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传诏:弃守河东,退守关中
文水。
黄子英正在集结兵马,两次兵败,他知道这次只能胜不能败。
“刘六儿到了没有?”
“刘六儿还在隐泉山中,”
“再传我军令,命他三日内抵达文水城与我汇合,否则定斩不饶!”
“再派人去离石,让刘季真速出兵前来。”
已经几天没休息好的黄子英双目赤红,皇帝让他夺取雀鼠谷三关,打通南下粮道,可现在他连刘六儿刘季真阿史那鲁几人都指挥不动。
“报!”
亲兵匆匆进来,“禀报总管,孝义,孝义失守,留守的一千人马,突围出城,在永安堡附近被唐军伏击,全军覆没!”
黄子英砰的一拳砸在桌案上。
副将郭士文忍不住道:“李逸接下来会不会来攻文水城?”
“你怕了?”黄子英嘲讽道。
郭士文是并州太原城中豪强,他爹郭静曾是隋朝边将,对突厥作战屡立战功,他祖上几代都是北朝官将,但在先前,郭静和薛深却一起开城内应,引刘文静入城。
“李逸如今兵强马壮,而我们现在却仅有万人,敌数倍于我,真要来犯,我们未必挡的住。”
“那你有何高见?”
郭士文叹息,“刘季真刘六儿这稽胡兄弟俩,根本不听总管军令,突厥人更是向来出工不出力,破城后有好东西他们先拿,真打仗了他们却根本不上,总管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皇帝让他们去拿下雀鼠关三谷,可现在他们只怕连文水城都离不开。
黄子英左思右想,觉得不能再等刘季真刘六儿兄弟了,也不管阿史那鲁,反正这些人打冷泉关时,也未必会出力。
“陛下旨意是让我先拿下雀鼠谷三关,孝义丢了也好,文水有危险也罢,管他娘的,传令,立即南下灵石,准备进攻冷泉关。”
“总管真不管文水了?”
“就算让李逸占了去又如何,他占的城越多,兵力越分散,到时死的越快。”
黄子英下定决心,要直奔灵石。
左武侯将军刘德威统兵西进隰州,沿西阳泉水而行。
“立即前往隰州隰川城告之刘师善、燕询,让他们调集粮食供应我军,再给浩州转运一批粮草。”
刘德威是左武侯将军,被检校并州总管李逸派出的,刘师善是隰州道行军总管,燕询是隰州刺史,两人现在都该隶属李逸节制。
刘德威让他们准备粮草,甚至准备军械,都是正当理由。
他这一万五千人,离开孝义的时候,也只带了十五天的粮草,必须得由隰州补给。
刘德威一万五千人进入隰州,对于隰州这个吕梁山区里的穷乡僻壤还是引起很大扰攘,尤其是他要求隰州供给粮草、军械,军令传到隰川城。
刘师善看着军令,眉头紧锁。
他把军令递给刺史燕询。
“隰州穷乡僻壤,仓促间到哪给他弄一万五千大军的粮草,还要提供铠甲箭矢等军械,真是说的轻巧。”
燕询的父亲是隋朝酷吏燕荣,曾任青州、幽州总管,打仗非常了得,就是性情严酷,他在青州,奸盗屏迹。后来做幽州总管,故意让范阳卢氏族人充当小吏士卒侮辱他们,
燕荣最喜欢鞭打手下,动则鞭打上千。这家伙有次出巡,看到路边一丛荆棘,就取来做鞭打工具,还特意叫来一人试鞭,人家说自己没犯错,燕荣说先打,以后犯错可免打。结果没多久这人犯了小错,他又要鞭打,那人就说你之前说过再犯错可免打。
可燕荣说,你没犯错我都打你,你犯了错那更得打。
他每次巡视幽州境内,只要听说或看到官吏妻女长的好看,就住到那家把这些女子奸污。
后来元弘嗣被任为幽州长史,元弘嗣畏惧燕荣不肯去,隋文帝杨坚还特意下旨,说元弘嗣如果犯鞭打十下以上罪过,都需要上奏朕知道。
结果燕荣每天找元弘嗣的茬,每次就打不到十下,可一天打几次,如此打了几年,最后还是把元弘嗣下狱断绝粮水准备饿死他,后来还是他妻子上京告御状,最后才把燕荣召回京审讯后赐死。
燕询是燕荣幼子,娶的是观王杨雄第三女,是如今观国公杨恭仁妹夫,封昌平郡公,他女儿还进了秦王府。
燕询在隋朝的时候没有入仕,如今唐朝却直接做了隰州刺史。他倒没有跟他爹一样残暴,任上信奉无为之治。
就是啥也不管,整天在刺史府里饮酒做诗。
也正因此,当刘武周南侵,朝廷特调了刘师善为隰州道行军总管,就是知道燕询不懂军事。
这个刘师善原是隋将,家里就是隰州豪强,他跟刘季真并不多,都是步落稽胡出身。
这两人搭档,
一个管民政,朝中有背景,关陇贵族。一个负责军事,家是隰州土豪,步落稽胡。
“刘德威不仅要我们给他们送军粮器械,还要我们征地方豪强大户子弟去军前效力,这是要拿他们当质子?”
燕询也很不满,
李逸十七岁乳臭未干的小子,居然检校并州总管,使持节六州军事,上个并州总管李元吉十七岁,弃城而逃,现在又任命一个十七岁检校并州总管,皇帝是怎么想的?
“一万五千人马,不去收复介浩,反攻太原,为什么要来隰州?这么多兵马,一天得数百石军粮,一个得上万石,隰州哪里供应的起?”燕询发牢骚。
刘师善回到自己的府中,
当初李渊起兵,派张纶安抚离石、龙泉、文城诸郡,刘师善在龙泉郡响应,事后被授为隰州刺史。但刺史还没当一年,皇帝就派燕询取代他,将他召入长安。
等这刘武周攻入河东,又派他回来救火。
现在刘德威率军入隰州,明显是李逸不信任他这个稽胡了。
可他家跟刘季真不同,他家自北魏起就出仕朝廷,历代将门镇守边关。