四散,层层坚冰生出,冰上有一青年缓步行来,白衣胜雪,气态冷峻,腰间佩一刀一剑,交错悬挂,皆为玲珑冰玉铸造,晶莹剔透。
“关诠前辈,大阳明寺可是不愿出手?”
“洪景亦是难处,他道行高深,可肩负整座大阳明寺,动弹不得,也不必对其有什么偏见。”
关诠气态脱俗,涵养极好,并未因为洪景的拒绝有什么异色,此时仍不忘为这一寺说话。
“难处?放纵智性这蕃僧胡来,在他眼皮下勾结魔道,我却看不出他有什么难处?”
“魏霜,慎言。”关诠神色稍肃,让一旁的白衣青年止住话来,“如今还是将欢欲诛杀最为紧要,绝不可让这魔头再走。”
谈及此事,魏霜神色越发冷峻,神通变换,寒阴之光生发,覆在所佩刀剑之上。
“此番倒是要依仗前辈出手,我霜梅门历经亡灭,自我重建,也未曾留下什么底蕴。”
魏霜眉眼一转,“楼观一派自周亡而起,遇奉得兴,乃是紫炁正宗,想来有降服这魔头的手段。”
关诠却只是摇头,抚髯一叹,身旁烟霞迷蒙。
“哪里还有当年的威势?紫诰】真君陨落于奉亡之时,我道传承也丢失不少,当今帝家重用上霄,却不愿用我道辅佐。”
魏霜见提及上霄宗,神色稍变,冷冷道:
“上霄?又有几家仙宗能做到这般,离帝的宝像都抬进山门供着,和祖师一个位置,以表忠心。”
他似对这一家仙宗颇有微词,声音加重几分,周边寒气更盛。
“当年朝堂之中,他家那位林大真人使的手段,谁人不知?奉迎帝权,篡改道藏,压服仙释,如今又摆出一派清修仙道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